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王文
最近關于疫情分析的文章太多,汗牛充棟,但多數都是想象力范圍內的觀點,不同的只是數據與論述。
前幾天,我在家里搖椅上躺著休息。兒子突然問我:爸爸,會不會有一天,突然有一個小朋友跑過來對躺在搖椅上的我說:“爺爺,快醒醒,你可以開學了。”這是推遲開學一個多月的小朋友的想象力——可能疫情會延續到他老了。
從歷史與文明的角度來看,過去數周,我們對疫情的沖擊的確是缺乏想象力。一個月前,我們多數人還在拿新冠疫情和非典作比較。現在看來,明顯是低估了。
2月29日,美股還在26000上下,我在《證券日報》刊文,說疫情有可能導致全球大危機;3月3日,美國剛剛出現新冠病例,我在《環球時報》刊文《如果新冠疫情在美國大規模爆發》;3月17日,我在《證券日報》再刊文,認為“將1930年大蕭條視為當下全球化基本參照”。
每一次都有朋友勸說我,你怎么這么悲觀。現在再看,這些觀點都不足以概括變化的事實。
從1月疫情在中國湖北爆發,2月26日,國際新增病例反超中國,到現在差不多2個月,疫情不斷以洞穿底盤式的沖擊力,打破我們多數人此前的想象。
網上的段子說,熔斷剛出現時,巴菲特說自己活了89歲從沒見過這樣的現象。結果此后幾天,頻頻熔斷。所以,對疫情的分析與預測恐怕需要有更多的想象力。除非有疫苗或特效藥出現,但我問了許多醫學專家,疫苗很難在短期內出現,那么,目前看來傳統的經濟學、金融學框架、微觀與宏觀量化分析,可能不足以全面概括當下疫情對全球發展沖擊。
我換一個從文明史的角度看疫情來分析,希望能夠開闊大家的想象力。大傳染病對世界的沖突,可分為三個層面:
第一層,區域危機型。幾個月最多至一年、僅對幾個或十多個國家的沖擊后,各項發展指標開始復蘇。比較典型的是非典、埃博拉病毒。現在看來,新冠疫情明顯遠遠超過了非典和埃博拉。
第二層,世紀危害型。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導致了全世界5000萬人死亡,間接導致了后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很多人不知道這場病毒一直流行到現在,直到1990年代才發現當時的病毒是H1N1,去年又開始在美國肆虐,導致近2萬人的死亡。也就是說,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整整影響了世界一百多年。
第三層,文明興衰型。1350年代出現黑死病鼠疫,導致歐洲近一半人口的死亡,直接導致了文藝復興的產生,再造了西方文明。如果沒有那場鼠疫,可能文藝復興不會來那么快。換句話說,恐怕沒有任何單項事物能夠比病毒更能催生人類的新文明、摧毀舊文明。
迄今為止,我們多數人的想象力只是在第一個層面。但第二層、第三層面的沖擊有沒有考慮過呢?
最近一周,摩根士丹利、高盛的報告開始有了想象力,他們估計美國2020年第二季度GDP大降25%左右。美國有可能會造成9000萬人的感染。目前美國特朗普這種“只救市、不救人”的政策,對美國人、美國政府來講,簡直是一場巨大的災難。如果這樣,上述糟糕的大衰退越來越有可能。
目前我們中國的疫情整體防控住了,現在主要就是病例輸入的風險。對于A股,我認為同樣需要高度警惕國際金融的輸入性風險。
另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產業鏈壓力。歐洲幾乎已經鎖住,現在看來美國離“鎖國”恐怕也不遠了,因為美國疫情還在繼續惡化,只有這么一招。這時候中國的零部件、原材料進出口,在這樣大的沖擊下,不得不重新布局產業鏈。
當然,我希望自己是錯的,我希望前景比我預期的好。
本文為作者3月21日在《在極端避險情況下,宏觀政策的發力和企業應對之道》在線研討會的發言整理
(本文作者介紹: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近著有《大國的幻象:行走世界的日記與思考》。)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