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領袖丨靳毅
歐元和日元貶值是近期美元走強的主要推手,其貶值主要原因有二:1)短期來看,美、日、歐央行貨幣政策存在階段性錯位;2)長期來看,美元走強的背后,是全球經濟增速的逐漸放緩。
美元升值格局下,人民幣的未來走勢,同樣可以分為短期和長期維度來看待:
短期來看,人民幣貶值存在兩大“催化劑”:1)美元快速升值周期中,人民幣難以獨善其身;2)股市賺錢效應下降使得資本存在外流壓力。
長期來看,出口增速下降,將使得人民幣貶值邏輯相對確定。中國出口正在面臨海外需求退坡和訂單外流的雙重挑戰,而本輪國內多地爆發Omicron疫情,將加快后者的演繹,今年二三季度出口面臨較大壓力,進而使得人民幣進一步承壓。
展望未來,隨著后續市場對美歐央行貨幣政策預期差的逐漸彌合,美元升值增速趨緩,疊加國內資本市場繼續下探空間有限,短期資本外流的“催化因素”將邊際鈍化。
本輪中國經濟周期走在美國前面,國內經濟已經處于“筑底”階段,一旦中國經濟企穩反彈,而美國經濟高位回落,那么中美利差也將出現反轉,人民幣的貶值壓力將邊際減輕。
1、全球貶值潮來襲
今年以來,伴隨美聯儲加息預期的愈演愈烈,美債利率快速上行的同時,美元指數也不斷走強,近期重返“100大關”。在此格局下,近期人民幣、歐元以及日元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貶值。
歷史上來看,美元指數存在3輪大周期,每輪持續時間為14年至17年不等。上一輪周期的頂點出現在2017年,伴隨著美聯儲加息進入尾聲,美元指數逐步登頂。然而,2018年的中美貿易戰以及2020年全球疫情爆發的擾動下,美元走勢始終處于高位盤整狀態,并沒有出現“周期性”回落,目前美國通脹高企,本輪美聯儲加息節奏將比以往來得更快,一輪新的“美元周期”或將開啟。
2、如何看待美元升值?
2.1
美元走強,這次不太一樣
本輪美元走強,并沒有引發新興市場貨幣大幅貶值。在傳統認知里,伴隨美元的升值,新興國家面臨的“資金出逃”現象往往較為嚴重,然而這輪美元走強與以往有所不同,相較于新興市場,發達國家貨幣的貶值更為顯著。年初以來,美元相較發達經濟體貨幣累計漲幅超3.0%,而相較新興國家貨幣不升反貶,累計跌幅達-0.5%。
經常賬戶的持續順差是本輪新興市場貨幣能夠保持韌性的主要原因。歷史上來看,東南亞制造型國家,和以巴西、澳大利亞、新西蘭為代表的大宗商品輸出國的貨幣,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變動均表現為正相關。疫情以來全球大宗商品漲價,新興國家“出口強”邊際對沖了美債利率上升帶來的“吸水效應”的現象。
2.2
美元為何升值?
歐元和日元貶值是近期美元走強的主要推手。從美元指數構成來看,歐元和日元在權重上占據了美元指數的“半壁江山”,兩者權重合計超美元指數70%,其貶值能夠解釋本輪美元80%以上的升值。
那么,本輪美元升值過程中,歐元和日元究竟為何貶值?我們認為,可以分為短期和長期兩大維度來看待這個問題:
(1)短期來看,美、日、歐貨幣政策的錯位是“導火索”。在全球通脹高企,美聯儲越發“鷹派”的同時,歐洲央行的態度相對“鴿派”,以及日本央行的強硬“鴿派”態度無疑是本輪歐元和日元出現大幅貶值的一大原因。
(2)長期來看,美元走強的背后,實則是全球經濟增速的逐漸放緩。歷史上來看,美元指數走勢與全球經濟走勢呈負相關,當全球經濟走弱時,美元的吸引力才會變強。這也是為什么,1994年正值全球經濟復蘇之際,即使美聯儲加息,美元吸引力也相對有限,導致美元“不升反貶”。
反觀本輪美聯儲加息周期開啟,需求逐漸退坡的格局下,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已經開始逐漸兌現。疊加“俄烏沖突”對歐洲、日本受到能源進口沖擊較為顯著,對日歐經濟增速放緩的預期是本輪歐元和日元貶值的另一大原因。
3、人民幣將如何演繹?
對于人民幣未來走勢,我們認為同樣可以分為短期和長期來看待:
(1)短期來看,人民幣貶值存在兩大“催化劑”:
催化劑一:美元快速升值周期中,人民幣難以獨善其身。歷史上來看,美元升值的過程中,人民幣都出現了一定的貶值壓力。正如我們在上文中所指出,近期美元升值的“導火索”是美、日、歐貨幣政策的階段性錯位。
目前市場對美債利率的定價較為充分,與此同時,歐洲央行開啟加息的預期或許也已經“箭在弦上”。一旦市場對歐美央行貨幣政策的錯位預期邊際彌合,那么美歐實際利差的上行趨勢將邊際減弱,從而對美元指數快速上行產生一定制約,邊際降低人民幣的貶值壓力。
催化劑二:股市賺錢效應下降使得資本存在外流壓力。3月上旬,上海地區疫情爆發初期,股市的下挫也曾引發過一輪北向資金“流出潮”,期間人民幣出現階段性貶值壓力。
然而,從估值角度出發,本輪股市調整或許已經較為充分,繼續向下空間有限。截至4月23日,滬深300估值已經回調至近5年來19.7%分位處,繼續復演3月份的大幅回調可能性相對有限,“資本出逃”對人民幣貶值的催化作用將邊際降低。
(2)長期來看,出口增速下降,將使得人民幣貶值邏輯相對確定。歷史上,中美利差與人民幣走勢高度相關,背后反應的同樣是兩國經濟基本面的差異。2021年以來,中美利差開始逐漸收窄,而人民幣保持強勢的原因在于,一方面美國“高通脹”和“快加息”的預期過快推升了美債利率,利差對基本面差異的體現有所失真;另一方面,國內出口表現出相當韌性,經常賬戶的持續流入為人民幣“保駕護航”。
然而,我們在《疫情之下,出口影響有多大?》中指出,中國出口正在面臨海外需求退坡和訂單回流東南亞的雙重挑戰,而本輪國內多地爆發Omicron疫情,將加快后者的演繹,今年二三季度出口面臨較大壓力,進而使得人民幣進一步承壓。
4、總結
美元走強的背后,是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全球需求退坡,疊加國內疫情擾動,出口在今年二三季度壓力較大,人民幣將階段性承壓。
然而,展望未來,隨著后續市場對美歐央行貨幣政策預期差的逐漸彌合,美元升值增速趨緩,疊加國內資本市場繼續下跌空間有限,短期資本外流的“催化因素”將邊際鈍化。
與此同時,本輪中國經濟周期走在美國前面,國內經濟已經處于“筑底”階段,一旦中國經濟企穩反彈,而美國經濟高位回落,那么中美利差也將出現反轉,人民幣的貶值壓力將邊際減輕。
風險提示 俄烏沖突升級,美聯儲超預期寬松,歐洲央行超預期寬松,新冠疫情傳播超預期。
(本文作者介紹:國海證券研究所固定收益研究團隊負責人。)
責任編輯:王婉瑩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