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領袖丨彭文生
有人將過去40年稱為第三次“超級全球化”時期,其特點包括商品和資本自由流動,勞動力的流動程度也很高。從上世紀80年代到現在這第三次超級全球化,的確是和資本開放、資金的自由流動結合,尤其是與直接投資、實體經濟以及產業發展結合。
這期間的產業鏈發展,不僅表現為最終消費品的貿易鏈增加,還包括中間成品貿易鏈增加,也就是說產業鏈在不同節點和空間上更分散,超過了傳統意義上的國家概念,形成所謂的全球產業鏈。
全球產業鏈形成有三大背景
全球產業鏈的形成有三大背景:
1. 全球化大思潮,人民對經濟和社會的總體思維變化,更關注市場和資金的自由流動;
2. 技術進步,尤其是通信技術的進步,使得傳統意義上的空間距離縮短,產業鏈在不同節點、地區、國家的中間協同成本下降,這都使得分工細化和產業鏈拉長變為可能;
3. 人口第一大國的中國實施改革開放,經濟快速發展,而且中國的人口年齡結構使中國儲蓄率高,高儲蓄率就有更多資源投資于基礎設施,基礎設施又是產業發展的重要公共品。
中國加入全球貿易體系后,對全球產業鏈的結構布局帶來重大影響。這個過程中,不僅中國受益,全球都受益。
全球產業鏈正面臨三大挑戰
當前,全球產業鏈遇到了挑戰,總體分為三個方面:
1. 貿易保護主義。這一趨勢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開始,在特朗普政府實施保護主義政策,針對中國提高關稅時愈演愈烈。
2. 綠色轉型以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這要求政府間協同干預、國際協作,對全球產業鏈同樣帶來重大影響。
3. 地緣政治,包括俄烏沖突、中美。全球產業鏈過去看效率,現在不僅看效率,還要看穩定和安全。
一縱一橫,中國面臨兩大具體挑戰
在上述大背景之下,對于中國來講,還面臨兩個具體挑戰:
一是縱向的卡脖子風險。我們在全球產業鏈中處于下游位置,在高科技領域領先的技術還比較少,在一些關鍵領域,比如硬科技、數字技術方面,都面臨美國的限制措施。
另一個是橫向“去中心”化風險。中國現在是全球第一大制造業產品出口中心,一些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擔心對中國最終產品供應過于依賴進而出現安全問題,因此要“去中心化”,搞所謂的“友岸”“回流”“近岸”,目的是把一些產能從中國遷出去,減少對中國最終品的依賴。
這兩大挑戰,對中國甚至全球都有影響。因為對全球來講,同樣將進一步提高生產成本,比如轉向自主創新,就會顯著提高研發成本。
要應對挑戰,我們需要發揮規模經濟的優勢。中國是全球人口大國,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超過2億,擁有全球第一大制造中心、第二大消費市場,無論是服務業還是制造業的固定成本分攤,再或者科研、經費成本分攤等,我們都有優勢。
總之,逆全球化對所有人都不利,但相比較而言,對小型經濟體尤其不利,因為小型經濟體參與全球分工、享受規模經濟的空間會變得更小,而傳統大國在這方面具備優勢。
最后,我們雖然面臨百年未有之變局,但也不需要過度悲觀。在未來全球競爭合作中如何發揮好中國的規模優勢,將是我們需要持續思考的問題。
(本文作者介紹: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部負責人)
責任編輯:宋源珺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