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李宗光、鐘山
今日,5月份PMI數據出爐,錄得49.6%,好于預期的48.5%,較上月的47.4%提升2.2個百分點,已接近50%的枯榮線。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47.8%,雖然仍在枯榮線以下,但較上月大幅提升5.9個百分點。分項指數,如生產、訂單、活動預期等大部分都較上月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這表明疫情沖擊下至暗時刻已經過去,但需要認識到,當前經濟狀況離今年穩經濟的目標仍有一定的距離。這要求我們不能懈怠,反而要抓住反轉時刻,抓緊落實中央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盡快推動經濟回歸正常軌道、在合理區間內運行。
具體分項解讀如下:
1)制造業和服務業同步回暖,制造業恢復相對更好。5月,PMI為49.6%,較上月回升2.2個百分點,高于3月49.5%的水平。其中,生產分項指數為49.7%,較上月回升5.3個百分點,也高于3月49.5%的水平。這說明,疫情4月對制造業的的影響基本上得到修復。而非制造業恢復則相對緩慢,可以看到,5月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錄得47.8%,較上月有顯著的回升顯著,但仍低于3月48.4%的水平(圖1)。服務業受沖擊大,恢復也相對較慢的困難在于,疫情下線下消費、服務場景受到嚴重的限制。
圖1、PMI生產分項與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
當前,北京、上海等地疫情均得到有效的控制(圖2)。上海方面則明確表示,6月1日起,進入全面有序復工復產復市、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階段。可以預期,隨著疫情的持續好轉和相關限制的放松,前期壓抑的服務消費也將迅速反彈。
圖2、北京、上海當日新增新冠病例
2)物流供應鏈迅速恢復,但仍較疫情前有一定差距。5月,PMI供貨配送時間指數錄得44.1%,較上月提升6.9個百分點,但較疫情前48%左右的水平仍有一定差距。說明供應鏈正在迅速恢復,但還未恢復正常水平。同時,我們可以看到在供應鏈的改善下,產成品庫存指數也出現一定的回落。隨著積壓庫存的順利消化,“生產-消費”循環也將更加通暢(圖3)。
圖3、PMI供貨商配送時間與產成品庫存指數
PMI配送時間指數與我們看到的物流和港口數據是基本一致的。可以看到5月以來,隨著城市的逐步開放,各地的卡車流量均有所回升,說明供應鏈正在好轉。但從全國范圍內看,最近一周卡車流量仍較去年同期低21%。
圖4、各地卡車流量(與2019年周平均比較)
5月26日,交通部官員也表示上海港集裝箱日吞吐量回升至正常水平的95.3%。上海港集裝箱日均吞吐量,環比4月增長4.6%,已恢復到去年同期日均量的84%。近一周,浦東機場日均貨郵吞吐量,高峰時段已恢復至疫情前的八成左右。
圖5、上海港集裝箱吞吐
5月1日-24日,全國重點監測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環比4月同期增長4.2%,同比去年5月下降0.7%;完成集裝箱吞吐量環比4月同期增長5.4%,同比去年5月增長3%。
3)制造業訂單迅速恢復,出口訂單偏弱。5月,PMI新訂單指數為48.2%,較上月回升5.6個百分點,與3月的48.8%僅差0.6個百分點。PMI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6.2%,較上月回升4.6個百分點,恢復相對偏弱(圖6)。
新出口訂單偏弱可能與海外訂單轉移有關。但我們不應將其過分延伸到供應鏈的轉移上,因為其是一個長期緩慢的過程。短期內我國在全球供應鏈的優勢地位是無法撼動的,新出口訂單的迅速恢復也說明了這一點。
圖6、PMI訂單指數
4)大型企業重回景氣區間,小企業表現相對平穩。5月,大型企業PMI為51%,較上月回升2.9個百分點,重回景氣區間;中型企業PMI為49.4%,較上月回升1.9個百分點;小型企業PMI為46.7%,較上月回升1.1個百分點,增幅相對偏弱。不過當前小型企業PMI已超過去年12月的水平,今年以來,表現相對平穩(圖7)。
一般經濟下行壓力下,小企業生存更為艱難。而小型企業PMI今年相對穩定的表現,可能與中央持續加大中小微企業支持相關。5月23日,國常會又推出6方面33項一攬子穩經濟措施,并著力強調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幫助小企業度過難關。
圖7、PMI分項(按企業規模)
5)就業未來仍有壓力。從PMI和非制造業PMI分項從業人員指數看,5月隨著經濟景景氣度提升,制造業、建筑業就業有所好轉,但服務業就業情況仍在繼續惡化。具體而言,5月,PMI從業人員指數為47.6%,較上月提升0.4個百分點;建筑業從業人員指數為45.5%,較上月提升2.4個百分點;服務業從業人員指數為45.3%,較上月下滑0.5個百分點(圖8)。
圖8、從業人員指數(分行業)
服務業吸納了我國接近一半的就業人口,服務業從業指數的回落表明短期內,整體就業形勢仍不容樂觀。這與我們跟蹤的另一就業指標相對一致。我們可以看到BCI企業招工前瞻指數對失業率有一定指示作用(圖9)。5月,最新的BCI招工指數繼續下行,也表明當前就業依然承壓。
圖9、BCI企業招工前瞻指數(倒序)與城鎮調查失業率
整體看,我國當前經濟已處于底部反轉的關鍵時刻,但未來究竟呈V型反轉還是U型反轉仍受到疫情動態、穩增長政策落實、外部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因此,我們要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加快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政策并加大實施力度,全力促進投資和消費,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努力將最新的6方面33項一攬子穩經濟措施落到實處。在當前經濟反轉時刻,加一把火,首先形成穩增長的勢頭和信心。
其次,國內下半年很可能面臨海外輸入通脹以及國內內生性通脹的疊加,這將嚴重擠壓我國的寬松政策空間。因此,在政策節奏上,當前政策要應出盡出,盡快落地,在國內通脹抬頭前,形成新增物量。同時,我們也要利用好當前新冠特效藥落地的契機,在“動態清零”的大原則下,創新防疫策略、政策,減少疫情對經濟活動的限制和影響,力爭經濟出現V型反轉。
(本文作者介紹:華興資本集團首席經濟學家。)
責任編輯:余坤航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