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新浪理財大學,聽馮侖講《人人都該懂的實用房產指南》,帶你輕松學懂房產知識,把握財富機會!
意見領袖丨馮侖
問:馮叔,您覺得年輕人到底該不該買房?
馮叔:年輕人買不買房這個事,我覺得要根據每個人自己的環境、條件來看。
首先有一個年齡的問題。不少人 20 多歲大學剛畢業,就一定要買房。對此,我是不主張的。但是,如果說你都工作 10 年了,比如 22 歲畢業,工作了 10 年 32 歲,成家了,這時候考慮買房,我覺得是可以的。
之前有一個統計數據,中國人買第一套的房的平均年齡大概是 27 歲,但國外的平均年齡是 38 歲。為什么我們這邊買第一套房的年齡小這么多?因為買房的錢主要不是自己的,是父母的錢。而國外的年輕人可能收入比我們還高一點,但是買房靠自己的收入,不用父母的錢,買房之前要多攢幾年錢。
所以,我認為,如果你工作了 10 年,三十出頭,可能也結婚或者準備結婚了,那么買房這件事就可以提到日程上了。但在這之前,我覺得租房會更好,比較自由,也不會有那么大的壓力。
其次,買不買房這件事與個人的價值觀有關。如果你喜歡穩定,對風險承受力不強,那么可以早點買房。如果你好折騰,那不妨晚一點。比如你在創業,除非你已經很成功,否則就沒必要急著買房。尤其是剛開始創業,還在‘爬坡’時,又要還房貸,還要去管公司,買房有可能會限制你。
我認識一個年輕人,辭職創業不久,他老婆就急了,說‘你創業,得先把房貸還清了’。因為正常上班時,他一個月有三萬工資拿,可以還貸款,創業之后,他不給自己發工資,房貸就成了一個問題。他老婆就提離婚,最后他妥協,繼續回去踏踏實實上班,掙工資還房貸去了。所以,如果是剛開始創業,別急著買房。
此外,我覺得,未來大家其實不必太操心這件事。為什么這么說呢?有一個從人口結構看這個問題的角度。
中國的人口結構大概是 242、243,也就是祖父輩,一般有 2 個人,2 個獨生子女結婚,2 個人,如果生小孩,那這個小家庭就有 3 個人。而中間一輩,雙方父母有 4 個人。
因為中間這一輩有 4 個人,底下這一輩 2 個人,按照人口自然的變化來說,如果老一輩都不在了,留下的遺產,房子其實是會多出來的。上面 2 代人至少幾套房子,所以有人開玩笑說,‘90、95 后不僅不用買房,上面那么多房子,將來還能住一套、吃一套、出租一套、賣一套。’
這是人口規律帶來的變化。我們知道,目前中國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超過 30 平米,已經和日本的情況相當了。要知道,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們連人均 3 平米都做不到,僅僅 40 年時間,我們就達到了這樣的水平。在這樣一個情況下,從理性的角度看,大家大可不必為這事操心。
問:我父母和爺爺奶奶都在三線城市。正如您所說,爺爺和父母這些年也給我存了幾套房。但是我想用這幾套房在一線城市拼出一套房來。您覺得合適不?
馮叔:我的想法比較簡單或者說純粹。假如你要過日子,結婚,你和你的另一半商量在哪過日子,你就在哪里買房,大可不必強求。如果你想投資,你就從 4 個維度去看哪個地方的房價可能漲,那就去那里買房。
第一個維度是人口是否大量流入。人口大量流入的城市房價會漲。
第二,基礎設施是否還在大規模建設。工地最多的地方,比如地鐵在建,機場也在建,這樣的地方房價可能漲得更快。
第三,經濟是否在快速成長,經濟成長,就業機會就多,收入增加,人口增加,房價也會漲。
另外,還要選擇在利息低的時候出手,這樣你才能買房,投資才有錢賺。
總而言之,買房結婚是一套邏輯,買房投資是另一套邏輯,不要把這幾套邏輯混在一起。如果混了,你會很糾結,也很辛苦。比如你愛的人在天山,你卻非要在北京買套房,何必呢?不如在天山腳下蓋個房子。萬一哪天你們離婚了,你到北京來上班,還有點錢,那在北京買個房,也不錯。可是你要投資,沒準投在深圳,收益還更好。
這個事,有不同的邏輯,也就有不同的選擇。投資有投資的選擇,工作有工作的選擇,生活有生活的選擇。我的看法是,每一個人生階段,你按照某一種邏輯選定之后,最好不要再去想別的。否則,容易活在糾結與焦慮之中,生活不開心,工作沒干好,錢也沒掙到,空留下一肚子遺憾與痛苦。
(本文作者介紹:萬通地產董事長,自媒體“馮侖風馬牛”出品人)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