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李迅雷:大金融的未來趨勢和結構將如何變化

2022年08月03日17:49    作者:李迅雷  

  意見領袖 | 李迅雷

  30年前,中國的經濟體量很小,而中國的金融體量更小。盡管金融體量很小,但M2的增速卻很快,以至于當時的市場對于居民3000多億元總儲蓄會否成為“籠中虎”而熱議,擔心籠中虎沖出來搶購商品,導致銀行發生擠兌和惡性通脹。如今,我國住戶儲蓄余額已經超過100萬億元,但上半年消費卻是負增長。同時,我國的M2規模已經達到258萬億元,全球第一,今年上半年金融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高達8.7%,在全球大國中高居第一。因此,我國的金融是名副其實的大金融,尤其以銀行為大。那么,隨著房地產開發投資負增長的出現,我國貨幣擴張的步伐勢必會放緩,未來大金融的發展趨勢如何,結構將發生如何變化呢?

  我國金融體量大的深層原因

  90年代之前,我國的金融體量非常小,增長也比較慢。1990年后,隨著外資的大量流入和外貿出口的大幅增加,央行通過外匯結算制度的方式,通過外匯占款的方式大量投放基礎貨幣,我國貨幣規模開始大幅擴張。之后在農業大國向制造業大國轉型的過程中,基礎設施建設和重化工業化過程也需求大量信貸,銀行貸款大幅增加。2000年以后的房地產崛起,在土地資產化的過程中,更進一步做大了金融體量。

  如今,我國的房產總市值的規模已經非常巨大,按《華爾街日報》2020年初的估算,其規模超過美國、歐盟和日本之和,達到65萬億美元,大約是我國GDP的4倍左右這就容易解釋我國的M2規模接近美國加歐盟之和。

  中美歐日各類資產規模比較(萬億美元)

  我國經濟增長的模式與西方國家有一個顯著的不同,就是GDP中投資(即資本形成)的貢獻過大,大約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倍左右,即平均貢獻在40%左右,而消費的貢獻又偏低。投資更需要融資,這就導致了我國金融業的體量巨大,且仍在不斷擴張,迄今M2的增速仍維持在10%以上,而上半年GDP增速只有2.5%。

  中國的最終消費占GDP比重偏低

  2015-16年,我國的固定資產投資額占GDP比重達到80%,是日本1991年房地產泡沫破滅前的兩倍多。不過,無論是固定資產投資還是基建投資,2017年以后均出現了回落,說明靠投資拉動的經濟增長動能已在減弱。

  中國基建投資和固定資產投資占GDP比重(%)

  除了以銀行為融資主體的間接融資規模全球第一之外,我國這些年來的直接融資規模也很大。以近年來證券市場的股權融資為例,從2017年至2021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和再融資金額合計5.2萬億元,其中2021年就達1.5萬億元,為全球第一。這說明雖然我國的直接融資占比遠不及美國,但股權融資的規模卻已經超過美國,這與注冊制的推進有關,說明我國上市門檻大幅降低,有利于直接融資規模的做大。

  房地產上行周期或結束:

  將顯著影響金融業的規模和結構

  今年上半年的房地產數據非常差,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為-5.4%,從過去拉動經濟的主要動力成為負貢獻伴隨著商品房銷售額的大幅下降,土地購置面積和新開工面積等都出現大幅下降,上半年居民新增房貸的規模也接近于零。

  商品房銷售與居民房貸額雙雙回落

  房地產投資增速、新開工面積和商品房銷售額均出現負增長,究竟是暫時的還是反映著長期趨勢?我們從年輕人(20-49歲)比例和城鎮化率水平這兩大指標的變化看,均出現了回落,如2021年城鎮化率水平只提高0.82個百分點,增速明顯放緩,同時年輕人占總人口比例早在十年前就已經下降。也就是說,支持房地產的基本面已經不支持房價上漲了,至于其他支撐因素則另當別論。

  從去年四季度以來,有關房地產的放寬政策在不斷推出,但效果并不明顯,或許說明政策只能改變斜率卻不能改變趨勢。好在國內房價走勢總體比較平穩,說明政策雖然不能改變趨勢,但至少能起到“穩房價、穩地價和穩預期”的作用。

  由于房地產作為準金融資產,占銀行總資產的比重大約為30%與房地產相關的貸款占銀行的貸款余額比重也在30%左右,許多銀行理財產品或信托產品,都與房地產掛鉤。隨著房地產的收縮,將對金融行業的規模和結構帶來顯著影響。

  從日本的案例看,1990年日本房地產鼎盛時期,全球上市公司前十大市值公司中,日本的銀行占了其中的六家而另兩家也是日本的公司。僅僅過了十年,到2000年,前十大市值公司中,已經沒有了日本銀行股。又到了2010年,即中國重化工業化和房地產的鼎盛時期,中國的工商銀行建設銀行進入全球前十大市值公司。

  無論從美國或日本信貸數據看,其增量都與房地產呈現明顯正相關性。說明間接融資的比重與房地產周期的相關性比較大。在房地產以及重資產行業繁榮發展的時期,間接融資(銀行信貸)具有更高的效率,土地、房產等資產作為抵押物具有天然的優勢。

  相應地,在新興科技行業發展前期普遍具有高風險、高回報和輕資產的特征,不適合間接融資模式,而適合直接融資尤其是股權融資。因此,2021年全球市值前十大公司中,美國獨占其中的八家,無一例外都是高科技和互聯網公司,此外,臺積電也跨入前十。

  日本信貸占GDP比重與建筑投資

  我國銀行的估值水平從10多年前開始回落,股價從平均3倍左右的PB(每股凈資產)回落到如今80%的銀行股不足1倍PB,其背后的基本面是中國經濟增速自2010年后開始持續回落,銀行凈資產收益率也大幅回落,從2010年平均的20%以上,下降至2021年的10%左右。

  截至2021年末,銀行業總資產344.7萬億元。盡管近年來銀行業的總資產還在顯著上升,但從趨勢看,增速還是在回落的。如前所述,銀行總資產中30%以上是房地產,如果房地產行業出現收縮,則銀行總資產也可能出現縮水。

  包含表外理財資產的銀行業總資產

  因此,我們不妨可以推測,隨著房地產步入下行周期,我國金融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過高的局面也將改變,例如,近年來美國金融增加值占GDP比重平均在7.5%左右,而日本不足6%。如果我國能夠降至7%左右,則中國經濟“脫虛向實”的結構就非常明顯了。

  如果我國金融業以銀行為主的間接金融的占比下降,那么,直接融資的占比就應該升。從我國經濟結構來看,轉型才剛剛開始。從證券化率來看,我國A股總市值/名義GDP的比值遠低于美國、日本、英國等發達經濟體。故我國直接融資(尤其是權益市場)提升空間很大。

  中國上市公司市值占GDP比例仍較低

  近兩年雖然我國IPO數量和總額都創歷史新高,但A股市場資金面壓力卻并不大,僅公募基金帶來的增量資金就大于A股的總融資額(含再融資)。隨著未來社保和養老金的入市規模擴大,以及資本市場開放度的提升,外資投資A股的比例還將有較大空間,那么直接融資的比重將繼續提高,非銀金融業的發展空間也會比較大。

  中國金融業:除了做大,更要做強

  中國經濟體量全球第二,與此相對應的是,在最新的全球500強企業中,中國以143家企業入榜而排名全球第一。同樣,在世界500強企業中,美國有31家金融公司上榜,中國則有36家不過,這類排名實際上是按銷售收入來的,實際上反映的是“500大”而不是“500強”。

  例如,2021年美國的前5大上市銀行的平均ROE為33.1%,而中國前五大上市銀行的ROE只有12.1%。

  中美上市銀行前五的ROE比較

  同樣,中美之間的上市證券及期貨公司的ROE也存在巨大差異。過去20年中,美國前5大上市證券及經紀公司的平均ROE都維持在30%以上的水平,其中高盛2021年的ROE為23%。而中國前五大上市證券公司的平均ROE水平不高,通常年份只有10%左右,其中2021年平均ROE為11.5%

  中美上市證券公司的前五ROE比較

  我國當前共有52家證券及期貨公司上市,前5大公司市值集中度穩定在36%左右;美股市場共有93家投行及經紀公司上市,前5大市值集中度穩定在50%左右。我國證券行業商業模式同質化嚴重,頭部公司綜合實力差異不大,小型券商生存空間承壓,ROE分布左側長尾現象明顯。

  2021年中國證券及期貨上市公司ROE分布

  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

  美國投行及經紀公司的經營模式相對分化,頭部形成高盛、花旗、摩根斯坦利等全能性投行,全球業務線齊全;中小型投行則向專業化和特色化經營方向發展,形成了有獨特競爭力的精品化或區域性投行。

  相比我國高度開放和高度競爭的制造業,我國金融業無論是開放度還是國際競爭力都存在明顯差距。因為我國制造業對外開放的歷史較早,進入壁壘較低,即便如此,我國仍不能被稱為制造業強國,盡管體量已經是美國加上歐盟之和;在全球產業鏈中,我國制造業主要分布于中低端。

  反觀我國的金融業,大而不強問題相比制造業更為突出。首先,我國金融業的牌照管理頗為嚴格,監管要求高,因此,大部分金融機構都為國有控股,尤其是大型金融機構。在經濟高增長時代,銀行、券商和保險等即便都是同質化經營,都能在不斷做大的蛋糕下獲得可觀收益。

  其次,在全球金融混業經營的大趨勢下,我國還是實行分業經營和分業監管。分業經營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有利于防控風險,另一方面則不利于金融企業發揮綜合優勢,提升業績。例如美國投行的杠桿率水平可以達到20-30倍,而我國券商中目前最高杠桿率也就是5倍左右這就是為何我國金融的機構的ROE水平普遍不高的原因。

  第三,外資占比相對較低,盡管這些年來金融開放度在不斷提高,但由于開放時間較晚,國內的金融細分領域的巨無霸都已經形成的情況下,外資金融機構跑馬圈地的難度顯然增加了。但反過來講,由于與跨國金融機構的競爭深度不足,國內金融機構的全球化視野和創新能力也存在不足。迄今為止,國內大部分金融機構的主要收入來源都來自境內,來自境外的收入占比普遍較低。因此,中國金融機構中迄今還沒有出現一家全球知名的跨國金融機構,盡管有些金融機構一度進入市值全球前十的行列。

  隨著房地產步入下行周期,我國居民的資產配置結構將發生巨大變化,即從以房地產為主資產配置逐步轉為金融資產為主。目前居民家庭的資產配置結構中,房地產占比應該超過60%以上,但金融資產的占比很低,盡管我國住戶的銀行儲蓄余額已經超過100萬億元,僅今年上半年就增加10萬多億元。

  房地產預期改變將影響居民財富配置方向

  目前,資管新規下理財產品實行凈值化管理,能滿足保守型投資者需求的產品明顯不足,銀行普遍存在“資產荒”,這為國內財富管理機構的崛起提供了巨大契機。截至2021年末,公募基金管理的基金總規模超過25萬億元,而私募基金管理的基金總規模達到19.76萬億元,比2020年增加3.79萬億元。私募基金的高度市場化屬性決定了其規模未來還將突飛猛進。

  綜上所述,由于長達20多年的房地產上行周期可能終結,這將給金融業帶來深遠的影響,同時也促使金融機構加速轉型和創新,給居民的財富管理帶來巨大需求,從而又助推金融業的發展壯大,切換盈利模式。當前金融機構大而不強或內強外弱的特征非常明顯,經營模式趨同和局部壟斷的現象突出。未來,一定會有高度市場化、智能化、富有創新活力的金融機構會脫穎而出;一定會出現一批國際知名的本土跨國金融機構。

  (本文作者介紹: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責任編輯:王婉瑩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

意見領袖官方微信
文章關鍵詞: 李迅雷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
海關總署發布關于暫停臺灣地區柑橘類水果和冰鮮白帶魚、凍竹莢魚輸入大陸的通知 北京大學:收到陳春花辭職申請,終止其聘用合同 外媒:寧德時代暫停北美工廠項目 多國政府發表聲明譴責佩洛西竄訪臺灣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聲明(全文) 網傳B站 HR 稱核心用戶都是Loser,官方回應“已啟動內部調查” 國家安全機關對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嫌疑人楊智淵實施刑事拘傳審查 白象方便面被曝吃出螞蟻,消費者稱已解決,獲賠1000元 外媒稱“很多中國人對沒采取更多措施阻止佩洛西訪臺表示失望”,外交部回應 “海空封鎖臺灣島”!他們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