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周茂華
支持、擴大消費,促內需動能加快恢復成為今年銀保監會的首要任務和工作重心,這也是由目前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決定的。
2月3日,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2023年把支持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做好投資和融資保障,支持社會領域加快補短板。同時,不斷優化進出口貿易金融服務,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全力支持經濟運行整體好轉。
開年以來,由于疫情影響減弱,國內一攬子紓困、穩增長政策和接續措施效果持續釋放,疊加春節效應等,國內零售、餐飲、交通、文旅等活動強勁反彈,經濟呈現明顯復蘇態勢;目前市場共識預期今年我國GDP同比增速有望在5.0%,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一些國際機構也紛紛上調我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測,市場對經濟復蘇前景更趨樂觀。但也需要看到,我國內需處于恢復元氣階段,商品、服務消費尚未恢復至常年水平,數據顯示,2022年社會商品零售銷售同比由2021年的12.5%降至-0.2%,加上服務業低迷,拖累2022年國內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同比貢獻率由2021年的65.4%下滑至32.8%。部分行業企業反映仍面臨訂單不穩定、生產投入成本壓力偏大等方面問題,今年國內就業壓力仍大;同時,海外通脹形勢依然嚴峻,歐美等經濟體激進收緊政策影響滯后顯現、地緣沖突外溢影響等,全球經濟復蘇前景趨緩,可能對我國外貿出口構成一定擾動。
我國經濟復蘇趨勢確定,但內外經濟環境依然復雜,經濟復蘇仍將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今年穩經濟的重心是促進消費和內需加快恢復,同時,繼續為外貿發展提供有力支持。促消費和內需,金融怎么發力?
第一,提振消費信心和能力。促進居民消費離不開就業和收入改善,因此,接下來需要繼續落實好已出臺的一攬子紓困、穩增長政策和接續措施,一方面,繼續加大重點基建項目融資保障。由于大型基建項目產業鏈長,對上下游行業投資和就業帶動效果明顯,在促進有效投資同時,也能形成綜合消費效應。另一方面,中小微企業數量多、行業分布廣,是我國就業超大容納器,對我國產業和經濟轉型具有重要意義;國內繼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這些領域支持,激發微觀主體活力,促進就業和消費改善,提振消費信心。
第二,釋放國內消費潛力。一方面,隨著國內經濟活動逐步恢復,居民對消費信貸需求隨之回暖,鼓勵金融機構合理降低消費信貸利率,降低消費信貸成本;同時,鼓勵金融機構創新消費信貸產品和服務,例如:推出汽車、家電等消費信貸服務,促進大宗商品消費,釋放消費潛力。另一方面,做好新市民安居樂業金融服務。目前約3億新市民在子女教育、醫療保險、養老、住房、創業和就業等方面有著廣泛金融服務需求,促進新市民加快融入城鎮;推進新市民金融服務發展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通過金融助力新市民發展,有助于縮小居民收入水平差距,促進共同富裕;服務好新市民的金融需求,對促消費擴內需、促進經濟增長具有重要意義。
第三,暢通物流和促進有效供給。引導金融繼續加大此前受疫情嚴重沖擊的零售、交通、文旅、住宿等行業金融紓困力度,促進行業恢復運營,增加有效供給,滿足市場消費需求;同時,繼續用好延期還本付息、專項再貸款等工具,為物流交通行業開辟金融服務綠色通道等,幫助暫時陷入困難的中小物流企業加快恢復運營,并支持有條件物流企業改造升級,提升運營效率,打通交通大動脈,暢通內循環,降低物流成本,穩定物價。
第四,促進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隨著國內經濟活動恢復,就業和收入改善,國內保交樓、穩樓市政策“組合拳”效果逐步釋放,樓市信心在回暖,房地產企業融資環境逐步改善;房地產行業最為艱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但國內經濟處于恢復階段,各地樓市復蘇進度不同步,穩樓市政策傳導存在一定滯后。接下來金融支持方面,鼓勵各地根據區域市場供需情況,因城施策、精準調控,用好用足穩樓市政策空間,讓此前受抑制的剛需得到有效釋放,推動房地產市場加快恢復平衡;同時,持續加大住房租賃金融支持,滿足多元化住房保障需求,促進房地產健康發展。房地產是我國經濟重要支柱之一,不僅體量大,而且上下游關聯產業鏈多,促進房地產復蘇,有助于帶動消費和投資復蘇。
第五,優化進出口貿易金融服務。外貿進出口連接著我國投資和就業,促進外貿平穩健康發展對促進內需與經濟增長有重要意義;同時,外貿健康發展也是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內在要求。近年來,國內對外貿紓困支持力度持續加大,在穩定外貿穩定經濟大盤上發揮了重要作用。接下來,需要繼續引導金融機構為中小外貿企業紓困、幫扶,緩解中小外貿企業融資難題;提升外貿跨境支付、結算等業務辦理效率;通過產業鏈金融服務創新,支持跨境電商、海外倉等外貿新模式、新業態發展;同時,創新金融產品幫助企業管理匯兌風險。
第六,支持社會領域加快補短板。通過加強金融、財政等政策協同配合,創新金融工具與服務模式,支持符合條件的教育、醫療、養老、托育、文化等機構或基礎設施補短板。社會領域補短板關乎民生解憂,是人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需要,也蘊含著巨大消費需求潛力。
(文章首發:中國銀行保險報)
(本文作者介紹:任職于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擅長宏觀經濟、政策和市場研究,也有多年利率衍生品及外幣債券交易經驗 目前是多家專業媒體撰稿人和評論員。)
責任編輯:王婉瑩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