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機構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本文作者:劉俏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
顏色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教授
在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全要素生產率(TFP)至關重要。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TFP快速增長,創造了中國奇跡,但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
2019年,我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受國內外需求下滑影響,工業增長放緩,企業利潤有所下降;投資不足,制造業觀望情緒較濃,基建發力效果尚待體現;汽車行業低迷,消費難以強勁,豬肉價格上漲在一定程度上掣肘貨幣政策。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要實現預期的工作目標,需要科學穩健把握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確保經濟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筆者預計202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或將呈現“前低后高”走勢:其中一季度GDP增速為6.0%,年底將逐步回升至6.2%,全年增速有望達到6.1%左右。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2020年經濟工作
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系統論”“全局觀念”“在多重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在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方面,強調“科學穩健把握”。在穩健的貨幣政策方面,強調“靈活適度”“貨幣信貸、社會融資規模增長同經濟發展相適應”“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在財政政策方面,強調“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大力提質增效”“要落實減稅降費政策”。此外,強調“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持續用力,確保經濟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根據過去五年我國每年GDP增速均略高于當年GDP增長目標這一特點,結合我國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預期效果顯現、中美貿易摩擦出現階段性緩和等情況,筆者預計2020年我國GDP增長目標或為6.0%,GDP實際增速或將達到6.1%。
地方政府專項債券
仍是財政政策的主要抓手
?。ㄒ唬┴斦嘧致蕦⑿》嵘?/p>
減稅政策疊加經濟下行壓力使我國稅收收入增速明顯回落,而財政支出存在剛性,在此情況下,收支平衡壓力將持續增加。2019年我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規模超過2萬億元。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政策對稅收收入的減收影響較為明顯。2019年前三季度,全國稅務部門組織稅收收入(已扣除出口退稅)112658億元,增長0.3%,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2.9個百分點。在財政支出方面,1—11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06463億元,同比增長7.7%,高于收入增幅2.9個百分點。我國在脫貧、“三農”、科技創新、交通運輸、生態環保、社保、教育、衛生等重點領域的投入只增不減,加大了收支平衡壓力,一些地方政府落實保工資、保運轉、?;久裆ぷ鞯碾y度較大。綜合來看,2020年我國財政赤字率可能將小幅提升至3%,赤字規?;驅⒃黾?000億~5000億元,整體赤字規模將為3.16萬億~3.27萬億元。自新預算法實施以來,中央和地方財政赤字的占比一直較為穩定,分別為2/3 和1/3 左右。預計2020 年這樣的赤字結構仍將延續,地方財政赤字規模將突破1萬億元,中央財政的赤字規模將突破2萬億元。
?。ǘ┑胤秸畬m梻瘜洕睦瓌幼饔脤@現
在穩增長目標下,預計2020年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將加大,其中財政政策發力的主要抓手仍為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以下簡稱“專項債”)。2019年9月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提前下達2020年專項債部分新增額度,但由于項目儲備不足,該額度并未完全發放。因此,2020年初專項債發放額度將會大幅超過2019年,預計全年專項債限額為2.8萬億~3萬億元。同時,如果2020年經濟下行幅度超預期,也存在年中增加專項債限額的可能。此外,部分已準備好的戰略性項目可能會提前落地,其對基建投資的撬動作用將顯著加強,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可能將在二季度開始顯現。
(三) 基建投資重點發力
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引導資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數效應的先進制造、民生建設、基礎設施短板等領域”,預計基建投資將成為穩增長的關鍵支撐。具體來看,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是以2019年9月印發的《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為指導,推進川藏鐵路等重大基建項目建設,同時加大對城鄉公路網絡、國際港口樞紐、城市停車場、物流系統等領域的投入;二是5G、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云計算等促進產品和服務創新的“新基建”;三是城市改造和農村改造的短板領域投資,推進城鎮棚戶區及老舊小區改造,加快完善水電氣路光纖及電梯等配套設施和養老托幼等生活服務設施;四是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海南和長江經濟帶等城市群的建設。隨著專項債規模的擴張,疊加重大項目資本金比例下調政策的影響,預計2020年積極的財政政策能夠撬動的基建投資將達1.57萬億~1.75萬億元,2020年基建投資增速有望達到6.5%左右。
貨幣政策將更加注重穩增長和
降低民營及小微企業融資成本
(一)貨幣政策將更加注重支持穩增長
2020年,貨幣政策將更加注重支持穩增長,貨幣環境偏寬松的信號也會更強。一方面,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與2018年的“松緊適度”有所不同。這意味著在經濟下行與物價上漲壓力并存的情況下,貨幣政策會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適度調節。另一方面,物價結構性上漲的擴散能力有限。2020年上半年物價可能仍會維持在高位,但下半年有望回落,這為貨幣政策的調整提供了空間。
?。ǘ┩ㄟ^降準維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
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貨幣信貸、社會融資規模增長同經濟發展相適應,降低社會融資成本”。2019年12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2020年要實現普惠小微貸款綜合融資成本再降0.5個百分點,加之我國中小銀行風險有所上行,均對進一步降準提出了要求。與美國、日本、歐洲等發達經濟體相比,我國的存款準備金率較高,仍有較大的下調空間。此外,2020年財政政策穩增長的發力點為專項債,規模較大,也需要貨幣政策的配合,通過降準來保障流動性充裕。預計2020年央行將降準2~3次,全年存款準備金率的下調幅度為150BP。
(三)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MLF利率有望下調
2019年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已取得顯著進展。2020年央行將繼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包括推進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為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尤其是存量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定價基準轉換,從而打破由協同行為所帶來的貸款利率隱形下限,真正反映融資成本。預計5年期LPR有望跟隨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下行,未來MLF操作將趨于常態化。2020年央行或將下調MLF利率4~5次,每次下調幅度為5BP左右。此外,央行可能會取消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操作,這有助于強化MLF利率的市場地位。根據筆者的測算,預計在80%左右的存量貸款定價基準轉化為LPR之后,有可能取消貸款基準利率,而存款基準利率將長期保留。
房地產調控政策總基調不變
2019年,房地產市場的融資環境整體偏緊。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提出“落實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此后,房地產投資小幅放緩。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重申“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同時強調“因城施策”和“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長效管理調控機制,旨在穩定價格的同時,防止房地產投資過快下滑和房地產市場發生萎縮型價格均衡現象。2019年12月召開的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指出,2020年將著力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繼續穩妥實施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方案,著力建立和完善房地產調控的體制機制。預計2020年房地產開發投資會持續下滑,房地產銷售價格將逐漸趨穩。
中美經貿關系好轉有助于
制造業投資和消費企穩回升
?。ㄒ唬┲圃鞓I投資向好
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2019年制造業企業觀望情緒較濃。展望2020年,中美經貿關系改善將有助于市場形成相對穩定的預期,從而提振制造業投資。此外,基于過去制造業的庫存周期和利潤等進行分析,市場普遍預期本輪去庫存正接近尾聲,2020年可能會迎來拐點,進入補庫存的上升周期,這將利好制造業投資。
(二)中美經貿談判有助于拉動消費上漲
受居民杠桿率不斷攀升、就業不穩定傾向持續存在、借貸消費存在政策限制等因素影響, 2019年消費增長疲弱,居民消費能力和預期均不足。隨著中美簽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中國將擴大從美國進口農產品、能源產品、工業制成品、服務產品,未來兩年的進口規模,要在2017年的基數上增加不少于2000億美元。筆者認為這將有助于在總體上平抑物價,拉動消費。此外,中美經貿關系的穩定將促使消費者信心回升,疊加2020年一系列汽車消費政策效果逐漸顯現,預計汽車消費將趨穩或有溫和上漲的可能,從而不再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形成拖累。隨著2020年多重政策發力,消費者信心得到邊際改善,消費有望逐漸企穩,全年將保持9%的增速。
持續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從中長期看,未來我國的經濟增長將面臨諸多挑戰。例如,目前農業對GDP的貢獻率約為7%,但農業占用了27%的勞動力。2035年,農業的比重將降至3%左右,農業勞動力占比將不超過4%。因此,在未來16年中,將有一定比例的勞動力從農業、低端制造業流向高端制造業與服務業,勞動力將得到重新配置。此外,我國還將面臨人口老齡化的挑戰。據測算,2035年我國65歲以上人口比重會達到23%。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加劇,儲蓄率隨之下降,消費結構將發生巨大變化,進而對產業造成沖擊,也會影響我國投資拉動型的經濟增長模式。
在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全要素生產率(TFP)至關重要。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TFP快速增長,創造了中國奇跡,但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根據測算,當2035年中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時,即便中國的TFP僅達到美國的65%,也需要中國的TFP年均增速超過美國1.95個百分點,即未來16年中國的TFP需要保持2.5%~3%的年均增速。TFP能否繼續提高,取決于能否找到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能以及如何有效釋放新動能。
筆者認為,中國在推動TFP增長過程中仍有很多有利的結構性因素。一是中國經濟的再工業化和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利用互聯網大數據驅動產業變革,可以帶來TFP的提升空間。二是再工業化所需的基礎設施。圍繞產業變革、產業互聯網進行的基礎設施建設,例如5G基站、云計算設備等,將推動TFP增長。三是大國工業。迄今為止,雖然中國已經建成全球最完整的工業門類,但是在關鍵部件或技術上還無法形成“閉環”,大國工業還有發展空間。未來諸如民用航空、飛機發動機、集成電路等領域的發展將為TFP的提升提供可能。四是更徹底的改革開放帶來資源配置效率的提升。除技術外,制度改革和進一步的改革開放能形成制度紅利空間,從而實現較高的TFP增速。
(本文作者介紹:作為北大工商管理教育的主體,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是亞太地區最優秀的商學院之一。)
責任編輯:潘翹楚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