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盤和林
個人住房貸款增速放緩是好趨勢,至少說明相關部門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已經初步收效,房地產市場正在降溫,房價上漲有望得到初步得遏制。其有利于抑制房地產市場泡沫的增長,降低整個金融體系的風險。
據新京報報道,從已披露數據看,與去年同期相比,四大行個人住房貸款增速有所放緩,熱點城市的房貸比重呈下降趨勢。工行上半年個人住房貸款增加3418.25億元,增長8.7%;農行上半年個人住房貸款34009.9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5%;上半年建行個人住房貸款45012.1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84%。中行未在半年報中披露個人住房貸款相關數據,上半年,境內人民幣個人貸款較年初新增2101億元。
應該說四大行上半年住房貸款增速放緩并不意外,主要是受政策調控趨嚴的影響。今年開始我國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就在逐步升級,從限購限貸限價,再到提升一二套房子首付比例,幾乎所有的熱點城市都收緊房貸。
截至目前為止首套房貸款利率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浮,一線城市除了深圳以外都在收緊落戶限制,雖然目前二三線城市為了招攬人才會在房貸業務給予一定的優惠,但是央行定向放水使得房地產市場的的資金成本不斷上升,銀行個人住房貸款業務受到很大限制,在成本的壓力下房貸利率不斷上浮,這自然會擠出部分投機性需求和剛性需求。
同時在調控的大背景下,房價走勢更具不確定性,尤其是中央政治局會議之后,國家明確提出要堅決遏制房價的上漲,這必然會給予消費者以積極預期,導致消費的延期,造成的直接結果就是現期的消費增速放緩。
除此之外在去杠桿的基調下,銀保監會不斷完善差別化房地產信貸政策,嚴格執行房地產信貸政策,嚴禁首付貸和消費貸資金流入房地產,擠出房地產個人信貸的虛高增長,這間接的降低了房貸比重。同時在房地產市場的嚴格調控下,市場的供求不平衡使得不少房地產采取了現金支付優先和雙重合同的規避舉措,這也是個人房貸增速放緩的原因之一。
個人住房貸款增速放緩是好趨勢,至少說明相關部門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已經初步收效,房地產市場正在降溫,房價上漲有望得到初步得遏制。其有利于抑制房地產市場泡沫的增長,降低整個金融體系的風險。
與此同時,信貸作為房地產市場領域降杠桿的重要舉措,不僅僅與房價密切相關,更對整個社會資本流向起著引導作用。
截止今天為止,房價已經連續增長數年,這與社會資金大量流入行業不無關系。當一個行業聚集大量的資本必然會引起行業估值過高,產生泡沫,而作為國計民生的支柱性產業,房價如今已經嚴重脫離民生。
而如今處于風口浪尖的長租領域亦是如此,租金在短短幾個月內實現數倍增長除了供求的原因,資本亦是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因此若想保持價格與價值之間相對均衡,對資本的引導和管控尤為重要。
但是應當看到的是實體經濟與房地產等虛擬產業之間在資本資源上是此消彼長的關系,個人住房貸款增長放緩有利于減輕其對實體經濟的擠壓效應,資本的流出有利于為實體經濟經濟發展尋覓一個好時機。
不過針對房價問題,信貸政策的管控是遠遠不足夠的。房地產行業關系國計民生,民生問題無小事,房地產市場的終極矛盾仍就是供求問題。
信貸端的降溫,是我國地方政府需求調控政策效果的顯現,但是,房屋供給側改革才是根本解決問題的關鍵。深入貫徹房住不炒得政策方針,增加住房有效供給,形成多層次的供給主體,杜絕例如開發商囤地,對土地供給截流的現象出現,發展多類型租賃市場,健全長租公寓市場,建立行業規章準則,完善并規范銷售市場,在平衡供求的同時利用市場的力量調控房價。
最后,竊以為,在如今房地產市場結構性變化的節點上,引導資本合理流動,有利于從本質上降低房地產市場杠桿,并減少對租售市場價格的刺激,更重要的,作為關聯性最大的行業之一,房地產市場的平穩關乎宏觀經濟安全與政府財政持續,引導資本流動要比行政強制手段,價格硬性規定要合理的多,并有利于平衡經濟結構,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
(本文作者介紹:知名青年經濟學者,著名財經評論員)
責任編輯:謝海平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