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曲艷麗
離開東方紅資管的陳光明,周一即將發售一款募集規模高達200億元的基金專戶。看到這篇文章再去搶額度,有可能已經來不及了。這款產品在各渠道相當火爆,一周前已預約得滿滿。
在圈里,陳光明已經封神了。
?
封神之路
東方紅資管,幾乎是陳光明一手打造出來的。
這樣一家券商資管子公司,幾乎沒有做過散戶宣傳,卻在2017年動輒爆款規模一兩百億,艷壓整個公募基金圈。
其實當時,陳光明打算離開東方紅,早已在圈內隱隱約約的傳遍了。
陳光明是業內翹楚,然,也是時勢造英雄。
在三四年前,東方紅資管的業績也就是好于市場平均,2014年和2015年排名基本在市場的前二分之一。逆襲是在2016年和2017年發生的,騰空而躍,我記得2017年底主動型基金全國前十名,東方紅一家占據六席。
2017年的市場風向悄悄扭轉了,在種種前因后果的合力下,一波轟轟烈烈的白馬股行情來了。
而此前的很多很多年,白馬股一向被認為是“彈性不大”的,和創業板熱翔相比。
陳光明愛的是萬科、工商銀行,也是伊利股份、海康威視。陳光明從來沒有變過,改變的是市場的風格。他在扛了20年價值投資的大旗之后,一戰封神。
雖然,這股神的成分中,也是有些質疑的。
東方紅資管抱團持股,重倉股高度集中。喜歡海康威視和美的集團,就幾乎所有基金都持有。白馬股一閃崩,整個東方紅就一片回撤。
一榮俱榮的另外一面,就是一損俱損。
?
假如
假如,去年不是白馬股行情呢?
或許,中郵基金總經理周克不會英年早逝,白發人送黑發人。
中郵基金不大,卻以風格凌厲著稱,從彭旭始,就喜歡坐在高高的創業板上。
80后任澤松,是其中一張王牌,創業板大牛市的直接受益者,2013年第一年當基金經理就跑成了全市場股基冠軍,連續三年高歌猛進。
直到2016年始,白馬股走強,而創業板頻現黑天鵝。樂視網、爾康制藥、昆侖萬維暴雷,任澤松一個也沒有錯過。2018年6月,任澤松黯然離開中郵基金。
可以說,東方紅的蜜糖,就是中郵基金的砒霜。
更糟糕的是,中郵基金也是一個集中持倉的重度愛好者,是賺錢王、也是絞肉機。
宋昆過去籍籍無名,但絕對是錦鯉體質。因為重倉了全通教育、東方財富,他是2015年股基冠軍,凈值增幅171.78%。那一年,市場上最津津樂道的小道消息,就是宋昆的天價年終獎數額。呵,絕對刷新認知!
2016年1月,宋昆的易方達新興成長就一度跌成全市場倒數第一。迄今的業績,不提也罷。
北亞偉、南徐翔
感覺王亞偉、徐翔,已然是上一代股神了。
最近,王亞偉旗下某只產品清盤,其他產品也業績不佳,市場又一番長吁短嘆。
王亞偉自2005年執掌華夏大盤精選,短短四年后,凈值突破10元,一直關閉申購,規模也就五六十億。
《財經》曾報道,當年,“非公平交易”和“內幕交易”兩大指控一直縈繞著華夏基金。非公平交易,也就是“抬轎子”,明星基金先于公司其他基金買入,并先賣出。
那時,王亞偉還以擅長博重組股著稱,他總能“押中”重組股。
如今,王亞偉踩雷的,依然是三聚環保、經緯紡機這類充滿爭議的股票,很難想象是一個做“大盤精選”出身的基金經理。
我記得,王亞偉剛奔私后大張旗鼓的投資過90美女創業的“in App”,號稱是中國版instagram;他還參加過中科招商的定增,2017年摘牌前,中科招商市值比2015年掛牌時縮水99%。我真是看不懂這些操作。
而總舵主徐翔,是那個制造內幕消息的人。
徐翔的操縱手法,是與上市公司合謀,控制利好消息的節奏,參與坐莊、股價拉抬、出貨等。
舉個例子,鑫科材料2013年定增,徐翔認購最多。這家公司業績一向低迷且低調,徐翔進駐后風格突變。此后,鑫科材料參股民營銀行、投資新能源電池、收購影視公司,業績虧損之下股價節節攀升。定增鎖定期一年之后,公司發布高送轉,徐翔不斷減持,最后不見身影。
當年,烈火烹油、鮮衣怒馬的“公募一姐”王茹遠,也已經快銷聲匿跡了。
?
有一種進步,叫做“時代”
丘棟榮也離開匯豐晉信基金,即將發售新產品。
他是一匹黑馬,80后帥哥一枚,業績耀眼。過去數年,我采訪過他N次,言談間感受得到其投資邏輯逐漸成體系的過程。
丘棟榮和陳光明都是價值投資者,思路有些不同。60后陳光明的團隊實力雄厚,80后的丘棟榮更靈活。
價值投資者,用大白話說,就是對全市場所有的股票有一個自己的標尺,標記哪些是貴的、哪些是便宜的,尋找被低估的洼地。
通常是比較孤獨的,因為經常會表現出一種“人棄我取”的氣質。陳光明也曾落寞,他在東方紅資管堅持不搞通道業務,被圈內視作“老套”。
幸運的是,與2015年3月離開華安基金奔私的尚志民相比,這一波大佬們擇時能力滿分。A股低點,封神之路,還有很長一段時間可以繼續走。
市場從津津樂道于大明星基金經理們能夠先于市場拿到一些消息,到炒作高估值、高成長、高風險的創業板、再到側重估值的價值投資型基金經理的勝出,其背后更令人歡喜的因素是,市場環境的變化。
這終歸是一種進步。
而這個圈子里,很多機構投資者是如何炒股的?
趨勢投資、迎風追翔。
簡單來說,就是“羊群效應”,別人買啥我買啥。做趨勢的人,往往覺得高了還會更高,低了還會更低,高的時候,很多人忍受不住短期的誘惑,都會去買。而另一方面,市場里每天消息、勾兌傳來傳去,又不知道自己拿的是幾手消息。
這種方式,其實是很難出頭的。
曾有一位大佬說過,股票型基金的要義,是風格鮮明。
有自己獨特、堅持、成體系的投資邏輯,能把任何一種風格做到極致,就具備了封神的基礎。
普通老百姓選擇基金,一家投資機構過往的輝煌戰史、或者如雷貫耳的明星基金經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認同其背后的投資邏輯。
(本文作者介紹:資深媒體人)
責任編輯:張文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