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王永利
隨著比特幣和區塊鏈的升溫,其使用的“分布式記賬”方法也被不少人極度推崇,認為分布式記賬顛覆了復式記賬法。但需要指出的是:這種觀點存在重大誤解,分布式記賬根本不會影響復式記賬法!
2008年美國時間10月31日“比特幣”(Bitcoin)白皮書發布,不僅推出了去中心、非主權、高度匿名的網絡“數字加密貨幣”(Crypto Currency)概念,而且帶熱了其依托的“區塊鏈”(Blockchain)概念。比特幣成為迄今為止區塊鏈最為成功的應用案例,關于“區塊鏈”的解釋很多都是按照比特幣所應用的區塊鏈進行描述的,如“區塊鏈是由多個運算節點共同參與,用加密算法和共識機制將數據按照時間段劃分成不同的區塊進行加密保存(內置“時間戳”),每個區塊的密碼最后一部分與下一個區塊密碼的開始部分保持勾稽關系,由此形成所有區塊前后連接不斷延伸,同時分布在所有運算節點同步驗證和記錄(即去中心),可以溯源、公開透明、難以篡改的分布式記賬與數據存儲體系?!?/p>
隨著比特幣和區塊鏈的升溫,其使用的“分布式記賬”方法也被不少人極度推崇,認為“分布式記賬徹底顛覆了以往世界上廣泛應用的復式記賬法”、“分布式賬本技術是對延續數百年的復式記賬法的一場革命”、“分布式賬本技術帶來的天然信任基因對可能做假賬的復式記賬技術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變革,其意義不亞于從單式記賬法過渡到復式記賬法”等說法屢見不鮮。但需要指出的是:這種觀點存在重大誤解,分布式記賬根本不會影響復式記賬法!
這里首先需要準確理解“復式記賬法”。
復式記賬法是與單式記賬法對應的。
單式記賬法是指以每個人或企業單一投資人作為記賬主體,對必要的資金收付特別是應收(債權)/應付(債務)款項進行記錄,主要用于保全資產或處理債權債務關系的一種流水賬式記賬方法。由于不能形成資金來源與資金運用完全的對應關系,其記錄往往是單向的,不夠嚴密和準確。
復式記賬法則是以獨立運營的企業或單位等法人組織作為記賬主體(與其投資人分離),完整記錄其資金來源(包括權益類資金及負債類資金,統稱為負債)與資金運用(資產)所有的變動,從而使得每一筆資金收付都會引起資產或負債至少兩個項目對應變化,都會出現“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的記賬結果,進而形成記賬主體“資金運用(資產)與資金來源(負債)”的絕對平衡關系,可以生成“資產負債平衡表”與“收入支出損益表”等財務報表,并成為有效處理企業或單位與投資人、債權人、經營者、政府等各方面利益關系非常重要的依據,使得復式記賬法成為一門嚴密的科學。相比單式記賬法,復式記賬法實現了質的升華,具有劃時代的革命意義,并逐步發展成為所有記賬主體廣泛使用的記賬方法。
從比特幣記錄體系看,實際上是以比特幣平臺作為主體,連續反映比特幣的產出和分布與變化情況的一種記錄,每一次“挖礦”新增的比特幣,都需要在“比特幣投放”與“比特幣持有人地址(賬戶)”上同時等額增加;比特幣持有人每一筆轉讓與接受,都需要從轉出方持有人地址扣減,相應增加到接收方地址。這樣就能保持比特幣投放總量與持有人地址上的比特幣總額始終保持相等。由此可見,對比特幣每一筆增減變化,實際上仍是采用復式記賬法,在記賬方法上并沒有發生根本變化。所不同的是,為保證其記錄的完整和準確,增強其社會信任度,比特幣采用的復式記賬并非只由單獨一方進行,而是由所有運算節點同步并行,需要共同驗證通過后才能完成轉讓和記錄,并同步備份在所有節點。所以,比特幣的分布式記賬,嚴格講應該是“分布式驗證、記錄和存儲”,與復式記賬法本身并不存在沖突。數據保真與存儲方式的變化,并不是記賬方法本身的革命。
所以,不要再說分布式記賬會顛覆復式記賬法了!
(本文作者介紹:前中國銀行副行長)
責任編輯:李琳琳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