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袁國寶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
當“新基建”首次被納入政府工作報告,其未來的發展方向和趨勢備受矚目。
今年4月,NewMedia新媒體聯盟創始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趨勢觀察家袁國寶就在自己出版的新作《新基建:數字經濟重構經濟增長新格局》中對于新基建的發展趨勢、未來的走向進行了系統全面的分析。
他在書中強調,新一輪工業革命與產業革命正在孕育興起,以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紛紛邁向產業化應用階段,打造一套完善的數字化基礎設施成為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化價值鏈中高端的必然選擇。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全國新一輪投資熱潮逐漸開啟。
在政府政策的引導下,北京、河北、山西、上海、黑龍江、江蘇、福建、山東、河南、云南、四川、重慶、寧夏等等13省市預計投入34萬億元用于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從投資空間看,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增長空間極大。2019年底,我國城鎮化率突破60%,成績雖然顯著,但距離發達國家的80%還有一些差距,說明我國城鎮化建設還有很大的空間,未來仍需提速。
從人口流動看,未來,城市群、都市圈將匯聚更多人口,這些區域將成為基建投資的重點。據預測,城鎮化將加速長三角、粵港澳、京津冀、長江中游、成渝、關中平原、中原城市群等個主要城市群發展,導致這些地區的基礎設施出現重大缺口。除此之外隨著鄉村振興戰略不斷推進,農村地區也將釋放出巨大的基建需求。
袁國寶強調,在未來一年乃至幾年間,“新基建”必將成為一個新的投資風口。
在《新基建》中,七大關鍵領域將成為發力的核心:
新基建·新紅利·新機遇
一、5G
作為移動通信領域變革的焦點以及“經濟發展新動能”,5G已成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領域。無論從未來可承接的產業規模來看,還是從對新興產業的技術支持來看,5G都非常值得期待。
目前,我國幾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都要立足于5G,如工業互聯網、車聯網、企業上云、人工智能、遠程醫療等。再加上5G輻射的領域本身就極廣,網絡規劃、無線主設備及傳輸設備、終端設備、運營商,甚至延伸到了消費領域。由此可見,投建5G基礎設施建設的意義重大。5G相關產業鏈如表1-3所示。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簡稱信通院)預計,未來幾年,5G網絡建設投資規模將迅速增長,2025年將達到1.2萬億元,僅網絡化改造這一領域的投資規模就將達到5000億元。另外,5G網絡建設還將給上下游產業帶來投資熱潮,例如在線教育、在線辦公、在線診療、政務信息化等,投資規模預計達3.5萬億元。
二、特高壓
特高壓指的是±800千伏及以上的直流電和1000千伏及以上的交流電,特高壓電網建設可有效提升電網傳輸能力。我國特高壓電網建設始于1986年,是全球唯一一個將特高壓輸電項目投入商業運營的國家。雖然截止到目前,我國特高壓電網建設已有30多年,但發展空間依然很大。據統計,到2019年1月,我國規劃的特高壓項目大約有50~60條。并且,國家電網已面向社會招標,鼓勵社會資本進入,以拓展融資渠道,保證特高壓建設的持續性、穩定性。特高壓相關產業鏈如表1-4所示。
在經濟高速發展階段,電網公司要承擔更多社會責任,開展逆周期調節,加強投資力度。經過幾年時間的調整與發展,發電、用電資產的利用率有所回升,并且國內幾家大型電網公司的負債都比較低。目前,國家電網公司的負債率大約為56%,帶息負債率大約為20%,投資支撐能力較強。
近幾年,隨著特/超高壓等重大工程的投招標不斷增多,特高壓、配網的建設速度逐漸加快。目前,我國在建與待核準的特高壓工程有16條線路,其中有7條已經確定了投資規模,總投資額1128億元,平均每條線路投資161億元。按照這一標準,目前7條待核準線路與2條2019年開工的線路預計投資1449億元,再加上目前在建項目,總投資約2577億元。據此推算,2020年初,特/超高壓工程的增量貢獻至少為1500億元。
三、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
近幾年,我國高鐵快速發展,運營里程不斷增加,不僅構成了我國交通的大動脈,而且成為我國的一張“新名片”。與此同時,軌道交通也在城市化過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目前,無論高鐵還是軌道交通,都有諸多項目正在等待落地。尤其是軌道交通,即便北京、上海、廣州等軌道交通比較發達的城市,對于軌道交通也提出了較高的需求。
從產業方向來看,高鐵與軌道交通都有極長的產業鏈條,涵蓋了原材料、機械、電氣設備、公用事業和運輸服務等多個領域,在推動社會發展,構建智能化、數字化交通方面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相關產業鏈如表1-5所示。
2019年9月18日,為加快鐵路專用線建設,國家發改委、國家鐵路局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鐵路專用線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進一步開放專用線建設及運維市場,鼓勵社會資本參與,以不斷拓寬融資渠道。
2019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明確提出到2020年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交通建設任務,完成“十三五規劃”中關于發展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各項任務,為交通強國戰略的實現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加大高鐵、軌道交通建設成為恢復經濟發展,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的一個重要手段。據預測,2020年,我國擬通車線路有14條,其中7條為250專線,7條為350專線,通車里程3696公里,投資規模6207億元。
四、新能源汽車充電樁
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充電樁。據統計,截止到2019年10月,我國充電樁(公共充電樁+私人充電樁)數量達到了114.4萬個,同比增長66.7%。看似數量極多、增長速度極快,但我國新能源汽車與充電樁的比例與理論水平還有很大差距,這說明我國充電樁還有很大的缺口。
根據《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年)》的要求,到2020年,我國要新增1.2萬座集中式充換電站,480萬個分散式充電樁,以滿足數量不斷遞增的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需求,整個充電樁產業存在廣闊的發展空間。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相關產業鏈如表1-6所示。
據《2019-2020年度中國充電基礎設施發展年度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將新增15萬臺公共充電樁,其中6萬臺直流充電樁,9萬臺交流充電樁。此外,還將新增30萬臺私人充電樁,8000座公共充電場站。
據預算,2020年,我國充電樁市場規模預計達到140億~177億元;2025年,我國充電樁市場規模預計達到770億~1290億元,2020~2025年累計規模復合年均增長率將達到40%~48.8%,新增規模復合年均增長率將達到25%~50.3%。據此計算,2020年~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新增投資規模將達到700億~1100億元。
五、大數據中心
在信息時代,大數據中心建設至關重要。未來,新興產業發展需要依托各種數據資源,而數據資源的收集、存儲、處理、應用等事宜都離不開大數據中心的支持。大數據中心建設不僅有助于行業轉型,而且可以帶動企業上“云”。
目前,建設大數據中心已經成為大勢所趨。據市場研究機構Synergy Research發布的調查數據,全球頂級云計算服務提供商要想保持競爭優勢,在市場競爭中始終占據有利地位,每家公司每個季度至少要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投入10億美元的資金。而全球數據總量每隔18個月就會翻倍,數據增長速度遠遠高于大數據中心的建設速度。
除此之外,5G、產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也對大數據中心建設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大數據中心產業鏈如表1-7所示。
隨著5G、云計算等技術的應用范圍不斷拓展,IDC市場將保持快速增長之勢。2018年,隨著公有云建設規模迅速擴大,全球IDC市場規模達到了6253.1億元,同比增長23.6%。在全球范圍內,北美地區的IDC市場增速穩定,基礎電信運營商全面退出,主市場匯聚了越來越多云服務商需求。
IDC市場的發展需要經過幾個階段,目前,我國IDC市場處在粗獷式發展階段,增長速度極快,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發展空間非常大。據統計,2018年,在互聯網行業需求的帶動下,我國IDC業務規模達到了1228億元,同比增長29.8%。預計到2024年,我國IDC業務規模將達到2558億元。
六、人工智能
從某種程度上說,未來就是人工智能的時代。
從宏觀層面來講,作為一項戰略性技術,人工智能對科技革命、產業變革、社會變革發揮著極其重要的引領作用,對社會、經濟、政治格局產生著深遠影響。目前,我國政府已對人工智能給予了高度重視,針對人工智能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
從產業發展來看,過去幾次科技革命與產業革命積累了巨大的能量,作為新一輪產業革命的核心驅動力,在人工智能的作用下,這些力量將得以全面釋放。同時,在探索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的過程中,包括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在內的經濟活動的各個環節都將得以重構,從而催生出一系列新產品、新技術、新產業。
根據國家規劃,到2020年,我國人工智能技術與應用要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人工智能產業要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為實現這一目標,人工智能必將成為新基建的重要領域。人工智能相關產業鏈如表1-8所示。
科技部于2019年9月印發《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工作指引》,明確提出要進一步加快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到2023年建成20個試驗區。為了在疫情過后盡快恢復經濟發展,我國將繼續加大對人工智能產業的投入。
如果對人工智能產業細分,可將其分為底層硬件和通用AI技術及平臺,其中底層硬件主要包括AI芯片和視覺傳感器,通用AI技術及平臺主要包括計算機視覺和云平臺、OS、大數據服務等。
IDC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AI芯片市場規模為40億美元。到2022年,AI芯片市場規模將達到352億美元,復合年均增長率超過55%。未來幾年,隨著技術不斷升級,人工智能實現普及應用,中國AI芯片市場規模將不斷壯大,增長速度將達到40%~50%。也就是說,到2024年,中國AI芯片市場規模將達到785億元;2025年,中國AI芯片市場規模將達到1000億元。
七、工業互聯網
我國要想完成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轉變,要想完成智能制造的轉型升級,必須做好工業互聯網建設。我國早在2012年就提出了“工業互聯網”;2017年底,國家圍繞工業互聯網建設出臺了頂層規劃;201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正式寫入“工業互聯網”,標志著我國工業互聯網建設正式進入實質性落地階段。
2020年2月25日,在工信部公布的2019 年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中,網絡、平臺、安全三個層面共有81個項目。從整體來看,對于我國的工業互聯網來說,5G、平臺、安全是三個非常重要的建設方向。工業互聯網相關產業鏈如表1-9所示。
工信部針對工業互聯網制定了“三步走”戰略,按照戰略要求,到2025年,我國要基本建成覆蓋各地區、各行業的工業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建立趨近完善的標識解析體系并實現規?;茝V,建成一批可以在世界舞臺上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抗衡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到2035年,我國工業互聯網建設水平要達到全球領先;到21世紀中葉,我國工業互聯網水平要進入世界前列。
據工信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工業互聯網市場規模為4677億元,如果按照年均復合增長率13.3%計算,到2023年,我國工業互聯網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元。在政策的加持下,我國工業互聯網市場規模有可能進一步擴大,發展空間超乎想象。
(本文作者介紹:資深媒體人、網絡評論人。)
責任編輯:張譯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