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盤和林
在前幾年的財政政策實施中,通過政府支出來增減赤字一直被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現在是時候在基建與減稅并重的前提下,把減稅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了。
8月3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今年減稅降費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匯報。會議指出,減稅降費是實施積極財政政策、保持宏觀經濟穩中向好的重要舉措。今年以來有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減稅降費措施,支持小微企業發展、推動創業創新等積極效應不斷顯現。
這次會議再次推出3項減稅新政,預計全年再減輕企業稅負超過450億元。加上年初以來的各項減稅減費政策,今年出臺的所有稅收減免政策總計將會帶來1.2萬億元的稅收減免。
此前,一些專家和企業家擔心,積極財政政策過于傾向基建投資,呼吁要同等重視減稅,畢竟就在8月份,財政部也剛剛催促地方政府確保在10月底之前完成數額高達萬億的專項債券,也審批了一大批西部地區的基建項目。而此次會議傳出一個明確的信號就是,這種擔心是多余的,基建和減稅并非二選一,更大的可能是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建設與減稅減費將并重。
作為積極財政政策的兩項工具,增加支出和減免稅收在調節經濟發展時均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中,基礎設施建設便屬于增加支出的一種方式,因為其“逆周期調節”的特點,往往在經濟蕭條時產生作用。在當前我國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政府便是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增加財政支出能夠直接帶動投資和增加短期總需求,以此來拉動經濟增長。
這也是為什么財政部不斷督促地方政府積極落實地方債券發放的原因所在。我國作為一個基建大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全國各地的基建都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果,比如“鐵公機”(鐵路、公路、機場)三大項,在幾十年的時間里取得的發展令整個世界也為之側目。
雖然就目前而言,基建已經得到了較好的發展,但中西部地區仍有很大“補短板”的基建空間,甚至一些諸如污水處理廠、口岸建設等,也的確是制約中西部地區、邊境地區生產力提升的“瓶頸”,因此我們不能說基建就不需要了。
因此,不同于此前“鐵公機”基建,此次基建應該更多投向惠民生的基建項目以及補短板釋放生產力的基建項目,例如污水處理設施等。這對以投資拉動短期內需、長期解放生產力都是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的。這方面我國基建仍處于“補短板”階段,拓展空間還很大。
不過,不管哪一類基建項目,短期而言都有“錢”沉下去的可能,只有作用到企業生產力提升才能發揮最大價值。如何讓錢“循環”起來才是財政政策發力的一個重要方向。因此,稅收減免的作用就愈發凸顯,對擴大企業生產、增加居民消費效果都非常顯著。在這個意義上來說,甚至不是基建與減稅并重,而是要把減稅放在積極財政政策首要位置。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很多減稅降費的措施,也真金白銀地惠及企業、居民。但從數據來看,減稅的空間還很大。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信息,2018年1-5月份,全國稅收收入76810億元,同比增長15.8%,增長速度遠超同期GDP增速,在經濟下行的背景下,這種“逆勢上揚”顯然不符合積極財政政策的初衷,對于稅收減免,還存在著很大的空間。
從企業的“獲得感”來說,也亟待減稅降費。在8月10日由國務院召開的“降成本減負擔專項督查座談會”上,遠東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蔣錫培在發言中便提出當前經濟、金融、市場的最大成本是制度成本,號召政府下決心降低企業的稅費負擔,并為此提出了12條具體建議。在這12條具體建議中,半數都關于企業減稅降費。
這些建議一經發出便在社會上引發了強烈的反響,甚至部分群眾將其稱為“良心建議”,這樣的反應也從側面展現出當前公眾確實普遍認為稅負過重,還有下調的空間。
另一方面,減稅降費不僅是國內積極財政政策的客觀要求,也是國際大環境下的必要選擇。當前,國際上正掀起了一波減稅熱潮,此時若是我國仍然在企業稅負方面按兵不動,很可能導致國內企業在國際競爭中落于下乘,直接降低了商品和勞務的國際競爭力。
比起財政政策中的政府支出,稅收尤其是所得稅還能起到“自動穩定器”的作用,即在經濟繁榮時抑制通脹,在經濟衰落時減輕蕭條,這種直接從企業端產生的優惠既有利于幫助企業增加利潤,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成本”的具體體現。
因此,在前幾年的財政政策實施中,通過政府支出來增減赤字一直被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現在是時候在基建與減稅并重的前提下,把減稅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了。(作者系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后)
(本文作者介紹:知名青年經濟學者,著名財經評論員)
責任編輯:謝海平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