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領袖 | 付一夫
中國經濟第一城首次易主。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22年上半年全國各省市的GDP數據,北京以微弱優勢力壓上海,首次登上城市經濟總量冠軍的寶座。雖然只是上半年的暫時性反超,但卻打破了上海長達數十年的“壟斷”地位,其意義自然不同尋常。
如此一來,不少人都開始重新思考這一問題:上海和北京,到底誰才是真正的“中國第一城”?
其實,二者孰強孰弱,絕非僅從經濟總量的大小上就能給出結論,而是應該從綜合實力著手比較。為此,我們不妨從多個維度來對上海和北京做個全方位的深度剖析,并簡單給出相應的評分,以求幫助各位看官更清楚地認識這兩座城市。
經濟規模
決定一個城市根本地位的當然是經濟實力,而衡量經濟實力最直接的指標就是GDP。
如果拉長時間線來看,在今年上半年之前的很多年里,上海的GDP規模一直都領先于北京,二者的GDP增速幾乎沒有明顯差別,始終是勢均力敵的水平,而兩座城市的GDP差距也常年保持在2000億元~3000億元的區間內。這便足以證明,上海的經濟實力要勝過北京一籌,如果不出意外,北京GDP很難再短時間內超越上海。
然而,“意外”還是發生了。
自3月底以來,上海出現了本土疫情的大面積反彈。在動態清零的客觀防疫要求下,這座“中國經濟第一大市”在4月和5月經歷了長達兩個月時間的全域靜態管理,投資、消費、進出口等活動均受到極大限制,而上海經濟也遭受了有史以來的最大沖擊,用上海市領導的話來說,“本輪疫情對上海經濟運行的沖擊前所未有,市場主體所遭遇的困境前所未有,經濟恢復和重振所面臨的挑戰也是前所未有。”
受此影響,上海經濟此前一路高歌猛進的勢頭被扭轉,二季度GDP同比下降了13.7%之多,由此也拖累了上海上半年的經濟增長,比去年上半年下滑了5.7%。
北京也不是相安無事。同樣是在二季度,北京也先后經歷了數輪疫情的反彈,雖然形勢遠不及上海那般嚴峻,但經濟還是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再疊加去年同期新冠疫苗生產貢獻的高基數等因素的客觀存在,致使北京二季度GDP下滑了2.9%。而得益于一季度的良好表現,北京上半年GDP還是實現了正增長,為0.7%。
上述“一降一增”的結果,便是北京的GDP規模(19352億元)在今年上半年實現了對上海(19349億元)的反超,雖然只有3億元的微弱優勢,但也足夠掀起一波熱議。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我們不能以蓋棺定論的態度來審視這種暫時性的反超;換句話說,北京上半年對上海的反超并不意味著永久性的勝出。
事實上,自5月份以來,隨著上海疫情防控形勢的逐漸明朗向好,經濟活動已在陸續恢復,而進入6月份以來,上海更是全面重啟經濟,與之相應的是工業、投資和外貿的暴力反彈,彰顯出上海經濟的強大韌性。考慮到上海經濟體量更大,經濟基礎頗為扎實,而北京領先的優勢僅有3億元規模,上海想要追回這一差距其實并不算太難。如果下半年不再出現類似于疫情散發等“黑天鵝”事件,那么上海大概率還是可以在全年GDP 的數據上戰勝北京,重新奪回“中國經濟第一城”的寶座。
如果說GDP是城市的“面子”,那么財政收入就是城市的“里子”。身為一線城市的上海和北京,財政收入水平一直都是穩居全國各城市排名中的前兩位。2021年,上海和北京分別實現財政收入7771.8億元和5932.3億元,這樣的體量甚至比全國絕大多數省份還要大,足以見得兩座城市財力之雄厚。雖然今年上半年遭受了疫情的沖擊,但上海依然實現了3795億元的財政收入,保住了全國財政第一大市的位置;北京則實現了2991億元的財政收入,未能像GDP那樣超越上海。
結論:經濟實力上,上海10分,北京8分,上海勝。
人口規模與年齡結構
在經濟活動中,人是最為重要的因素,而人口規模同樣是決定一個城市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
上海和北京,都是名副其實的“超大城市”,二者的常住人口數量早在2009年和2011年就已先后突破2000萬。雖然近幾年京滬兩座城市都有意識地采取了控制人口規模的相應措施,人口增長速度有所放緩,北京甚至還出現了人口的負增長,但總體規模依然不容小覷。2021年,上海和北京的人口數量分別為2489.4萬和2188.6萬,放眼全國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再來看人口的年齡結構。近年來,京滬兩城的人口老齡化程度都在不斷加重,而上海要更甚一些。來自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0年上海65歲及以上老年人占比為15.4%,已達到了國際通行劃分標準中的“深度老齡化”標準(即65歲以上老年人占比超過14%);北京這一比重為13.4%,距離“深度老齡化”標準也是近在咫尺。此外,2020年上海和北京60歲及以上老年人占比分別為21.4%和19.7%,同樣是上海的人口老齡化程度更為嚴重。
人口老齡化對于未來城市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來說,并不算是好消息,未來京滬兩座城市都需要對此持續高度關注。
結論:人口規模與年齡結構上,上海勝在總量,北京勝在結構,二者均得9分。
居民生活
總量的統計指標并不足以充分反映一座城市的實力,有必要再從人均經濟指標上做一些判斷。
數據顯示,在人均GDP方面,北京比上海要略占優勢,二者在2021年的人均GDP數據分別為18.4萬元和17.4萬元,且均達到了國際認可的初等發達國家水平(即人均GDP超過2萬美元),經濟發展都極具基礎和底氣。北京的GDP規模不及上海,而人均GDP卻稍微高于上海,原因可能在于北京的人口數量小于上海,而并非經濟發展水平層面的實質性差距。
嚴格意義上講,人均GDP不能充分反映居民生活狀況,用人均可支配收入與人均消費支出來衡量要更加貼切。
在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京滬兩城都是常年保持在極高的水平,在全國也是遙遙領先。不過不同于人均GDP,上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要比北京更高一些,且差距有逐年拉大之勢。2021年,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了7.8萬元,北京為7.5萬元。而在人均消費支出方面,上海同樣要領先于北京。不難發現,上海居民相對更能享受到城市經濟增長帶來的紅利,生活質量相對更高,獲得感也更強。
結論:居民生活上,上海10分,北京9分,上海勝。
產業結構
如果GDP表征的是經濟的“量”,那么產業結構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經濟的“質”。
從數據上看,目前兩個城市的產業結構均呈現出“三二一”態勢,且第三產業(服務業)占GDP比重均超過70%。2021年,上海三次產業比例關系為0.2:26.5:73.3,北京則為0.3:18:81.7。可以看到的是,上海服務業占比要低于北京,而第二產業占比要高于北京,這也反映出兩座城市產業結構的不同。
如果從細分產業層面來考察,我們會發現二者各有千秋。比如說,京滬兩城的金融業、房地產業和商務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程度大體相當,不過上海更加倚重于工業和批發零售業,北京則是信息產業的貢獻更大。
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進一步對比上海和北京的主導產業。
上海作為我國長三角地區的龍頭城市,地處長江入海口,多年的發展使其在航運、貿易和交通運輸方面形成了巨大優勢。上海還是一座因商而生、因商而興的城市,商業文明是其優質的基因之一,這便注定了上海消費市場和商貿零售業的強大。
不僅如此,上海還擁有強悍的工業實力,2021年全市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規模近4萬億元,這一數值甚至比很多土地面積更大的省份還要多,而且還成為全國首個工業增加值過萬億的城市,坐穩了全國最大工業城市的王座。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上海一直以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為三大先導產業,同時致力于打造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航空航天、信息通信、新材料等重點產業,并且積極布局光子芯片與器件、基因與細胞技術、類腦智能、新型海洋經濟、氫能與儲能等面向未來的先導產業,以此來鞏固強化自身的工業地位,并取得了一系列積極的成效。
至于北京,其優勢產業主要集中在信息產業和科學研究兩大領域。信息產業方面,據官方數據顯示,北京擁有18家百億規模的軟件企業,頭部互聯網平臺企業匯聚了數以億計的活躍用戶,深度影響著全國乃至全球用戶的工作和生活,2021年北京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實現營收2.2萬億元,規模居全國首位;科學研究方面,北京擁有強大的科研資源,中科院、清華、北大、北航以及各大研究院皆云集于此,中關村等科研創新基地全國文明,為北京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研究和科技創新支持。
與此同時,北京還有極為發達的總部經濟,根據《財富》雜志的統計,北京擁有60家世界500強企業,連續第9年雄踞全球第一,數量甚至超過排名第二的東京、紐約之和,而且大部分是金融、石化等領域的央企總部。同時,北京的數字經濟、戰略性新興產業實力同樣不容小覷,例如數字經濟,2021年北京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到1.6萬億元,同比增長12.2%,動能強勁,同樣是全國領先。
結論:產業結構上,二者各有千秋,均得10分。
企業對比
企業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內生力量,各地經濟能夠飛速發展,離不開優秀的企業與企業家們。在此,不妨以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21胡潤中國500強》榜單作為參考標準,以此來衡量上海和北京的企業情況。
統計顯示,《2021胡潤中國500強》中,上海共有69家企業上榜,總價值62959億元,16家公司價值超1000億元,5家公司價值超3000億元。其中,拼多多價值最高,達到6600億元,全榜單排名第12;蔚來次之,價值達3900億元,全榜單排名第22;藥明康德、藥明生物、東方財富、韋爾股份、嘩哩嘩哩、中通快遞等公司均進入上海前十。
至于北京,共有68家企業上榜,總價值111770億元,2家企業價值過萬億元,24家企業價值超過1000億元,44家企業的價值在100~1000億元之間。其中,字節跳動的價值最高,達到22500億元,在全榜單中排名第2;美團價值達到14100億元,全榜單排名第6;小米、百度、快手、泰康保險等公司也都進入了北京前十之中。
在此基礎上,可以進一步考察兩市的民營經濟發展情況。畢竟,民營經濟是衡量一個城市經濟活力及創造力的又一重要參考指標。
根據《2021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上海和北京分別有21家和22家企業上榜,累計營收分別為13331.79億元和33193.3億元,數量上二者半斤對八兩,但累計營收明顯是北京更高。
此外,截至2021年底,上海上市公司數量為390家,在全國各省市中排名第5;北京則有424家,在全國各省市中排名第3,僅次于江蘇(571家)和浙江(499家)。
大體上可以認為,上海和北京都具有極強的經濟和市場活力,不過若是考慮到排名和營收等因素,北京要略占上風。
結論:企業對比上,上海9分,北京10分,北京勝。
交通運輸
城市經濟發展離不開基礎設施建設,交通運輸就是一個頗具價值的衡量指標。
機場建設方面,京滬兩座城市可謂勢均力敵,上海擁有浦東國際機場(4F級)和虹橋國際機場(4E級),北京則擁有首都國際機場和大興國際機場(均為4F級),累計開通國內外航線數量均居于全國前列。而在旅客吞吐量方面,明顯是首都國際機場更占優勢。數據顯示,2019年首都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1億人次,居全國第一、全球第二;同期的浦東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則為7615.34萬人次,虹橋國際機場為4564萬人次,二者分列我國第2、8位。
近兩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國際航班銳減,各個機場的旅客吞吐量明顯下滑,其中首都國際機場和浦東國際機場受影響更為明顯,旅客吞吐量方面名次下滑幅度較大。
不過伴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整體向好,預計后續各個機場將有望逐漸迎來修復。
地鐵方面,京滬兩城都擁有頗為完善的地鐵網絡,在緩解市內交通壓力、構建城市公交網絡方面產生了極大的效益,且整體規模也旗鼓相當。
截至2021年12月,上海地鐵運營線路共20條(含磁浮線),共設車站508座(含磁浮線2座),運營里程共831公里(含磁浮線29千米);在建線路9條,在建里程224公里;2019~2021年,上海地鐵日均客運量分別為1060.93萬人次、774.5萬人次和977.69萬人次,總客運量分別為38.51億人次、28.34億人次和35.69億人次。
北京方面,截至2021年12月,北京地鐵運營線路共有27條,運營里程783公里,車站459座;在建線路10條,在建里程235.6公里;2019~2021年,北京地鐵日均客運量分別為1082.34萬人次、625.38萬人次和836.77萬人次,總客運量分別為39.4億人次、22.83億人次和30.54億人次。
至于公路交通,由于歷史和現實諸多因素的影響,上海和北京在城市規劃和布局思路方面并不一樣,由此也導致二者公路交通網絡風格迥異,在此不做過多比較。
結論:交通運輸上,二者勢均力敵,均得10分。
人文環境
文化是城市最顯著的IP,決定了城市的人文魅力,環境體驗則是城市的臉面,直接決定了外地人對它的觀感。
在這方面,北京絕對是極具分量的存在:它自古以來就曾是許多朝代的都城,同時也是舉世聞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更是全球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最多的城市,而3000多年的建城史,孕育了故宮、天壇、八達嶺長城、頤和園等眾多名勝古跡,素有“悠悠北京城,半部華夏史”的美譽。時至今日,在北京人們既能看到大柵欄、琉璃廠等地方的青磚碧瓦老房子,也能看到CBD、金融街、奧體公園那樣的現代化新建筑,一面沉浸在往昔的時光里,一面又感慨著新時代的日新月異。
在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和壯大的漫長過程中,北京以自己寬廣的胸懷和開放的心態,吸引融合著各地區各民族的文化,無論是古典的還是現代的,無論是民族的還是世界的,無論是京腔京韻的還是五湖四海的,在北京都能擁有展示的舞臺。而任何地方、任何民族的人,都能在北京找到發展的機會。“愛國是北京精神的核心,創新是北京精神的精髓,包容是北京精神的特征,厚德是北京精神的品質”。
上海的歷史文化雖然不及北京那般燦爛,卻也不可小視。1843年,上海在特殊的歷史條件下開埠,憑借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外國商品和外資紛紛涌進長江門戶,開設行棧、設立碼頭、劃定租界、開辦銀行,而上海也由此進入歷史發展的轉折點,從一個不起眼的海邊縣城逐漸成長壯大。到了20世紀30年代,上海成為跨國公司開展貿易和商務的樞紐,是亞太地區最繁華的商業中心,也是繁榮與摩登的代名詞,被譽為“東方巴黎”。而在新中國成立后,上海更是一路高歌猛進,成為我國首屈一指的國際化大都市。
多年的發展,讓上海形成了別致的“海派”文化,即在外來文明與中華傳統文明之間、在精英文化與通俗文化之間呈現出開放的姿態,敢于打破成規、銳意革新、廣采博納,而“海納百川,兼容并蓄”也成為了“海派”文化的精髓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和上海還都是家喻戶曉的旅游城市,二者都擁有數不勝數的名勝古跡、人文景觀以及地標建筑。根據界面新聞發布的《中國旅游城市榜》,在疫情發生之前的2019年,北京和上海分別居于榜單的第1位和第3位,不管是從旅游人數、旅游收入來看,還是從交通便利程度和旅游基礎設施的角度來比較,這兩座城市都在全國名列前茅。
結論:人文環境上,上海9分,北京10分,北京勝。
科教實力
科教是一座城市的人才庫和智力資源,它在相當程度上決定著一座城市長遠的競爭力。
京滬兩城都是我國教育資源最為發達的城市,不過北京明顯實力更勝一籌,堪稱是我國高等教育的核心之地。截至2021年底,北京市共有92所普通高等學校,占全國普通高等學校(2756所)比重的3.3%;其中“211工程”院校共有26所,“985工程”院校共有8所,均為全國最多。這當中,舉世聞名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就坐落于此,同時還有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知名學府。此外,北京還擁有擁有世界第三、亞洲第一的中國國家圖書館,而北京大學圖書館和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也是亞洲知名的圖書館。
至于上海,截至2021年底共有64所普通高等學校,其中“211工程”院校共有10所,“985工程”院校共有4所,數量均不及北京。不過這當中也有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等著名院校。
結論:科教實力上,上海8分,北京10分,北京勝。
科技創新
科技創新對于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人類社會發展歷史一再證明了這一點。
北京和上海都在科技創新方面具備雄厚實力,根據美國知名創新政策咨詢公司基因創業(Startup Genome)以及全球創業網絡(GEN)發布的《2021全球創新生態系統報告》,在全球140多個主要城市當中,北京和上海分別位列第4和第8,是亞洲排名最靠前的創新生態城市,充分說明了兩座城市的科技創新發展已得到國際機構的肯定,不過北京在排名上要領先于上海。
究其原因,除了擁有強大的高校教育資源外,北京還是全國最大的科學技術研究基地,國內最好的學科近1/2集中在北京,“兩院”院士占全國1/2,國家重點實驗室占全國1/3,還有中國科學院等頂級科學研究機構和號稱中國硅谷的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并且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數量,全市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以及財政科技支出占公共財政支出的比重等指標都在全國名列前茅,充分彰顯出北京在全國科技創新方面的引領作用,“科技創新中心”名副其實。
當然,上海也不甘示弱。依托區位優勢和國際化影響力,上海不斷集聚各地的創新資源,并推動著城市科技創新的進步以及新興產業的發展壯大。而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上,上海提出打造“兩極兩帶”為主體的空間布局理念,并支持各區結合自身優勢,圍繞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數字經濟、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航空航天、高端裝備、新材料、節能環保、衛星互聯網、北斗導航等領域,建設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特色園區,并取得了顯著成效。其中,極具代表性的當屬位于浦東的張江高科技園區,作為國家級高科技園區,張江已構筑起三大國家級基地,重點發展以集成電路、軟件、生物醫藥為主導的高新技術產業;另外還有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綜合性藥物研究所,承擔著包括“863”計劃項目等在內的80多個項目的科研攻關任務,地位不容小覷。
結論:科技創新上,上海9分,北京10分,北京勝。
城市吸引力
最近兩年,全國范圍內的各個城市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的“搶人大戰”熱潮,而且高層反復強調要繼續加大戶籍制度改革力度,不斷放寬落戶限制。此時,當落戶逐漸不再是問題時,想要吸納更多的人才,勢必需要依靠城市的吸引力。
要論城市吸引力,京滬兩城同樣是勢均力敵。參考智聯招聘&澤平宏觀發布的《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2》,北京和上海分別排名全國第1位和第2位,人才吸引力指數分別高達100.0和90.4。
若是站在全球視角,身為國際化大都市的上海明顯要更占優勢。根據日本森紀念基金會城市戰略研究所發布的《全球城市實力指數(GPCI)報告》,綜合了經濟、研發、文化交流、宜居性、生態環境和可達性六大方面以及細分70個指標后得出,上海在全球最具吸引力城市排名當中位居第10,是唯一一個擠進榜單前十的中國城市。北京則排在第17位,原因在于“宜居性”和“生態環境”兩項得分相對較低。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在經歷了今年上半年的疫情沖擊后,兩座城市的吸引力或許會受到一定的影響,至于程度幾何,還需要持續觀察。
結論:城市吸引力上,上海10分,北京9分,上海勝。
結語 誰才是“中國第一城”
綜合來看,上海在經濟規模、居民生活、城市吸引力等方面占據優勢,北京則是在人文環境、科教實力、科技創新等方面略勝一籌。
如果非要給二者分個高下,那么不妨參考前文中各項指標的評分總和:上海94分,北京95分,北京的綜合實力要稍強一些——當然,筆者的打分難免會帶有主觀色彩且不夠權威,更何況京滬兩座城市的定位和功能并不完全一樣,再加上每個人對于不同城市的感知和評價也不盡相同,故分數僅供參考,大可不必較真。
不過話說回來,上海和北京這兩座最強的城市,一個經濟金融中心,一個政治文化中心,不僅是我國一南一北的“絕代雙驕”,還是承載著無數人理想和希望的魂牽夢縈之地。未來,京滬兩城必將更好地攜手服務于國家發展大局,并助力中國以更加昂揚的姿態走向世界、影響世界乃至引領世界,譜寫新時代的全新篇章。
這實乃所有人莫大的幸事。
(本文作者介紹:星圖金融研究院消費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高級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社科院管理學博士,專注研究消費零售、數字經濟、產業經濟等領域。)
責任編輯:宋源珺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