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付一夫:糧食真不夠吃了?

2020年08月24日09:44    作者:付一夫  

  文/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付一夫

  最近有幾則消息格外引人注目:

日前,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做出重要指示,強調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

8月12日,央視新聞點名批評部分“大胃王”吃播存在浪費嚴重的現象,有的人居然是吃了再把食物吐掉;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于8月17日發布報告稱,到“十四五”期末,中國有可能出現1.3億噸左右的糧食缺口。

  這些文字,將國人的注意力聚焦在了糧食安全上。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糧食安全始終都是全人類共同面臨的一大難題,但凡一點點風吹草動,都會觸動市場情緒。而近期的種種跡象,又引發了全社會對于“厲行節約,杜絕浪費”的呼吁,一些緊張的人甚至開始擔心“糧食危機”的漸行漸近。

  難道糧食真的不夠吃了嗎?我們來好好扒一扒這件事。

  1

  從全球范圍來看,糧食供給的確存在著不穩定因素,首當其沖的便是海外疫情的不斷蔓延。

  盡管當前我國疫情防控形勢早已持續向好并趨于穩定,但其他不少國家的疫情依然沒有得到較好控制。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8月18日,海外累計確診病例多達2225.7萬人,當日新增病例一直在20萬人以上(見圖1)。受此影響,很多國家的經濟遭受沖擊,不少地方仍處在停工停產狀態。

  在此背景下,全球糧食安全問題再度迎來了嚴峻考驗。

  需知,糧食生產是一個嚴重依賴供應鏈的生產活動,而供應鏈又是一個復雜的互動網絡,既涉及到農場主、農民、工人等勞動者,又需要化肥、種子和農藥等物資,還離不開加工廠、運輸公司、批發零售商等合作伙伴。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重創這一龐大的網絡體系,進而抬升糧食生產運輸的壓力。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會同其他國際組織聯合發布的2020年《全球糧食危機報告》指出,新冠疫情或導致全球遭受嚴重饑餓人口數量增一倍,到2020年底這一數字將超過2.5億;同時,2020年全球面臨嚴重糧食不安全的人口數量將大幅增加,如果不立即采取應對行動,到2020年底,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將會有約2.65億人面臨嚴重糧食不安全的境況,比2019年的1.35億增加1.3億,近乎翻倍。

  然而,如果從全局角度看,當前全球糧食供給總量是比較充足的。

  根據中國農村農業部的數據,2019/2020年度世界糧食(不包含大豆)供給量為34.7億噸,而總需求量為26.7億噸,期末庫存還有將近8億噸,庫存消費比接近30%。

  Wind數據則顯示,2019年全球小麥、大米、玉米和大麥的供應過剩率分別為62%、46%、41%和29%(見表1),這意味著即便是全球糧食完全無產量,各類糧食儲備也能滿足70多億人近半年的需求。

  既然如此,為什么還會有那么多人處在“嚴重糧食不安全”的邊緣呢?只因全球糧食供給存在結構性不足。

  2020年《全球糧食危機報告》指出,在2019年遭受嚴重糧食不安全的人群,主要來自那些受到沖突、極端天氣和經濟動蕩影響較為嚴重的國家,最嚴重的國家有10個,分別為也門、剛果、阿富汗、委內瑞拉、埃塞俄比亞、南蘇丹、敘利亞、蘇丹、尼日利亞和海地,其人口總數占全球糧食危機總人口的66%,約9000萬人;其中,南蘇丹有61%的人口處于糧食危機或更嚴重狀態,其他國家如也門、中非、津巴布韋、阿富汗、敘利亞和海地也有至少35%的人口處于糧食危機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疫情沖擊之外,蝗災的影響還沒有完全消退。盡管目前印巴地區的蝗災已經基本得到控制,但非洲之角地區和南美的巴拉圭、阿根廷等國家依然面臨著蝗災的威脅。按照FAO的統計,蝗災爆發以來已有超過4000萬人陷入糧食危機,若不能盡快防治,蝗災恐將繼續威脅當地的糧食安全。

  正因上述種種,出于優先保障國內需求的考慮,自今年3月份起,很多主要的稻米、大豆、小麥出口國家都采取了部分糧食出口限制的舉措(見表2),這對于那些糧食進口依賴度較高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并非好事——出口限制將在很大程度上加劇其糧食短缺程度,進而讓本就處在糧食不安全境況之下的人們更加不樂觀。

  2

  相比于海外,國內糧食安全形勢就要明朗多了。

  擁有14億人口的中國,始終都將糧食問題視為頭等大事,歷屆政府更是一直把糧食安全作為發展議程的重中之重,比如自2004年起每年的一號文件都繞不開“三農”主題、反復強調對“18億畝耕地紅線”的堅守、不斷加大對三農的投入力度,等等。

  得益于此,我國糧食生產實現了創紀錄的“十六連豐”,2019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達到66384.34萬噸(合13277億斤),比2019年增加了594萬噸(119億斤),創下歷史最高水平(見圖2)。

  從結構上看,雖然我國是當前全球最大的糧食進口國,但是除了大豆等個別品類之外,作為主糧的大米、玉米和小麥幾乎不需要進口,且當年總產量基本都能覆蓋總需求。從庫存上看,當前我國大米庫存1.165億噸,在完全沒有產量的情況下,足夠滿足全國9個月的消費需求;玉米庫存和粗糧庫存都在2.04億噸左右,無產量的情況下能滿足全國8個多月的消費需求;小麥庫存1.52億噸,無產量情況下足夠滿足全國14個月的消費需求(見表3)。

  因此,我國糧食儲備非常充足,自給自足完全沒有問題,也不存在糧食短缺之憂,即便是其他國家采取了糧食出口限制舉措,對我國也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

  還有一個好消息是,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雖然今年夏糧播種面積略有減少,但得益于夏糧主要作物小麥的生長期天氣與墑情的良好態勢,全國夏糧再獲豐收,單位產量同比增長1.6%、總產量同比增長0.9%,奠定了穩定全年糧食生產的上半程基礎。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按照我國農業生產的一般規律,夏糧只占全年糧食生產總量的1/4左右,占比約75%的秋糧才是關系到全年糧食總產量的大頭。對于秋糧而言,眼前最直接的威脅來自南方洪澇災害,自今年入汛以來,席卷南方的洪水對糧食生產的局部影響較大,甚至不排除個別地區糧食產量暴跌的風險。不過根據華泰證券的研究報告,目前洪災主要集中在長江中下游的局部地區,而我國秋糧產區60%位于北方,受洪澇影響相對較小,并且南方受災嚴重區域也及時采取了搶種擴種晚稻等措施加以補救。

  另外,由于近些年我國對水利設施建設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投入,使得防汛減災工作一直處于可控狀態,洪澇災害給農業發展與農產品供給帶來的負面影響被抵御了不少,所以預計今年洪災不會對全年糧食產量帶來太大的挑戰。

  一言以蔽之,我國的幾大主糧自給率較高、庫存較為充實,洪災風險整體相對可控、影響范圍有限,這些便是我們判斷短期內不會發生糧食危機的信心和底氣所在。

  3

  既然國內形勢要好得多,為什么還會有本文開篇的幾則消息出現呢?

  答案其實很簡單,“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尤其是當前這一特殊時期,面對紛繁復雜的海內外形勢,糧食安全的重要性更加凸顯,我們更應該堅持底線思維、增強風險意識,毫不放松抓好糧食生產,確保糧食安全。

  然而,從中長期來看,我國的糧食安全問題也并非始終都是萬無一失的,至少還有兩方面潛在的隱患需要重視起來:

  一來,我國人均糧食產量并不算高。

  雖然我國糧食產量自2004年起至今已達成“十六連豐”的壯舉,當前糧食產量也位居世界第一,可是均攤到14億人的頭上,就是另一番景象了。業內普遍認為,人均占有400公斤糧食是國際糧食安全標準線。我國2019年人均糧食占有量為474公斤,如果剔除飼料消費、工業用糧消費等,我國人均糧食占有量還會進一步下降。相比之下,美國則超過1300公斤/人,巴西也超過了560公斤/人。這便意味著,糧食生產稍有閃失就有可能出現供需緊張的局面。

  二來,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偏少,中低產田比重較大。

  縱然我國地大物博,但耕地面積占比卻不高,人均耕地面積更是大幅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國開證券的研究報告顯示,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尚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其中,中低產田占比超過70%,不少優質耕地都在城鎮化過程中被占,反映出我國糧食生產保障能力穩定度不夠。同時,伴隨著人口總量的漸增與城鎮化的深入,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大概率還將繼續下降,再加上年輕的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導致務農人員老齡化加劇等問題,我國未來糧食生產能力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制約。

  解決這些問題,除了靠政策和投入外,更重要的是要依靠科技進步來確保和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并有效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在此筆者嘗試給出三點建議:

第一,加大農業研發投入力度,強化農業科研資源整合,推動農業技術進步,不斷加快農業機械化、信息化水平,從而提高糧食生產效率及產量;

 

第二,著力提升農民綜合素質,加強農村勞動力實用技能培訓,努力把廣大農民培養成有市場意識、有生產技能、有管理能力的現代農業經營者;

 

第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現代農業的生產條件,不能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務必加強農業生態環境治理,并強化對耕地資源、水資源等重要農業生產資源的保護,解決生態環境脆弱問題,以此來增進糧食的生產質量。

  如今,國家正式定調“內循環”的經濟發展主線,而糧食問題恰恰又是內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著力于修煉內功以提升經濟對外部環境變化的免疫力方為明智之舉。糧食生產更是如此,無論是節約食物、杜絕浪費,還是大力發展現代化農業,都需要你我他共同的努力。

  畢竟,沒人能依靠老天爺賞飯吃,飯碗端牢的安全感,只有自己能給自己。

  (本文作者介紹: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中國社科院管理學博士)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

意見領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
網絡文學盜版一年損失近60億 侵權模式“花樣百出” 香港診所被曝給內地客人打水貨疫苗 給香港人用正品 鐵路部門下發買短補長臨時辦法:執意越站加收50%票款 優速快遞董事長夫妻雙雙身亡 生前疑似曾發生爭執 澳大利亞房價暴跌:比金融危機時還慘 炒房團遭趕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廣州重慶靠前 五一假期國內旅游接待1.95億人次 旅游收入1176.7億 華為正與高通談判專利和解 或將每年付5億美元專利費 游客在同程藝龍訂酒店因客滿無法入住 平臺:承擔全責 花650萬美元進斯坦福當事人母親發聲:被錄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