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曾剛:優化定價機制,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穩步推進

2021年07月26日09:43    作者:曾剛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曾剛、王偉

  2021年6月21日,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以下簡稱“利率自律機制”)優化了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確定方式,將原由存款基準利率一定倍數形成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改為在存款基準利率基礎上加上一定基點確定??傮w來看,利率機制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是我國利率市場化縱深推進的必要配套手段。

  一、利率市場化進程中的自律機制

  利率市場化特別是存款利率市場化是對一個國家金融市場深度、貨幣傳導效率、銀行運行機制的整體考驗,利率市場化不僅是單純的利率問題,而是與市場建設、取消信貸管制、放松外匯管制、健全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密切相關。如果只是簡單放開利率,而沒有相應的配套措施,商業銀行的惡性競爭很容易將整個銀行體系帶入危險的處境。例如我國臺灣省在1975-1989年進行利率市場化改革,由于缺乏相應的配套制度,銀行紛紛高息攬儲,存款利率一度飆升至20%-50%,導致銀行利差大幅度收窄,隨之的信用下沉導致資產惡化,虧損嚴重,眾多風險抵御能力較弱的中小銀行紛紛倒閉,島內銀行數量從53家減少到38家。美國1980-1983年間,分階段取消了取消對定期存款利率的最高限制(Q條例),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完全市場化,過去依靠限制競爭才能生存的中小銀行難以為繼,從1980年開始,眾多的小銀行開始倒閉。1987~1991年,平均每年有200家小銀行倒閉。從1981年至1991年的10年間,美國因銀行問題所造成的損失達4000億美元。上述利率市場化的歷史教訓告訴我們,在政府對利率定價管制退出之后、市場機制完全起作用之前,需要有一種機制來填補這個真空,在一段時期內對無序和過度的價格競爭進行抑制,并使之穩定在一個合理的水平和限度內,從而確保整個銀行體系乃至金融體系的安全穩定。如果僅放松管制而沒有其他配套手段跟進,如行業自律、產品創新、基準培育等,就很難成功。

  我國央行在2013年全面取消了貸款利率管制,并在又放開了對存款利率的行政性管制,標志著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進入最后的攻堅階段。為確保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平穩有序推進,人民銀行在2013年就指導成立了利率自律機制。在利率自律機制協調下,金融機構經過自主協商,形成了按存款基準利率倍數確定的存款利率自律約定上限。在此范圍之內,各金融機構可與存款人自主協商確定存款實際執行利率。這樣既能確保銀行充分自主定價,又能有效維護市場競爭秩序,避免個別銀行非理性定價,儲戶和銀行的利益都能得到保障。

  從國際來看,建立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對于融市場相對自由、基準利率體系健全、市場化程度很高的利率市場化國家(地區)而言,也是較為普遍的經驗。由《華爾街日報》倡導推動的最優貸款利率(LPR)就是商業銀行共同確定的一個非強制的市場底線,在美國銀行業市場上發揮著風向標的作用,是同業定價協調的重要方式。日本完全實現利率市場化后,貨幣管理當局也對于面向公眾的存貸款利率施加限制,例如要求存款利率決定中,要求長期國債利率為基準,其余以大額可轉讓存單(CD)的加權平均利率為基準。中國香港則主要通過行業自律,建立了匯豐、渣打和中銀香港三家發鈔行的最優利率報價機制,其他銀行的定價參照這三家發鈔行的標準進行微調,保持了整個銀行體系利率水平的平穩。

  從利率自律機制試行8年來的情況來看,利率自律機制對商業銀行經營帶來了較為明顯的影響。

  首先,利率自律機制對商業銀行利差收窄起到一定緩沖作用。從國際經驗來看,利率市場化一般均會帶來貸款利率走低和存款成本攀升,導致傳統存貸業務收入出現較大幅度下降。但從根據中國銀保監會統計數據來看,中國銀行業平均凈息差從2013年的2.68,下降到2020年末的2.1,下降了58個基點,下降幅度要好于初期業界預期,也要好于很多國家的利率市場化沖擊。這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同業定價協調機制為商業銀行提供一個過渡期,使其能夠有緩沖期來實施業務轉型步伐,從而降低對存貸利差收入的依賴,實現健康的可持續發展。

  其次,自律機制組織推動LPR改革,推動了貸款利率和政策利率的并軌。LPR報價機制的改革是利率并軌的重要舉措,通過MLF這一政策利率的紐帶連接,增強了貸款利率和市場利率聯動效率。但這種聯動要取實質成效需要商業銀行能嚴格按照市場規則進行LPR報價并用于內部定價。利率自律機制不僅推動銀行建立與LPR掛鉤的FTP機制,還將利率定價行為評估還被納入宏觀審慎評估(MPA),增強了利率報價自律管理工作的權威性。通過促使商業銀行將逐筆的風險定價結果總結提煉成貸款定價基準,不僅豐富了我國的市場化利率體系,健全利率市場化傳導機制,也強化行業約束的力量,維護金融市場正常秩序。

  二、利率上限確定方式改革及對銀行的影響

  本次利率定價上限的改革主要是改革利率上限的確定方式:由原來的按照存款基準利率倍數確定的利率上限改為在存款基準利率基礎上加點確定。例如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3.85%,5年期存款利率4.65%,兩者差異為80BP,如果都按照1.2倍設定上限的自律機制,兩者差異達到96BP。而按照加80BP確定利率上限,則能保證各期限利率的期限價差均為80BP。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倍數模式”存在期限杠桿的放大效應,存在“期限套利”的機會。個別金融機構迫于存款壓力,就會利用不規范的所謂“創新”產品吸收長期存款(例如承諾客戶按照長期限貸款的利率水平支付利息,如果提前支取,則采用靠檔計息支付對應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而其他銀行為了穩定存款來源,也不得不被動抬高存款利率攬儲,這種“劇場效應”推升了整體銀行業的負債成本,最終體現存款市場由壞銀行定價,不利于存款市場有序競爭和利率并軌的推進。而新方案的“加點模式”消除了這種杠桿效應,長短期存款利率之間的利差將有所縮窄,有利于引導銀行存款回歸合理的期限結構。此外,新方案同步調整了中小銀行和國有銀行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二者之間仍存在合理利差,有利于維持目前相對均衡的市場競爭環境。

  利率上限報價機制改革對銀行的影響,綜合來看有以下幾個方面:

  對于從短期來看,有利于商業銀行改善負債結構,穩定凈息差,緩解資本補充壓力。本次調整后,短端定期存款和大額存單利率上限有所上升,一年以上的長期利率自律上限有所下降,后續短期核心存款占比可能會有所提升,長端占比可能會有所回落,一定程度上會優化銀行負債結構。另一方面,此次調整之后,長端利率壓降,推動銀行存款成本下降,同時今年在廣義流動性收緊推動貸款利率回升的大背景下,貸款利率也或將小幅回升,綜合影響下,商業銀行息差可能進一步企穩回升,有利于銀行盈利改善,緩解銀行補資本壓力。但是也需要注意的是,對于中小行尤其是城商行,其面臨的吸存壓力一直較大,更依賴高成本中長期存款客戶的拓展,疊加此前央行發文禁止地方法人銀行異地吸存,城商行負債管理壓力可能會進一步抬升。

  從中期來看,自律機制改革有利于規范商業銀行經營行為,維護金融市場正常秩序。由于不同期限、不同類型銀行的存款利率差異縮小,商業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未來單靠高息來吸引儲戶將會更加困難,這也會促使銀行改善策略,加強營銷手段、提高服務質量,向精細化管理模式轉變。例如加強對不同客戶分層管理,提供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中小銀行發揮經營靈活的特點,為客戶提供多元化的便民服務,增強用戶黏性和活躍度,以此達到吸收存款的目的。

  從長期來看,有利于形成更加均衡的基準利率體系,推動利率并軌的進程。目前中國基準利率體系已經較為健全,但除了LPR被廣泛被用于貸款利率定價之外,其他基準利率主要發揮反映市場資金供求的指標作用,直接運用其作為定價基準的金融產品仍然較為有限。主要原因還是掛鉤這些利率的產品期限較短,利率波動性較大,投資者端對其接受程度不如大額存單、協議存款等固定期限比較長,但利率絕對值較高的產品。優化存款利率自律報價方式后,過去高利率的吸引力不再,投資者會慢慢接受浮動利率的產品,將更加有利于形成我國均衡的基準利率體系。此外,自律機制改革也有利于推進利率并軌。經過近兩年時間的持續推進,LPR改革帶來的利率并軌已經取得了重要成效,通過MLF這一政策利率的紐帶連接,貸款利率和市場利率聯動效率增強,貸款利率隱性下限被打破,銀行內部定價和傳導機制的市場化程度顯著提高。存款利率自律定價形成機制優化后,其與LPR報價的形成機制統一,均為參考利率+基點,貸款利率與政策利率的聯動效應進一步。參考海外經驗,利率市場化藍圖完整構建后,只需要調節少數幾個政策利率,便可以完成整個貨幣政策的傳導,提高政策傳導效率,存貸兩端的聯動性也會大幅增強。

  三、未來展望

  自律機制改革對商業銀行有著深遠的影響,對于商業銀行而言,應注重核心存款管理。從監管趨勢來看,銀行業未來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對低成本穩定資金的競爭,核心存款占比越大,成本效率就越高。商業銀行在制定資產負債策略時,依然需要重點突出存款的核心地位,增加客戶黏性和資金穩定性,主動改善被動負債的可控性。其中,在規模目標上,要考慮貨幣供應量、自身客戶和渠道特征綜合確定本行存款發展目標,在成本控制上,應突出“成本-收益”的匹配原則,根據自身的資本內生需要,在資產收益預期下,確定可容忍的成本區間,在期限結構安排上,鼓勵中短期資金的組織,擴大活期、短期存款的FTP點差,鼓勵經營機構優化存款結構。在客戶結構上,一方面要適應對公客戶金融需求多樣化和復雜化趨勢,通過資產業務的帶動增加客戶粘性,促進低成本結算存款的增長,另一方面應抓住零售客戶消費升級和財富增值需求,加強產品服務創新,通過住房按揭貸款、信用卡等資產業務完成客戶導入,并通過引導客戶構建多元化的投資組合。

  對于利率自律機制而本身言,監管部門未來的工作應聚焦以下兩個方面,一是進一步豐富基準利率體系,包括引入更多期限的LPR報價,基于國情培育SHIBOR和DR,借助完整成熟的國債、國開債等無風險收益率曲線進行定價,深化不同利率之間的聯動關系,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基準利率體系。二是完善配套的金融機構監管和退出制度,包括淡化存貸款的數量約束,完善存款保險制度,防止金融機構在市場化過程中出現非理性競爭。

  原文來自21世紀經濟報道

  (本文作者介紹: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

責任編輯:陳嘉輝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

意見領袖官方微信
文章關鍵詞: 雙循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
網絡文學盜版一年損失近60億 侵權模式“花樣百出” 香港診所被曝給內地客人打水貨疫苗 給香港人用正品 鐵路部門下發買短補長臨時辦法:執意越站加收50%票款 優速快遞董事長夫妻雙雙身亡 生前疑似曾發生爭執 澳大利亞房價暴跌:比金融危機時還慘 炒房團遭趕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廣州重慶靠前 五一假期國內旅游接待1.95億人次 旅游收入1176.7億 華為正與高通談判專利和解 或將每年付5億美元專利費 游客在同程藝龍訂酒店因客滿無法入住 平臺:承擔全責 花650萬美元進斯坦福當事人母親發聲:被錄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