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程實
過去的一周,在內地家喻戶曉的“十四五規劃”正成為香港經濟社會萬眾矚目的焦點熱詞。周一抵港后,國家十四五規劃宣講團走進香港特區政府總部、香港立法會、香港會展中心、香港科學園等地,為香港各界人士深入解讀十四五規劃的宏篇偉業及其給香港帶來的全新機遇。在國際金融市場對中國政策愈發敏感的當下,這場高規格、大力度、全方位的十四五規劃“香港路演”格外吸引市場關注,而通過這場“政策路演”,中國發展的大局和香港金融的新局都更加清晰,這對優化政策溝通、增強市場信心大有助益。與此同時,“政策路演”激發了市場共鳴,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關心和思考十四五規劃中的香港定位和未來發展。筆者以為,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香港開十四五之新局,關鍵在于“鞏固優勢、融入大局”。國家發展大局就是香港發展新局,后疫情時代,發揮“國家所需、自身所長”,香港經濟金融將迎來拾階而上的新契機。
一、進入新發展階段,把握香港于大變局中面臨的新形勢
在當前全球經濟存量博弈和升維競爭的新階段形勢下,全球格局與趨勢發生深刻變化,全球經濟中心正向亞洲轉移,新一輪科技革命蓄勢待發,科技創新不斷改變全球競爭格局。同時,世界也步入動蕩變革期,全球價值鏈正經歷新一輪深度重構,疊加新冠疫情、大國博弈、地緣政治等多重風險,周期性和結構性變量將重塑全球經濟政治的基礎生態,百年之大變局進一步演化。
作為小型開放經濟體,香港背靠內地、面向全球,憑借“一國兩制”優勢,與內地經濟發展高度共振,經濟金融領域融合發展不斷深化,表現出較為強勁的全球經濟競爭力。香港連續多年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評定為全球規模最大及最先進的金融體系之一,是綜合競爭力排名全球前列的國際金融中心,以及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與航空中心、國際旅游中心和重要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雖然2019年以來,香港經濟接連遭受沖擊,但依靠較強的內生發展動能和外圍經濟復蘇帶動,經濟運行“底色”保持健康,金融運營“成色”依然穩定,展現出了較強的發展韌性。也要看到,由于與全球經濟金融聯系十分密切,香港在新的歷史方位下,發展的外部環境和內部基礎都面臨新形勢新挑戰。
一是全球外圍形勢依然高度不確定。從經濟層面看,全球經濟走勢依然主要取決于各國疫情如何演化及應對,經濟復蘇趨于分化且高度不確定,通脹預期不確定性明顯加大;全球經濟“強反彈”與“弱復蘇”矛盾并存表現突出,占比近70%的經濟體相比2019年未真正走出疫情陰霾,凸顯全球經濟的內部矛盾以及政策調控的進退困局,也進一步凸顯中長期增長的不確定性。從金融層面看,全球寬松政策背景下,疫情沖擊導致全球債務規模持續攀升,并進一步向資本市場、非金融企業和主權部門積累,部分領域風險隱患甚至高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期,全球金融體系不穩定性加劇;實體經濟羸弱與金融市場亢奮內在矛盾表現突出,風險資產估值不斷推升,大宗商品、虛擬貨幣價格扶搖直上,但總體缺乏經濟基本面支撐,金融市場系統性調整風險加大。考慮到目前全球外圍環境前景預見度低,外部劇烈震蕩或將嚴重影響到香港經濟金融穩定發展,系統性風險防范不容忽視。
二是中國作為全球經濟“穩定器”優勢顯現。當前,中國率先走出疫情陰影并基本恢復到疫情前的運行軌道,展示出較強系統穩定性。 隨著十四五規劃穩步推進,中國經濟展現出微觀崛起、消費升級和結構轉型的發展生機,在全球經濟中的相對優勢和“穩定錨”作用將進一步強化。同時,中國經濟增質步入上升通道,經濟總量的真實增長和改革紅利,最終映射于人民幣資產的長期回報之中,雖然短期受到政策波動引致的情緒影響估值有所下降,但人民幣資產在全球大類資產配置中的新角色依舊凸顯,有望成為全球長線資金的“壓艙石”、分享中國紅利的連通器。在此形勢下,香港在中國經濟金融體系中的角色將經歷新一輪“蛻變”,作為資本雙向流動門戶的角色越發突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用好互聯互通中具有長期發展機遇。
三是香港內部深層次發展壓力始終存在。從現狀來看,在經歷了過去幾十年的長期騰飛之后,香港經濟也呈現出疲態,經濟結構失衡較為突出,產業“空心化”形勢嚴峻,四大傳統支柱產業發展固化,六大優勢產業尚未成為經濟增長主要動力,疊加“高地價、高樓價、高租金”帶來的高營運成本,經濟發展的瓶頸壓力不斷顯現。香港金融業發展腹地縱深不夠,債券市場、大宗商品市場、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不足,金融創新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金融與房地產市場高度互動、高度關聯,房地產價格調整帶來的“灰犀牛”風險需高度警惕。香港社會“馬太效應”加劇,長期的貧富差距擴大和結構性失業問題突出,使群體陷入“難者更難”的困境,各層級社會矛盾容易激化。作為全球和亞太地區最具競爭力的國際都市,香港也面臨來自國際國內主要城市的挑戰,經濟總量已被內地主要城市連續超越,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有所下滑,疫情中國際航運和航空中心地位有所下降,綜合競爭力有所弱化,香港與內地原有的競合關系已發生變化。
四是大國多領域博弈持續演變成為常態。自2018年以來,全球大國在眾多領域博弈進一步加劇。香港作為東西方交匯處和世界格局的突出點,美國相關制裁也以香港為焦點向多領域延伸。隨著RECP等多邊貿易協議達成,主要經濟體之間的經貿關系或將進入暫時的“緩和期”,但在民粹主義、保護主義抬頭下,大國之間的中長期博弈壓力料難見回落,雙方博弈不斷演變成為常態,對港制裁不確定性依然存在,如果貿易制裁伴隨資金流動、匯率機制、投資評級、市場擾動等多方面限制措施,對香港以至全球都可能構成系統性風險,將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造成較大影響。
總之,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歷史進程,香港恰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勢焦點,總體看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把握機遇需要更宏大的格局與更精準的定位。
二、順應新發展理念,抓實香港發展新局的關鍵突破口
發展理念引領發展實踐,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香港在推動落實國家整體發展戰略過程中,需要順應新發展理念,以問題為導向,深刻總結內外部發展短板不足、深刻分析內外部發展趨勢,針對香港發展中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適合的發展思路,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
作為國家新發展格局下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十四五規劃結合“十三五”規劃期間的新形勢、新變化、新挑戰,對香港未來發展做出前瞻性安排,支持香港鞏固提升競爭優勢,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經濟發展定位方面,在保持香港傳統競爭優勢基礎上增加新的發展目標。十四五規劃繼續支持香港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強化香港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功能,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支持服務業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還加入強化香港國際風險管理中心功能、提升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以及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等重要內容。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方面,將進一步完善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同內地優勢互補、協同發展機制。支持香港參與、助力國家全面開放和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打造共建“一帶一路”功能平臺;深化內地與港澳經貿、科創合作關系,深化并擴大內地與港澳金融市場互聯互通;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深化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推進深港河套等粵港澳重大合作平臺建設。同時,為有效應對外部政治經濟沖突對香港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構成的威脅,在基本制度建設方面,堅持底線思維,明確全面管治權和國家安全機制。十四五規劃著重明確“落實中央對特別行政區全面管治權,落實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和特別行政區社會大局穩定,堅決防范和遏制外部勢力干預港澳事務”,消除香港“安全發展”主要隱患,為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提供必需制度保障。
在變局中開新局,十四五規劃確立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將深刻重塑香港經濟發展的新動能與新優勢,也將開啟香港發展新格局。作為高度法制化、市場化、國際化的經濟體,香港與內地經濟金融深度掛鉤、互聯互通大勢所趨,未來發展將更加突出國家戰略的主場效應和“超級聯系人”功能,通過更好發揮“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積極成為國內大循環的“參與者”、國際大循環的“促成者”,并利用人民幣國際化、“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機遇,為香港經濟創造新動能、新機遇。因此,進一步鞏固提升已有優勢潛能,實現香港經濟高質量發展,確保香港在多個領域繼續保持國際地位,關鍵在于“強化優勢、融入大局”。香港金融優勢明顯,是全球競爭力排名前列的國際金融中心。國際金融中心是香港經濟最核心內涵和特征,將在支持香港“9中心、2樞紐”發展定位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將發揮關鍵作用,是推動香港發展新局的主要出發點和落腳點。香港將順應全球整體形勢發展需要,強化金融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的核心驅動力量,從投資內地的虛體轉變為投資中國的實體,從走向世界的窗口轉變為大灣區的特區,推動金融深度支持并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三、融入新發展格局,找準香港發展新局的路徑方向
展望未來,香港在中國經濟金融體系中仍具有獨特性和唯一性,通過充分強化戰略謀劃和頂層設計,將十四五規劃中有關香港發展定位要求與自身實際相結合,香港將有望深入拓展金融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的優勢作用,在助力雙循環、融入新格局同時,進一步鞏固提升自身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
一是以創新引領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提升。對標紐約、倫敦等全球領先國際金融中心,通過制度創新推動香港金融關鍵領域不斷改革優化,進一步促進要素自由流動和提升資源配置效率,使香港成為全球金融創新的前沿,以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支持金融科技在新產品、新服務和新模式中的應用,大力發展債券市場、大宗商品市場及離岸人民幣市場,營造更具韌力的金融生態格局。持續推進金融高水平對外合作,增強金融市場對全球優質金融資源的吸引力,在更寬范圍、更大規模上滿足各類經濟主體的資金需求,提升國際競爭力。強化對新興金融業態的同步監管,維護金融市場有效、透明,增強金融安全發展實力。
二是以DECP為切入點加快發展離岸人民幣市場。十四五規劃時期,國內國際雙循環將促使海外市場對人民幣及人民幣資產的需求進一步豐富。香港作為內地與全球連接的重要橋梁和貿易投資中轉平臺,能為貿易、投資、支付領域推廣運用跨境數字貨幣DECP提供多元、豐富的試驗場景,具有很強示范效應。在此基礎上,針對香港離岸人民幣存量和增量供給短缺、投資產品利用效率和投資回報低、風險對沖工具不足等問題,還可考慮以中概股回歸香港二次上市為契機,搭建以人民幣計價和結算的證券交易平臺,進一步釋放中概股回歸市場紅利,提升人民幣在國際金融市場上投融資載體的地位,強化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作用,助力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三是發揮作為境內境外金融風險傳導的防火墻和緩沖器作用。香港金融市場國際化水平高,是國際資本認可的金融中心。“十四五”規劃將進一步擴大金融領域雙向開放,香港與內地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持續加深,作為內地資本市場開放的試驗田,香港未來可進一步發揮隔離外部風險傳導內地的防火墻功能,熨平資本無序跨境流動帶來的傳導壓力,助力內地資本項目開放平穩推進和金融市場安全穩定。同時,香港金融市場還能發揮作為境內境外的風險緩沖器作用,使得海外風險首先在香港金融市場得到充分展現,境內資產風險在香港市場得到有效映射,進而強化香港風險管理中心功能。
四是充分借鑒內地金融政策在引導經濟發展中的關鍵作用。目前,內地在扶植中小企業、發展普惠金融、扶植科創企業、支持高端服務業、發展綠色金融等方面的金融引導政策取得良好成效。十四五期間,香港作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交匯點,經濟轉型發展將迎來重大機遇,可充分借鑒內地有關金融舉措,發揮自身獨特優勢和制度優勢,推動金融與不同產業、不同對象、不同需求之間有效對接,拓展經濟增長新動能,實現自身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五是在金融支持國家重大戰略中確立發展新優勢。香港發展新局與國家重大戰略緊密相連,香港在其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和定位,也為香港與大中華經濟金融圈高度互補,建立升維競爭的發展新優勢,推動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香港可充分把握中國元素日益彰顯帶來的內在聚變機會,深化金融在支持人民幣國際化、“一帶一路”倡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上的功能作用,推進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向更深層次合作,全力支持中概股回歸香港,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香港的繁榮穩定離不開中國,中國的轉型發展也需要香港。隨著十四五規劃穩步推進,高質量發展的中國經濟必將為后疫情時代的香港發展新局注入更多信心和動力。以強化優勢、融入大局為引領,未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開拓更加璀璨的發展新局。
(本文作者介紹:工銀國際研究部主管,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領域為全球宏觀、中國宏觀和金融市場。)
責任編輯:戴菁菁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