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周茂華:國常會再提金融業開放有何深意?

2021年07月26日09:58    作者:周茂華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周茂華

  7月21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聽取推進金融業對外開放情況匯報,研究深化金融業開放工作。國常會為何此時再提深化金融改革開放,將帶來哪些影響,以及如何防范潛在風險?

  近年來,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步伐持續加快,并取得積極成效。2018年以來,金融業監管部門推出一系列重磅對外開放政策舉措,銀保監會先后宣布共計34條對外開放措施,包括批準了一大批重大外資機構行政許可事項,主要涉及取消或放寬外資持股比例限制,放寬準入機構和業務準入條件,擴大外資機構業務范圍等;2019年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發布《關于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有關措施》,推出11條金融業對外開放措施,涵蓋債券市場、銀行保險理財公司、信用評級和貨幣經紀中介等領域,并且涉及市場和機構層面實質性變化;2020年人民銀行推動出臺兩批共計26條金融改革開放新措施等。我國取消了對外資機構準入門檻方面的相關限制條件,金融業準入負面清單基本清零。近年來,外資機構加快布局國內市場的步伐,陸續有近百家各類金融機構來華展業,外資機構參與國內金融業務范圍不斷擴大。根據銀保監會和人民銀行數據,截至2020年末,外資銀行在華設立41家外資法人銀行,外資銀行總資產4.62萬億元,較2016年增長45.6%;外資保險機構66家,外資保險公司總資產1.71萬億元,外資銀行、保險在華總資產超過6萬億元。

  在資本市場開放方面,證監會持續深化資本市場改革開放,推進市場雙向開放,開通和優化滬深港通、滬倫通機制,推動中日ETF互通產品落地,取消期貨、證券、基金公司外資股比限制,棕櫚油、PTA和鐵礦石等7個期貨、期權產品相繼引入境外投資者。同時,外管局取消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RQFII)投資額度限制,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額度發放的常態化、規則化管理等,進一步提升境內外投融資便利化,擴大金融業雙向開放。國內資本市場吸引力顯著提升,截至2021年3月末,境外主體持有人民幣債券和股票存量分別達到3.68萬億元和3.36萬億元,分別是2018年1月末的2.74倍和2.62倍。

  一直以來,我國金融業開放不僅沒有止步,而且在不失時機地推進金融業雙向開放,國常會此時再提金融業對外開放,有何深意?

  一、為何國常會再提金融業開放

  一方面,穩定全球投資者發展信心。近年來,全球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有所升溫,加之疫情與地緣政治博弈,對國際產業鏈供應鏈、貿易和投資造成不利影響,全球經濟發展面臨的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增多。在這種背景下,近日國常會再度向全球釋放我國堅定深化金融業改革開放決心,為國際投資者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為國際投資者營造更為公平、友好的發展環境。

  另一方面,國內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條件基本成熟。國內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濟和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經濟效率不斷提升;國內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和影子銀行治理取得實質性進展,宏觀風險趨于收斂;同時,國內監管制度法律法規加快健全完善,監管與統籌協調能力不斷提升,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不斷健全,這些改革努力為國內進一步推動制度型高水平對外開放奠定堅實基礎。

  二、金融業開放有何影響

  通過深化金融業對外開放,讓國內金融機構與外資機構開展競爭、合作,倒逼國內金融機構加快提升經營效率和市場競爭力,促進整個金融行業高質量發展,不斷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并有助于加快我國構建以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

  一是促進我國金融服務業高質量發展。一方面,我國通過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引進外資機構產生“鯰魚”效應,倒逼國內金融機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國內金融行業加快提升整體服務質量,滿足國內經濟對高品質、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需求;從制造業開放經驗看,通過推動金融業對外開放,有助于提升金融服務整體水平。

  另一方面,成熟市場的金融機構在經營理念、管理經營、風險控制、產品創新等方面具有較強的先發優勢,通過向國際一流的外資金融機構學習和借鑒,有助于提升我國金融業整體經營質效和國際競爭力。

  二是助力構建發展新格局。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通過深化金融業改革開放,推動金融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暢通國內大循環;同時,金融業對外開放便利國內外企業、市場主體更好利用兩個市場和資源,加快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三是拓展全球投資者發展空間。資本是逐利的,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超大規模經濟體量和巨大市場潛力,并保持穩健增長態勢,這是全球投資者無法忽視的市場。我國金融業持續擴大對外開放將為全球投資者參與國內經濟發展及分享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增長成果提供難得機遇。

  • 金融業開放方向

  金融業開放目的是提升國內金融業整體服務質效,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國常會此次再提金融業開放,釋放我國堅定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決心。接下來,在風險可控并符合我國金融改革方向前提下,針對金融機構在華經營難點、痛點,進一步優化外資準入門檻,逐步與國際通行制度規則相銜接,消除制度性障礙,促進要素資源自由流動;隨著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可以預見,未來國內將吸引國際有競爭力的企業到國內資本市場上市融資等,憑借國內巨大市場并聯通全球,為企業提供廣闊發展前景。

  在空間上,優化對外開放區域格局,加大中西部開放力度,引進境外成熟外資機構,提升中西部地區金融服務整體水平,加快區域經濟轉型發展和均衡發展;同時,鼓勵國內有條件和實力的金融機構通過合作等方式積極“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更好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提升自身經營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等。

  四、防范潛在金融風險

  金融業開放面臨的潛在風險無法回避,并對國內宏觀調控與金融監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在潛在風險方面,一是國內金融業競爭加劇。金融業加快對外開放,國際有競爭力和影響力的金融機構紛紛進入國內市場,國內整個金融業競爭加劇,部分金融機構面臨的競爭壓力將明顯上升。二是國內監管和宏觀調控難度增大。跨境資本流動限制大幅降低,國際資本流動更加頻繁、規模更大,國內宏觀調控與跨境資本流動監管難度增大;同時,國內宏觀調控所需要考慮因素明顯增加。三是國內受海外市場影響程度上升。由于金融業對外開放,國內金融市場深度融入全球市場,國內市場對海外市場波動、突發事件更為敏感。四是微觀主體潛在過度負債問題。金融業開放拓寬各市場主體融資渠道,少數金融機構和市場主體可能出現過度加杠桿風險等。

  在風險防范方面,一是進一步完善監管制度法規。金融業對外開放需要與我國監管能力相匹配,借鑒國際管理經驗,逐步完善銀行、保險和證券業相關業務風險監測、評估框架和預警體系機制。定期開展壓力現場或非現場風險評估、壓力測試,引導金融機構依法合規開展業務、穩健經營。

  二是防范跨境資本流動風險。建立跨境資金流動宏觀審慎管理機制,完善跨境資本流動性監測、評估、預警和處置機制,提升跨境資本流動風險管理能力。

  三是加強宏觀調控政策協調。加快建設現代中央銀行管理制度,完善與我國經濟發展、國家治理相適應的貨幣政策框架體系,提升宏觀調控政策效果與風險防范能力。

  四是加強國際監管交流合作。在金融業不斷融入全球市場的背景下,我國需要與各國監管加強溝通協調,深度參與國際規則制定、全球治理和國際組織改革,共同營造公平、透明、有序的國際發展環境。

  (文章首發于《中國銀行保險報》,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本文作者介紹:任職于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擅長宏觀經濟、政策和市場研究,也有多年利率衍生品及外幣債券交易經驗 目前是多家專業媒體撰稿人和評論員。)

責任編輯:陳嘉輝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

意見領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
網絡文學盜版一年損失近60億 侵權模式“花樣百出” 香港診所被曝給內地客人打水貨疫苗 給香港人用正品 鐵路部門下發買短補長臨時辦法:執意越站加收50%票款 優速快遞董事長夫妻雙雙身亡 生前疑似曾發生爭執 澳大利亞房價暴跌:比金融危機時還慘 炒房團遭趕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廣州重慶靠前 五一假期國內旅游接待1.95億人次 旅游收入1176.7億 華為正與高通談判專利和解 或將每年付5億美元專利費 游客在同程藝龍訂酒店因客滿無法入住 平臺:承擔全責 花650萬美元進斯坦福當事人母親發聲:被錄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