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領袖 | 廖群(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全球治理中心首席專家)
徐天啟(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趙越(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綠色金融部項目副主管)
剛公布的經濟數據表明,繼6月份重拾復蘇勢頭,我國經濟7月份相對于4 – 5 月的低谷保持了復蘇的態勢,但復蘇的力度較之6月份脈沖式的反彈有所減小。
供給端,7月份工業增加值和服務業生產指數分別增長3.8 % 和0.6 %,比6月份減慢0.1和0.7個百分點,表明工業和服務業生產均仍在復蘇,但步伐有所放慢。
需求端三駕馬車的表現大為不同。
出口表現搶眼,7月份增速于6月份22%的基礎上進一步加速至23.9%。在市場普遍認為全球經濟正在快速走弱的形勢下取得如此的出口增速,大大出于市場預料之外,再次表明我國出口競爭力的強勁和韌性,也反映疫情對他國供應鏈的損害程度遠甚于我國, 當前的出口額很多是基于1季度全球經濟被普遍看好時的訂單,以及我國進一步開拓一帶一路和RCEP市場的效應等因素。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則有所放緩,7月份當月為3.8%%,比6月份慢1.8個百分點;1-7月為5.7%,比1-6月慢0.4個百分點。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增長加快;1-7月增長7.4 %,比1-6月加快0.3個百分點,表明財政政策力度加強;制造業投資增速當月放緩,但1-7月達9.9%,反映企業投資者信心雖減弱但在恢復過程中;問題在于房地產投資,1-7月下降6.4%,幅度高于1-6月 1 個百分點,說明房地產市場仍在下滑,是固定資產投資和經濟增長的重大拖累。
消費表現更差于預期,復蘇仍然大幅落后并拖累經濟增長。7月份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增長2.7%,比6月份減慢0.4個百分點,顯示新冠疫情對居民消費的遏制有有所轉強。的確,疫情仍在多地出現不同程度的反彈,致使防疫措施時緊時松,有時松而又緊,居民的消費意愿隨之波動,恢復程度受到限制。
7月份消費品價格指數上漲幅度加大,比6月份高0.2個百分點至2.7%,雖仍在3%的政策目標之下,更大大低于其他很多國家,但為我國近年來的新高,說明在全球通脹攀升的形勢下我國也難以獨善其身,若繼續上漲將可能成為貨幣政策的制約。
那今后如何 ?
與兩年多來一直強調的同樣,新冠疫情的演變及防疫措施的松緊仍然是經濟增長最大的決定性因素。兩年多來人們一直在希望和期望疫情威脅出現根本性的消除,但不幸的是到目前為此這依然僅僅是希望和期望。疫情是天災,人類控制不了。所能指望的是防疫措施能夠在動態清零的原則下,根據大多數人已經打了2針以上的疫苗因而對疫情的免疫程度大大提高的現實,更為適度、精準與科學地進行調整和實施。相信各地都能夠這樣做。在這樣的預期下,今后5個月我國經濟的復蘇將加快。
宏觀經濟政策也可望進一步放松。我國的貨幣財政政策是有放松空間的;通脹雖在上升但仍處于可控水平,對財政貨幣政策的制約短期內不會體現。貨幣政策方面,鑒于存款準備金率和利率都高于大部分其他國家,降準和LPR利率的調降可再連續進行多次,逆回購等公開市場操作也可更加積極和靈活。財政政策方面,在疫情威脅仍未根本性消除的情勢下,打大一點財政赤字,突破3%的門檻,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基礎設施投資剛剛開始發力,發力度應該快速加大;面向受疫情影響最大的中小微企業和低收入個人的定向扶助措施應該加碼。
前幾年的行業整頓政策在不影響已取得成果的基礎上應加快收尾,以營造更為寬松的行業和企業經營環境,增強企業投資信心;房地產調控政策也應根據調控的實際效果而果斷地進行必要的調整,畢竟房地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之一,在我國和大部分國家都是如此。
外部環境,也有很多不確定性,6、7月份超過20%的出口增速難以持續。但鑒于疫情的兩年多來我國出口增長總是領先于全球并超預期,說明我國供應鏈在全球的相對優勢地位的貢獻不可低估,將支撐今后5個我國出口繼續以雙位數增長。
若如上所述,今后5個月我國經濟的復蘇力度將逐月加大。由于7月份數據弱于預期,可以期望一系列更大力度的穩增長措施將很快推出,8、9月份數據有望得到較大程度的改善。因而預計3季度GDP增長4.5 – 5.0%。至于 4季度,復蘇力度將進一步加大,GDP增長速度將接近于6%。
這樣,GDP增速下半年將加快至5.3 – 5.6%,2022年全年將在4.0 – 4.2%。
(本文作者介紹: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
責任編輯:王婉瑩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