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領袖丨劉元春(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
雙循環是指“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一內涵中很重要的一點是以內為主,以滿足國內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國內的分工體系為載體,以國內的生產、消費、分配、流通等環節的順暢和新動能的不斷提升為內生的運行動力,同時還要以國際大循環作為重要的補充和支持。雙循環體系在本質上是一個開放的體系,但是它與傳統的兩頭在外的外向型發展戰略相比,在開放的方式、路徑、落腳點、目標以及內外之間的關系上都進行了重大的調整。
中國“以內促外”的時代已經到來
目前中國提出“雙循環”戰略,我認為主要基于以下幾方面考量:
第一是國內國際整體的經濟發展規律、模式、格局、結構等都發生了重大調整。因此我們的發展戰略必須要適應內外部的新形勢、新規律、新格局。具體來講,首先全球化在2008年之后出現了逆轉,在遭受新冠疫情后也出現了一些加速性的變化。其次就是大國博弈,特別是中美之間的沖突,在這幾年已經全面爆發,并且進入到了一個關鍵時點。最后是全球的技術水平和產業格局也發生了重大調整。因此中國想要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利用好國際市場,必須順應這三大潮流,而不是簡單地按照過去的模式進行開放。
第二是中國經過四十年的發展,已經構建了良好的供給體系和市場需求,成為了一個超大經濟體,與此同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制度體系已經趨于成熟。實施內循環已經具有一定的物質與制度基礎,以內為主的經濟模式已經出現。所以要進一步滿足人民美好生活、彌補發展不充分的問題,必須要以內部循環的暢通,內部循環的不斷提升、不斷轉變作為落腳點,只有這樣,才能夠解決主要矛盾呈現出來的新問題。簡而言之,中國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生產力的發展方式,包括一些外部的格局,要求我們在生產關系上做出這一調整。
第三是中國實際上從2008年開始就對之前“兩頭在外,以國際大循環為主體”的外向型發展戰略進行大幅度的調整。目前的戰略其實是過去十多年里戰略調整、政策重構的完善。比如,我國過去的外貿依存度最高達到60%多,到2018年降到了33.9%,下降的幅度很大。
第四是我們要真正地參與到國際競爭,促進世界經濟的發展。過去那種“以外促外”的方式已經耗盡,現在我們必須立足于國內大循環的順暢和不斷轉變,才能夠使中國的競爭力不斷提升,對世界的貢獻不斷提升,從而實現中國經濟的增長帶動世界經濟的增長。換言之,“以內促外”的時代已經到來,它的生產力基礎、經濟基礎已經全面出現。同時,時代也需要中國經濟通過良性運轉帶動全球經濟的復蘇。
總體而言,雙循環的戰略出臺很重要的背景就是目前中國生產力的進步,必須通過內部創新體系的完善,即內部經濟大循環所帶來的基礎創新、商業創新、集成創新等方式才能實現。簡單依賴于傳統的“兩頭在外”的發展戰略,中國很難突破中等收入陷阱,也很難為人類技術進步,為下一輪的產業革命提供中國力量與中國方案。
實現雙循環戰略要解決好“短板”問題
實施國內大循環不僅要求需求側的提升,同時也需要供給側的改善。更重要的是,還需要制度體系改革的全面深化,這幾個方面缺一不可。
但是在后疫情時代,目前產能過剩、外需持續下滑的狀況下,矛盾的主要方面開始向需求不足轉變。因此一方面要通過改革收入分配、建設福利體系提振國內居民的消費潛能,另一方面要通過良好的跨周期的資源配置,加大對“兩輕一重”的投資力度,對研發的投資力度,使中國的新動能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因此擴展內需成了目前工作的一個核心,但是內需的擴展并不是簡單通過消費政策實現短期的消費提升。因為雙循環戰略是中長期戰略,它必須要從一些基本要素、基本制度、基本循環的角度來改善資源配置效率,使生產力的發展到一個新階段。
實現雙循環戰略,中國要解決的第一個短板就是“卡脖子技術”。過去,我們參與全球化,很多核心技術和核心部件都依賴于全球分工體系。在逆全球化和大國博弈的環境中,這種情況很容易對中國的產業鏈、供應鏈帶來根本性的沖擊。因此我們必須要在技術層面,通過基礎研發和集成性的創新來突破目前的“卡脖子技術”。
第二是必須要明確各產業鏈、供應鏈所面臨的風險。即使很多的產業沒有出現“卡脖子”問題,但由于全球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在不斷提升,我們必須要在全球的供應鏈、銷售鏈上形成新格局、新思路、新風險管控方式。只有這樣,才能使中國的發展安全可控,才能使我們的競爭力即使在高度不確定的環境中,也能得到確定性的提升,并且處于不敗之地。
第三是產業安全的內涵在新時代要有所擴展,要在相關行業建立一定的備胎方案。因此我們需要在內部產業鏈與國際產業鏈的對接過程中,形成新策略、新思路,而不是簡單地走出去,簡單地進行單一的供應鏈、產業鏈的布局。所以我們一方面要在“一帶一路”進一步深耕,進行高質量、風險可控的“一帶一路”的建設,同時也要對落后地區產業鏈的深化形成一些新思路。
在中國投資依然是高收益、低風險的
在投資領域,一些國家正在推動企業回流,包括一些跨國公司也開始審視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但我認為中國目前不會出現外資撤離潮。因為外資是否撤離,首先要考慮安全問題,其次是收益,必須進行收益和風險評估。而中國對外資企業來講,第一是大市場里孕育著良好的收益;第二是目前全球的競爭性也決定了跨國公司很難拋棄這么大的一個市場,也就是說中國在競爭力上具有非替代性;第三是中國的戰略理念一直是開放的、和平的,因此政治因素和其他的一些非經濟因素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有限的。所以,目前的疫情反而導致世界各國對產業鏈的回撤進行了重新布局。最直接的證據就是中國7月份的外商直接投資不僅沒有減少,反而逆勢上揚。這就表明全球資本依然認可中國是全球產業鏈、價值鏈的核心樞紐之一,在中國投資依然是高收益、低風險的。
當然,中國也必須要為外資的收益和風險創造更好的條件,所以首先要更加開放,其次要進一步擴大市場,使外資能夠在無風險的情況下享受到中國發展的收益。對于很多國家在一些關乎國計民生的事上采取一些備胎制度,這是可以理解的,也符合全球化在波動中前進的歷史規律,我們不必過度驚慌。
更重要的是,大家要對于中國內循環的布局形成一個更高的認識,要把握住基本點。內循環的構建也需要跨國公司、外國資本、外國人才的積極參與。內循環雖然是以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作為它的落腳點,但在本質上依然是全方位開放的,并不拒絕利用國際、國內與國際循環之間的對接。
以內循環促進外循環,是中國競爭力提高的根本。中國的創新力不提升,中國的高質量發展就無法實現,中國在國際大循環的競爭力和價值鏈的地位也就不可能得到改變。中國對于全世界經濟的拉動作用,對下一輪產業革命、技術進步的推動力也不可能體現。中國已經進入“以內促外”的新時期,這是我們必須要明確的新現象、新要求。
對于未來,我相信通過中國創新體系的構建、中國大市場的進一步完善,通過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化,未來的國際大循環會在中國因素的推動下,走出目前秩序混亂、增長低迷、循環不暢的困局。
本文原發于網易
(本文作者介紹: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