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領袖丨俞燕
牛年的最后一個周五,也就是2022年1月28日24時,相互寶正式停止運行。
一個月前(2021年12月28日),相互寶發布了即將關停的公告。
這一切來得并不突然。甚至可以說早在市場意料之中。自從2020年8月燈火互助宣布關停,拉開
九個月前的3月24日,輕松互助宣布于當日關停。兩天后,水滴互助宣布將于當月31日關停。
兩天之間,“互助三杰”便關停了兩家。彼時業界便在關注,“三杰”中的另一杰——相互寶啥時也宣布關停。如今,曲終闕盡。
自從2020年8月燈火互助率先宣布,因會員人數過少而關停,網絡互助的終局便已悄然落筆。
那一年,是網絡互助開始出現分化的一年。一方面有新進者,比如新浪和小米分別推出新浪互助和小米互助,另一方面則是水滴互助取消對低度惡性腫瘤的保障,相互寶的大病互助項目人數則跌下1億人大關。
燈火互助宣布關停的次月,CBIRC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局在一篇文章里,點名相互寶和水滴互助等網絡互助平臺屬于非持牌經營,“涉眾風險不容忽視”。
進入2021年,從美團互助開始,網絡互助平臺掀起了關停潮,直至相互寶關停,為這波關停潮劃上了休止符。
從張馬丁創辦的抗癌公社(初名互保公社,現名康愛公社)作為國內網絡互助的發端,到如今相互寶關停,網絡互助在爭議中走過了11年。
比較有意思的是,經歷了關停潮之后,如今碩果僅存的,反倒是康愛公社、E互助等最早成立的那撥網絡互助平臺。
P2P平臺已走入歷史,同樣充滿爭議的網絡互助也注定要成為明日黃花。在高層和監管部門三令五申“所有金融活動必須納入監管”的監管風向之下,無牌營業的網絡互助,必然走向落幕。
在14億人口中,曾有七分之一的人口加入到網絡互助中,為他人也為自已,投入了金錢、熱情和慈悲之情。從這個層面來說,網絡互助的11年和相互寶的3年,不算虛度。
01
相互寶的三年和最后一刻
距離2021年終結還有兩天,相互寶出其不意地發布了即將關停的公告。
在公告里,相互寶簡短回顧了一下上線三年來的實績:有1億多成員,救助了179127名患病成員(約人均14.5萬元互助金)。同時宣布,自公告之日起,現有成員不再參與互助分攤,原定公告當日扣款的分攤金及2022年1月的兩期分攤金,全部由相互寶承擔。
在宣布關停的同時,相互寶也同步提供了三個月的免費保障產品和服務。
在關停之前,相互寶的會員尚余7500萬人。有業內人士根據2021年12月第二期公示的待分攤金額5.6億元估算,由相互寶承擔的三期互助金約為16億元。加之關停后尚有符合互助規則的患病成員仍可申請互助金,相互寶平臺大約需要承擔的互助金約為10億元,加之三個月免費轉保期的成本,關停后,相互寶平臺所需承擔的成本約在30億元左右。
彼時在輕松、水滴“互助兩杰”關停時,業內就在推測,影響相互寶關停進程的最大因素,可能就在于關停成本。在螞蟻集團終止上市后,一下子掏出逾30億的真金白銀,并不是多輕松的事,何況還有螞蟻消費金融公司亟需補充資本金的重擔。
何況,相互寶上線以來,尚未實現盈虧平衡。
保險科技平臺原本是螞蟻集團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2020年上半年,由該平臺促成的保費及分攤金額高達 518 億元。而這部分保費和分攤金額,來自三大塊,一是國泰產險的保費,二是作為中介平臺促成的保費,另一部分便來自相互寶的分攤金額。
與其他網絡互助平臺相比,相互寶的經歷頗具戲劇性。最初,相互寶曾叫相互保,在2018年10月16日,由螞蟻集團(當時還叫螞蟻金服)與信美相互保險社聯合推出。
而在相互保橫空問世的半年前,水滴互助的注冊用戶突破3.6億人,獨立付費用戶已突破1億人,做到這些只用了23個月,水滴公司由此邁入“億級互聯網俱樂部”。
相互保宣布上線的次月(2018年11月13日),另一家相互保險社眾惠相互保險社,則牽手京東,擬推出 “京東互?!ぶ卮蠹膊∠嗷ケkU計劃”,但在次日便匆匆下線。
13天之后,相互保宣布更名,官方說法則叫“升級”。此后,相互保變成了相互寶。
一字之差,性質殊異。沒有保險牌照卻在產品名稱中帶“?!薄_@種所謂的保險形式、互助實質,是商業模式的創新,還是灰色地帶的監管套利,亦是保險業和互聯網業的爭議焦點。
更名且與信美相互保險“解綁”,便意味著相互寶從此回歸到作為“基于互聯網的互助計劃”的本質,與其他網絡互助平臺歸為同類。
也許是水滴的成功激起了的興趣,自2018年以來,滴滴、蘇寧金融、360、美團、百度、新浪、小米等也紛紛加入這一陣營。
2019年8月9日,相互寶宣布用戶數突破8000萬人,成為繼水滴互助之后第二個用戶數逾8000萬人的網絡互助平臺。三個月后,也是是在相互寶上線一周年,其用戶數量突破了1億人大關。
換句話說,相當于每13個國人里,就有一人加入了相互寶。
有關數據顯示,在相互寶的會員中,有六成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即所謂的下沉市場。這個人數眾多,且保障意識和醫療常識相對缺乏的群體,一旦發生糾紛,極易引發輿情“海嘯”。
對于網絡互助平臺來說,其最大的挑戰便在于風控機制。比如,螞蟻引以為傲的芝麻信用分來作為風險過濾器,能否篩查出惡意騙賠的風險和逆選擇風險,以及能否據此優化會員的年齡結構,會不會出現死亡螺旋,一直為保險業人士所質疑。
此外,在P2P平臺的前車之鑒下,網絡互助平臺是否也同樣存在資金池的問題,亦為業界所擔憂。
彼時,便有多位學界和業界人士指出,網絡互助計劃的經營主體既沒有獲得牌照,也不屬于民政管理范疇,該業務模式亦存在不可持續性、相關承諾履行和資金安全難以有效保障等一系列的問題,建議確定其業務主管部門,通過業務產品備案等方式,避免監管真空。
2020年9月7日,CBIRC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局在《保險業風險觀察》上發表的《非法商業保險活動分析及對策建議研究》一文中,直指網絡互助仍處于無監管狀態,部分前置收費模式平臺形成沉淀資金,存在跑路風險,同時建議監管部門將網絡互助平臺納入監管,并盡快研究準入標準,實現持牌經營和合法經營。
在該文中,水滴和相互寶皆被點名。
事實上,在彼時的嚴監管風向之下,對于相互寶未來的命運,螞蟻已有預期。2020年10月21日,螞蟻集團在上市招股意向書曾表示,如因各種原因相互寶無法滿足合規性要求,不適合螞蟻集團作為上市公司繼續經營,將“剝離”相互寶業務。
2020年11月,相互寶旗下的大病互助項目人數已跌下1億人大關。12月,《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出臺。螞蟻被約談,要求其整改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其中便包括保險業務。
2021年3月,高層提出,金融活動要全部納入金融監管,同時指出一些平臺企業發展不規范、存在風險,平臺經濟發展不充分、存在短板,監管體制不適應的問題也較為突出。
同月,輕松互助、水滴互助、悟空互助相繼宣布關停,雖然關停的理由各有不同。
2021年4月16日,CBIRC高層在新聞通氣會上表示,網絡互助要從兩方面來看,一方面有其正面作用,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潛在的風險,打著互助的旗號從事金融業務、保險業務,就偏離了互助本身的范疇。
對于互助平臺的未來之路,監管的風向已非常清晰:開展保險等實質金融業務,必須要取得金融牌照,必須做到“有證駕駛”。如果是互助慈善,就歸慈善。
隨后,監管部門約談13家互聯網平臺,其中提出的整改要求便是防范網絡互助業務風險。
這一次約談之后,掀起了新一波互助平臺關停潮,360互助、新浪互助、點滴守護相繼關停。
直到相互寶也加入關停大軍,網絡互助平臺已到了命運的尾曲。
01
關停后,路向何方
盡管網絡互助這種形式始終存在爭議,不可否認,不管是相互寶還是水滴、輕松們,對于提升國民的保險意識,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尤其是,在幫助他人就是幫助自已的語境里,人們對于商業保險的接受度也有不小的提升。
關停后的網絡互助平臺,對于已積攢了海量用戶的網絡互助平臺來說,將其“導流”到商業保險業務上,便成了必然的選擇。
水滴宣布關?;ブ脚_后,為其公員提供了轉保險業務,自已也同時發力于保險板塊。在水滴互助關停后的2021年第二季度,其保險客戶數量達到1.021億人,累計付費保險客戶達到2490萬人。
相互寶在宣布關停之時,亦為其會員提供了由人保健康險提供的一年期重疾險的新保險方案。該投保鏈接,曾一度因人數過多而被擠爆。
在螞蟻的媒體群里,在看到相互寶關停的消息后,亦有不少媒體人以相互寶會員的身份紛紛咨詢,下一步該怎么繼續投保?
與輕松、水滴們不同,螞蟻憑借其強大的平臺流量,通過與諸保險公司的合作,已攢下了海量保險用戶。事實上,在宣布關停之前,已有數千萬相互寶會員已成為螞蟻平臺上的保險用戶。
因此,對于螞蟻來說,相互寶的公員的轉化和留存,要相對更容易。
網絡互助平臺關停之時,正值惠民?;鸨H。亦有業內人士預測,惠民保可能將成為網絡互助平臺關停后,最具替代性的一個去處。事實上,輕松、水滴們皆參與了不少惠民保項目。
不過,從以往好些成為現象級的保險產品的命運來看,幾乎沒有哪個逃得過最終一地雞毛的下場。
2021年10月22日,隨著《關于進一步規范保險機構互聯網人身保險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的發布,互聯網人身險市場又迎來新一輪洗牌和重構。目前一批不符合資質和要求的中小保險公司,已紛紛宣布將互聯網保險產品下架。
對于互聯網平臺來說,亦受到不小的影響。新規對業內慣用的以信息服務費之名支付傭金的做法,進行了規范,要求在精算報告中列明中介費用率上限,項下不得直接列支因互聯網人身保險業務運營所產生的信息技術支持和信息技術服務類費用,不得突破或變相突破預定附加費用率上限,同時規定,“保險期間一年以上的互聯網人身保險產品首年預定附加費用率不得高于60%,平均附加費用率不得高于25%”。
進入2022年,對于平臺經濟的監管成為一大監管重點。1月18日,九部委局發布的《關于推動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其中強調指出,要完善金融消費者保護機制,加強營銷行為監管。
在監管進一步趨嚴、市場重構的形勢下,告別了網絡互助時代、也已告別了流量為王時代的互聯網平臺們,下一步將向何處去?
近日,“螞蟻保”上線了“金選”服務,聲稱將從投保門檻、保障范圍、性價比、服務理賠和公司經營等維度,對螞蟻保代理的保險產品做綜合對篩選,幫助降低消費者選擇保險產品的門檻。
對于不同的產品,“金選”有不同的篩選標準,比如重疾險主要考量保障疾病范圍、中輕癥賠付比例、可選責任、健康服務等內容,養老金主要考量是否可以靈活加減保、保單貸款等保全功能。
“金選”功能的推出,能隱隱地看出螞蟻保險的野心:不僅僅滿足于讓用戶投保簡單的意外險、醫療險等短期險,而向更復雜也更具含金量的養老險、重疾險等保障型產品發力。
相互寶成為過去,螞蟻保還有未來。
(本文作者介紹:“喻觀財經”創始人、資深財經媒體人。長期觀察和研究金融領域。)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