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意見領袖專欄作者 夏春 鄭梅枚
周四A股跌破3400點,恒指跌破24000點都并不意外,雖然A股經常與美股走勢不同步,但港股跟隨美股下跌是最常見的方向。
全天只有香港本地股在頂著指數,匯豐銀行、恒生銀行小幅上漲,中國移動雖然小幅回調,但上漲趨勢沒有破壞,目前環境下高派息的央企是不錯的一個選擇。
加息周期已經確定,接下去市場切風格是板上釘釘的事,短期看,市場振幅會加劇,更應該關注有基本面支撐、周期性行業。
FOMC會議聲明后,加上昨晚公布的美國超預期的四季度經濟數據,美元指數強勢上漲,已經站上97上方,接近2020年6月以來的高位。
就在美聯儲即將收緊,以及全球其他主要央行也在考慮收水的時候,中國貨幣政策“穩中有松”,年初以來MLF、LPR、SLF先后下調,降準、降息都如期而來。
在內松外緊的環境下,我們卻看到人民匯率反而保持強勁,一路突破各個關鍵水平。
即使在美聯儲強化鷹派立場、地緣政治緊張、美元指數突破97高位的情況下,人民幣匯率一度升到6.32,回到了2018年中的最高水平。
用通俗的話說,就是出現了美元強、但人民幣更強的情形。
通常來說,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和美元指數會呈相反走勢,近期兩者同步走強的現象,是在從去年10月中開始的。(參考:《港美股五分鐘:人民幣匯率與美元指數雙升能否持續?》)
但是可能會有讀者疑問,那個時候美聯儲還沒有轉向鷹派,另一邊中國央行也還沒有公布降準和降息,現在兩邊消息都落地,為什么人民幣匯率依然不跌反升?
其實背后的原因都不難理解,首先我們來看美元。
在美聯儲寬松的后期,美元通常會走強,這是因為對美聯儲收緊的預期,總是會在市場中提前反應,而不會等到消息落地的時候。
相反,在美聯儲首次加息之后,美元指數往往在之后的3個月、甚至6個月里是下跌的。再綜合其他影響美元的因素,我們在今年初對美元的預判是先強后弱。
再來看人民幣匯率。總的來說,近期支撐人民幣升值的兩個最核心的因素是,出口韌性和季節性因素。
出口超預期的增長也是去年中以來支撐人民幣升值的重要因素,隨著下半年全球各地經濟活動逐步恢復,中國的出口增速逐步回落也是市場的一致預期。
但去年末海外又出現了Omicron變種病毒,疫情大幅反彈,對產業鏈造成了意料之外的沖擊,這也使得中國12月整體出口量保持較強水平,出口額創歷史新高。
在出口因素的基礎上,年末到春節前一直以來都是人民幣的季節性結匯高峰,尤其是在近5年,數據分析顯示1-2月是每年季節性因素最強的時期。
季節性因素會在春節后減退,人民幣匯率接下來走勢判斷最重要的一點,還會是出口的前景。
隨著疫情后全球產業鏈的復蘇,出口高增長在今年大概率是難以維系的,預計增速會明顯回落。
其次,中美利差逐步收窄、中國經濟放緩等不利于人民幣匯率升值的因素也會持續存在。
我們預計一季度后期以及接下來人民幣匯率走勢會相對偏弱,雙邊小幅波動的可能性較大。
如果我們對于今年美元先強后弱的判斷成立,人民幣匯率接下來也不會太弱,況且令人民幣在今年大幅貶值的因素不大有機會出現,例如中美經貿關系顯著惡化等。
考慮特殊情形下,包括全球疫情反復惡化、產業鏈恢復非常緩慢、中國經濟出現超預期增長等,人民幣匯率才有機會出現超預期升值空間。
(本文作者介紹:諾亞控股首席經濟學家)
責任編輯:李琳琳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