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尹振濤
為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全面推動我國市場由大到強轉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要求加快建立全國統一的市場制度規則,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關鍵堵點,促進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范圍內暢通流動,加快建設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其中特別提到要加快發展統一的資本市場,強調監管標準統一、加大監管力度、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等。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舉措,而統一的資本市場既是統一大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最重要的要素和資源市場。
著力推進五項工作
依法發展動產融資市場。動產融資是指企業將動產(主要為商品、原材料等)作為質押物,向銀行等金融機構申請貸款(或辦理銀行承兌匯票)的一種融資方式,是目前中小微企業特別是微型企業重要的一種融資方式。同時,隨著數字經濟和新技術的發展,有大量創業創新型企業的動產更多地體現在產權專利、技術和數據等,其價格發現和登記抵押等融資過程中出現的障礙尤為突出。實現全國范圍內和金融機構普遍認同的統一動產和權利擔保登記,將有助于緩解各類小微企業的融資難和融資貴問題,更有利于為科技創新型企業創造更優的融資環境。
建設重要金融基礎設施。數字經濟時代下金融基礎設施被賦予了數字和科技的含義,并由于新的業態的出現對統一監管標準和協調監管措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受制于分業監管框架,相似的金融基礎設施可能受到不一致的監管要求,甚至存在較大差異。例如,同樣作為中央對手方的中國人民銀行監管的上海清算所、上海黃金交易所與中國證監會監管的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在一些監管要求、術語使用、風險管理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應進一步發揮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在監管協調方面的作用,提高中國人民銀行對金融基礎設施實施統籌監管的職責權限,構建統一標準和統一規則的基礎設施市場。
合規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區域性股權市場在服務地方性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受制于區域金融生態差異,其融資能力受到限制,也存在一定的風險積累和隱患。因此,現階段完善監管制度框架,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穩妥化解地方交易場所風險,打擊各類非法證券期貨活動仍然是工作重點。同時,為更好地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和資本市場,需要落實好區域性股權市場與新三板、北交所的轉板聯通機制,加強多層次資本市場有機聯系。這需要選擇運行安全規范、風險管理能力較強的區域性股權市場,開展制度和業務創新試點,加強區域性股權市場和全國性證券市場板塊間的合作銜接。
推動債券市場互聯互通。長期以來,我國債券市場一直存在分割問題,這也造成債券市場的多頭監管模式。割裂的市場不利于債券市場要素自由流動,進而影響債券市場高質量發展。推動債市在執法機制、信息披露、信用評級、違約處置等方面的制度規則逐步統一,是推動債券市場互聯互通的關鍵,是提高市場價格發現功能和降低交易成本的有效途徑。當然,不同交易市場的投資人和發行人在信用質量、風險識別和投研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債券市場互聯互通仍要做好投資者保護和適當性管理。通過推動債券市場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實現債券市場要素自由流動。
發展供應鏈金融產品。供應鏈金融主要是指金融機構圍繞核心企業,搭建上下游特別是中小企業的資金流、物流和業務流的數據信息平臺,通過大數據風控的智能化、數字化手段,為更多的中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支持,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具有產業鏈場景?!吨泄仓醒雵鴦赵宏P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下稱《意見》)指出,發展供應鏈金融,提供直達各流通環節經營主體的金融產品。通過金融科技和數字技術賦能,可以通過信貸資金將貨幣政策引導利率直接、精準傳遞給微觀市場主體,在支持小微企業融資的同時,促進實體行業發展。
扎實做好三項保障
健全金融監管體系。《意見》指出,加大對資本市場的監督力度,健全權責清晰、分工明確、運行順暢的監管體系,筑牢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安全底線。經過去杠桿和強監管,目前我國金融風險整體可控且不斷收斂,但區域性或局部性風險對經濟金融大局穩定的挑戰不容小覷。權責清晰和分工明確是監管統籌協調的表現,其中統籌主要是解決監管機構之間、中央和地方之間監管的問題,而協調則是解決監管者現有的分工問題,以及現有金融交叉領域如何去監管的問題。只有做好統籌協調,才能進一步壓實主體責任和監管責任,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防止資本脫實向虛。《意見》指出,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防止脫實向虛。脫實向虛放入金融語境中,主要是指脫離實體經濟的,以炒作、投機為目的,在虛擬經濟體系內內轉的投資。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是金融的宗旨。那些脫離實體經濟支撐的、無實體產業為底層資產的金融行為都是脫實向虛的具體表現,也是助長資產價格泡沫和誘發金融風險的主要誘因。金融行業“回歸本源”是近年來黨中央和國務院加強金融監管及金融市場改革重要的原則,指導和督促金融機構回歸本源、專注主業,切實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既是有效化解重大金融風險隱患的前提,也是確保經濟金融發展大局穩定的手段。
防止資本無序擴張。資本天然是逐利的,本身并沒有好壞之分,但擴張的方法特別是產生的結果是不盡相同的。有序、合規的資本擴張,對于促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反之,無序、違規的資本擴張可能對經濟社會穩定帶來巨大的負面作用。當前我國各類資本呈現出兩種錯誤傾向。一是“資本的金融化”,即利用資本市場工具加大杠桿、擴張信用,形成各種“資本系”,對經濟社會帶來極大的不穩定性。二是“資本的平臺化”,即以平臺壟斷為特征的互聯網企業,利用用戶數量與產品數量、生產者數量與消費者數量相互成就的特性,快速壟斷市場份額并逐步滲透到各個領域,形成“贏者通吃”。《意見》指出,為資本設置“紅綠燈”,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為資本設置“紅綠燈”,就是要完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在關系國計民生、社會公平、意識形態等領域,對資本準入設置門檻,出臺規范限制準入、禁止準入清單。同時,引導民營資本進入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向、符合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的領域,如科技創新、鄉村振興、共同富裕、先進文化、綠色“雙碳”等領域。
建立統一的資本市場需要有機的制度體系、有效的價格機制、有序的市場環境和有力的保障機制,是監管規則統一、管理機制順暢、要素流動自由和支持實體經濟有效的市場。要實現上述目標,還必須依托金融創新和科技助力。不管是動產融資模式、金融基礎設施建設還是供應鏈金融都需要數字技術的支持,通過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新技術,可以極大程度地減少信息不對稱、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場運作效率、激發數據要素價值,助力國內統一大市場建設。
?。ㄔ膩碓从?022年8月24日《學習時報》)
(本文作者介紹: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法與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法律與金融監管研究基地秘書長。)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