文/新浪港股(微信公眾號xlgg-sina)專欄作家 陳錦興
重磅、質優、潛在增長動力良好的領袖股,不會長時間低迷,第三季應是股價轉勢的良好時點。
檢視半年的港股,焦點莫過于科技股,去年動力澎湃,今年卻氣勢盡失且失去光環,恒生科技指數至今跌約7%,當中不少成份股跌幅高達30%以上。再膨脹交易策略在上半年領風騷,資源、航運及金融股都表現不差。進入第三季,料板塊輪動持續,惟科技、增長型股份并非全無機會,投資者風險偏好其實不差,特別是物管、醫藥等股份近期有力挑戰今年高位,就是最佳證明。
年初,科技股處于殺估值的浪尖,當時市場的邏輯是經濟全面反彈,美國經濟強勁,長債息率持續回升,利率上升不利科技股的高估值;今時,通脹確是回升了,石油、鐵礦石及航運價格也大幅反彈,再膨脹策略成大贏家,甚至聯儲局也間接承認要關注通脹,暗示提前收水。然而邏輯確立后,金融市場反應卻相對溫和,不單未見恐慌,長債息率反而穩定下來,徘徊于1.5%左右。
再看美國納指,年初至今仍有9%升幅,而內地深證創指也同樣有9%的升幅,并無明顯估值下調的壓力。由此可見,投資者并不害怕科技及增長型股份,而是擔心針對平臺股的監管風險,始終揮之不去。不明朗因素是市場的大敵,恒生科技指數的重磅股主要是內地科網平臺股,這些股份近期持續受壓,看來部份資金已失去耐性,在半年結前重整倉位。 但技術操作,并不影響其強韌的基本面。
內地反壟斷監管只是整個防范經濟、金融風險的其中一環,近期如打壓大宗商品過度投機,以及針對比特幣交易、挖礦等活動,其動機都是一致。估計上半年防風險是重中之重,反而下半年政策或具松動的空間。與過去監管藥價過高及手游發展過急一樣,政策目的均不是扼殺行業發展。因此,未來平臺股的創新、增長空間,不會被破壞,而目前估值趨跌反是中長線吸納的良機,騰訊、阿里、京東及快手等質優股份,第三季見底回升的機會不低。
港股第三季的焦點,除了聯儲局收水風險及美國通脹以外,本地疫情受控,通關在望,也是很好的催化劑;還有A股處慢牛升軌,人民幣穩而偏強,都是利好港股的宏觀因素。還有,季內是中期業績期,而在經濟復蘇的大背景下,主要企業的半年業績,料不會讓市場失望,7月底炒業績的動力不容忽視。
過去三年,恒指首季均出現全年高位,其后走勢偏弱,今年情況也一樣,市場開始擔心下半年大市續弱及再見新低。不過,今天恒指仍有5%的升幅,主要是金融、地產及公用等非科技增長型的股份反彈所致。除非下半年港股全面轉弱,否則恒指仍有反攻的機會。重磅、質優、潛在增長動力良好的領袖股,不會長時間低迷,第三季應是股價轉勢的良好時點。
(本文作者介紹:畢業于香港大學經濟系,具20年股市分析經驗,深明股市中的風險與機遇。此外,曾擔任一家本地精品投行的首席分析師,專門研究本地的中小型股。現任英皇證券(香港)有限公司研究總監,不時在香港的電臺、電視及報章雜志評論港股。)
責任編輯:馬婕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