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滕泰:肺炎疫情對經濟影響的供給沖擊原理

2020年03月16日09:38    作者:滕泰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滕泰

  經濟運行和增長既受到內生因素的影響,也難免有來自供給和需求方面的外部沖擊。根據新供給經濟學的“供給沖擊”原理,新冠肺炎疫情雖然短期帶來負面影響,但其具體影響不能僅做靜態測算,還需要綜合考慮替代性增長、創新性增長、補償性增長以及政府的扶持和刺激政策影響。從中期來看,疫情沖擊除了造成需求萎縮之外,還會加快新供給擴張、加速老化供給的退出,從而有利于下一個新供給擴張周期的到來。從長期來看,肺炎疫情沖擊不會改變經濟增長的條件、要素和驅動力,對長期增長的影響趨近于零。

  按照以上供給沖擊原理綜合測算,中國經濟一季度增速有可能出現負增長,全年增速在5%左右,2021年GDP增速仍然能夠回到6%以上。

  一、供給沖擊的短期影響:靜態與動態分析

  新供給經濟學定義的供給沖擊,是指在影響正常經濟周期和增長趨勢的因素之外,主要作用于生產要素和供應鏈等供給面的外部事件沖擊,例如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對原材料供應的沖擊,2016年中國“去產能”擴大化對很多行業的供給沖擊,2019年美國相關政策對中國芯片、半導體的供應鏈沖擊,以及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勞動用工的短期沖擊等等。

  (一)基于嚴密計算的靜態分析往往夸大了供給沖擊的短期影響

  靜態分析,供給沖擊會導致一段時間內產品、服務或生產要素的供應減少或中斷,進而影響產品或者要素的供給價格,并沖擊整個產業鏈,甚至通過產業鏈、資金鏈或金融市場擴散,進而影響整個經濟。

  比如上文提到的20世紀70年代因戰爭沖擊,使得石油價格在短期內出現了迅速上漲,通過產業鏈的傳導,進而對整個石化產業鏈產生了連鎖反應,甚至由局部的沖擊,演變成對全球經濟的影響,造成經濟衰退和成本推動型的通貨膨脹。

  又比如,2016年中國“去產能”擴大化,大量中小民營企業減產甚至關閉,造成焦炭、焦煤價格上漲約200%,螺紋鋼指數、鐵礦石價格上漲超過100%以上,鋁、銅等有色金屬、化工原料等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供給收縮和漲價,進而造成了下游制造業經營壓力,提高了整體供給成本,對中國經濟增長產生了階段性負面影響。

  再比如,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雖然中期會對需求面形成一定沖擊,但是對經濟的短期影響主要來自供給面,具體影響程度取決于不同國家和地區對疫情的社會反應模式。以中國為例,2020年春節期間武漢等地區封城,部分地區封路,大部分地區居民居家隔離的社會反映模式,幾乎造成了整個中國經濟的短暫“停擺”。其中,制造業雖然也短期停工,但疫情一旦受控就很快復產復工,停工損失可以逐步挽回;而服務業因恢復速度慢,受沖擊較大。其中,住宿餐飲業方面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大部分停業或轉為線上銷售,2020年一季度嚴重負增長;傳統批發和零售業疫情期間總體開業率下降一半,客流嚴重下降,也出現嚴重負增長,大量消費轉到線上新零售;交通運輸也受到嚴重沖擊,其中客運損失遠遠大于貨運。

  供給沖擊的靜態分析研究雖然基于嚴密而精確計算,但是卻往往夸大了實際影響,因為無論是企業、消費者,還是政府,都不會坐以待斃,而是會以積極而復雜的社會反應來應對。

  (二)動態視角:供給沖擊引發的積極反應和四種增長

  供給沖擊的動態分析,主要研究供給沖擊所引發的替代性增長、創新性增長、補償性增長以及政府的扶持和刺激政策。

  第一,供給沖擊引發替代性增長。供給沖擊迫使供給量出現非線性下降,受沖擊的企業第一個反應必然是尋求替代品或可替代的供應路線,這就會引發一定程度的替代性增長。比如,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的沖擊,引發了其他能源替代性增長;2019年美國對部分中國企業的芯片斷供,也必然會引發中國芯片產業的國產替代;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對于線下購物中心、餐飲業等產生了嚴重的沖擊,但同時這些行業也是替代性增長最為明顯的領域,電商零售、無接觸零售模式成為了風口,以中國為例:疫情期間京東超市的蔬菜、肉禽蛋類銷售同比增長了數倍,每日優鮮交易額倍增;永輝超市、多點Dmall的線上訂單量爆發式增長。如果僅僅按照原有供給結構進行靜態測算,會認為中國的批發零售行業會出現嚴重過的負增長,而考慮到上述線上新零售對傳統批發零售的替代之后,才能更客觀地看待疫情對這個行業的實際影響。

  第二,供給沖擊往往會引發相關各領域的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組織模式創新,從而帶來創新性增長。例如,面對肺炎疫情防控所造成的居家隔離、出行謹慎、交通限制等,遠程在線辦公,線上遠程授課,遠程醫療等創新性增長出現井噴,新東方在線、無憂英語等在線教育公司2020年以來股價漲幅都超過了50%;網紅經濟獲客效率大幅提升,李佳琦直播在線觀看人數已經沖破了1600萬。以5G、云計算為代表的信息化投入大幅增加,機器人、智能制造等自動化投入也顯著增加。根據財新數據,2020年2月中國新經濟指數不減反增,比1月高出了1.2個百分點,其背后的推動因素即是供給沖擊后的創新性增長。

  第三,供給沖擊會造成延后消費與補償性增長。面對肺炎疫情的沖擊,消費者的很多大宗消費計劃會延后,例如購買汽車、電器的需求,并不會因為疫情短期沖擊而消失。此外,以中國制造業為例,雖然疫情期間停工對2月和一季度產值有一定影響,但全年剩余300天、日產值千億,除可選消費品需求變化較大之外,大部分制造業產值可以通過后期加班或提升產能利用率來彌補。因此,考慮到補償性增長后,疫情對中國制造業全年產值的影響主要來自需求方面。

  第四,面對供給沖擊的政府扶持和刺激政策。比如,為了應對疫情沖擊,中國政府不但出臺了支持中小微企業多的一系列扶持政策,而且通過積極的財政政策、結構性寬松的貨幣政策來穩增長、穩就業等。

  總之,如測算2月份的肺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可以用靜態供給沖擊分析;若測算一季度的經濟變化就必須考慮上述替代性增長和創新性增長的影響,如果評估半年以上的影響,則必須考慮補償性增長和政府刺激政策的作用,進行動態評估。而疫情對全年經濟總量的影響主要是取決于需求萎縮的程度,至于超過一年的經濟運行趨勢,則要考慮供給結構對經濟周期的影響。

  二、供給沖擊的中期影響:加快新供給擴張和老化供給退出

  卡爾·馬克思、約翰·梅納德·凱恩斯都認為生產相對過剩或總需求不足是造成經濟周期性危機的原因。“新供給周期理論”也從總供給和總需求角度研究經濟周期,但認為工業化后期造成總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既不是工業社會早期的資本家擴大再生產和工人被榨取剩余價值而造成的,也不是凱恩斯主義的邊際消費傾向遞減等心理定律,而是供給結構的老化。

  當一個經濟體中新供給產業占主導地位,則一個單位的有效供給會創造出越來越多的有效需求,總需求逐漸大于總供給,則經濟增長速度自然會上升;反之,當老化供給主導了供給結構,一個單位的供給會創造越來越少的有效需求,結果當總供給逐漸超過總需求,經濟增速下行。

  正是由于供給結構的老化,中國經濟增速已經從2010年一季度的11.7%,降到2019年四季度的6%附近,這樣連續十年的增速下行周期不僅在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是最長的,在全球近代經濟史上也是較長的經濟下行周期之一。

  圖1 中國經濟增速下行的根本原因是供給結構老化

  在這樣的特定階段,肺炎疫情的全球爆發,毫無疑問會影響中國的消費、投資、出口,造成總需求增速的進一步減少,預計中國經濟2020年全年增速將回落到5.4%以下,甚至到5%左右。

  那么2020年之后呢,肺炎疫情將如何影響1年以上的經濟周期運行呢?這要回到新供給經濟周期原理:站在總需求變化背后的是一個經濟體的供給結構變化。

  如果供給沖擊加快了新供給的形成和擴張,或者加快老化供給的退出,那么供給沖擊將會提升整個經濟的“供給創造需求系數”,結果反而有利于下一個階段的經濟增高漲;反之,如果供給沖擊減慢了新供給的形成和擴張,或者延緩了老化供給的退出,結果降低整個經濟的“供給創造需求的能力”,那么,也會加大下一個階段的經濟增速下行壓力。

  面對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前期信息化、自動化技術應用較多的企業,受沖擊越小;而采用信息化、自動化技術較少的企業不但受沖擊大,而且疫情結束后復產復工的速度也比較慢。此外,凡是商業模式比較先進,比如較多應用互聯網、新媒體、新零售模式的企業,或組織管理模式比較先進,比如較早應用遠程辦公、彈性工作制、軟性就業、目標與關鍵結果考核、量子管理等的企業,受沖擊普遍較小;而傳統商業模式和傳統組織模式的企業受沖擊更大。因此,疫情的供給沖擊一定會加快中國企業對新技術、新產品、新商業模式、新組織管理模式等新供給的應用,并促使老化供給加速推出,進而推動整個經濟體更快地進入新供給擴張階段。

  而那些逆周期的扶持和刺激政策,如果把資源導入了供給老化的產業,則短期雖然能夠從一定程度上穩增長和穩就業,中期反而有可能延緩老化供給的退出。反之,如果扶持和刺激政策能夠兼顧供給結構調整的目標,主要投向新供給產業,則不僅能穩增長、穩就業,長期還會對產業轉型和結構升級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所以,從新供給周期原理出發,在中國供給老化周期的尾端出現的肺炎疫情沖擊,僅會影響2020年的經濟增長,而使2021年中國經濟的供給結構將更加優化,下一輪新供給擴張周期有望加快帶來。

  三、供給沖擊對長期增長影響趨近于零:新供給增長模型的分析

  “新供給增長模型”是新供給經濟學專門分析長期經濟增長的三維、五要素增長模型,其中土地、資本和勞動是生產要素,技術是根本驅動力,制度(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是經濟增長的條件。

  圖2 新供給經濟增長模型

  從新供給增長模型的根本驅動力來看,技術的變革往往需要經歷基礎研發、專利發明、應用研究、產品普及等過程,供給沖擊只能改變技術變革中短期進度和節奏,不會對技術進步產生根本性的改變。即便是戰爭這樣嚴重的供給沖擊,不但對技術變革的大趨勢沒有影響,而且反而會加速某些領域的技術進步速度。2020年肺炎疫情造成的供給沖擊,對技術進步同樣幾乎不會產生負面影響,大部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沒有受到損失,而且還加快了新技術的應用。

  以實體零售行業在線化為例,正如天虹商場董事長高書林所說的:“這本來就是一個長期的趨勢。沒有此次疫情,在線化的進程也在發展。只不過,我們按了一個快進鍵,在線化進程的速度會更快一些。”

  從經濟增長的制度條件,尤其是資源配置的方式而言,也不會受到供給沖擊的影響。1980年代中國經濟增長為何那么快?就是因為聯產承包責任制、股份制、價格雙軌制等新的制度安排,從計劃經濟過渡到市場經濟,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沖擊,能夠喚起人們對于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的重視和反思,也有利于深化醫療和衛生領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但對影響整體經濟影響的制度條件——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并無影響。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中已經講過,越是經濟困難,越是要深化市場化改革,越是要擴大開放。

  從影響經濟長期增長的要素情況來看,過去四十年,中國經濟的增長也得益于豐富的勞動力、土地資源和居民儲蓄供給。供給沖擊可能會帶來短期要素供給成本、供給數量或者供給效率的變化,但在沖擊影響結束之后,無論是勞動,還是資本、土地等要素的供給成本、供給數量或者供給質量都會逐步恢復到原來的水平。2020年的肺炎疫情,讓人們在特定階段隔離在家中,或者減少了出行、旅行,從而階段性影響勞動供給數量,政府為穩增長而采取的降息等措施也階段性降低了資金的價格,但是疫情過后隨著社會秩序的恢復,上述生產要素的供給都將逐步恢復到原有的趨勢中。

  由此可見,放到長期增長的分析框架中,類似肺炎疫情這樣的供給沖擊對上述增長的制度條件、要素供給和技術驅動力的總體情況和趨勢不會產生持續的影響,對經濟長期增長的影響趨近于零。

  按照以上短期、中期和長期的供給沖擊原理綜合測算,中國經濟一季度增速有可能出現負增長,全年增速在5%左右,2021年GDP增速仍然能夠回到6%以上。

  (本文作者介紹: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經濟學博士,沃頓商學院高級訪問學者,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兼職教授,中華全國工商聯智庫委員,新供給經濟學和軟價值理論的提出者。)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

意見領袖官方微信
文章關鍵詞: 新冠肺炎 經濟 滕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
網絡文學盜版一年損失近60億 侵權模式“花樣百出” 香港診所被曝給內地客人打水貨疫苗 給香港人用正品 鐵路部門下發買短補長臨時辦法:執意越站加收50%票款 優速快遞董事長夫妻雙雙身亡 生前疑似曾發生爭執 澳大利亞房價暴跌:比金融危機時還慘 炒房團遭趕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廣州重慶靠前 五一假期國內旅游接待1.95億人次 旅游收入1176.7億 華為正與高通談判專利和解 或將每年付5億美元專利費 游客在同程藝龍訂酒店因客滿無法入住 平臺:承擔全責 花650萬美元進斯坦福當事人母親發聲:被錄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