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陳功
世界貿易中的保護主義浪潮,伴隨著難民危機,伴隨著全球化、城市化和福利化這三化席卷而來。這是世界一個新周期的開始,不能用過去的一套來衡量現在的一切,否則就會感覺這個世界很奇怪。
世界貿易中的保護主義浪潮,伴隨著難民危機,伴隨著全球化、城市化和福利化這三化席卷而來。很多人不明就里,就事論事地評論是非,看著振振有詞,實際上完全沒進入到格局之中,這是世界一個新周期的開始,根本不能用過去的一套來衡量現在的一切,否則就會感覺這個世界很奇怪。
我們這個世界總是周期性發展的,從事理論教育的學者用的是一套標準的教科書理論,他們與實際結合的不多,實際也不承擔解釋眼前一切的責任,所以最多是教科書討論式的評論。如果結合歷史實踐來看,現在形勢的發展符合周期性的特征,已經從一個周期,正在過度到另外一個新的周期。
過去考察美國伊利運河之后,我寫過有關伊利運河對美國經濟的重大影響,一方面這是一個基礎設施的大投資年代,非常成功,等于在那個時代在美國北部開辟了水上“高速公路”系統,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位于伊利河口的紐約趁勢崛起,才有了今天的世界地位。此外,鐵路建設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美國在1868年至1873年,在短短五年時間內,就將33000英里的鐵路軌道建成,這個基礎設施大躍進的速度比中國現在的還快。
問題在于事情總有兩個方面,伊利運河和鐵路建設所代表的基礎設施大投資年代,必然造成金融資本的極大活躍,建造伊利運河的很多資本就來自于各式各樣的集資活動,債券市場突然繁榮,資本出現了迅猛的膨脹,圍繞資本活動的各種服務業開始崛起。不過隨著時間的延長,資本活動在繼續增長,爭相要求回報,而且這種資本回報還因資本產業化的興盛而產生疊加,資金成本大幅上升,社會上所有的成本都跟隨上升,這樣就將社會收入水平和制造產業利潤回報的增長速度甩開了一大截,實業不可能跟得上金融快速前進并且恨不得再快一些的步伐。所以,最后的結果就是什么都漲價,就是收入不漲,利潤回報不漲。于是,經濟危機以及通常還會附帶產生的金融危機就會出現大爆發。
沒有什么比基礎設施建設大潮更容易制造經濟危機的,因為基礎設施建設大潮總是能夠輕松凝聚大量的資本,對資本產生大量的需求。所以基礎設施大潮之后的經濟危機,這種現象也并非僅會偶然出現,實際世界各國每次基礎設施建設大潮,都伴隨著經濟危機的發生,并且以經濟危機的發生而告一段落。《顛覆世界的城市化》一書已經清楚給出了有關的歷史性結論,而事實也是這樣,我們這個世界,循環往復,無人汲取教訓,每次都有新的理由唱著老舊的歌,做著同樣的事情,得到的結果也是同樣的。最終結果就是經濟危機,以美國為例,1860年之后,幾乎每隔10年就爆發一切經濟危機。
當明白基礎設施建設高潮之后容易發生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就可知道世界經濟的潮起潮落是有周期的,我們明白這個道理,金融資本行業也明白這個道理,一旦警覺的金融資本發現大潮即將褪去的時候,收縮就是必然的。這個時候,經濟體從注重經濟增長的正反饋,急劇轉向資本收縮的負反饋,這是一個過程,中間也有高低起伏,但大致趨勢的表現是這樣。值得注意的是,一旦進入到資本收縮,比如加息、銀根抽緊,債券價格上升的負反饋周期,這個時候經濟的競爭,已經不是比較誰賺的更多,而是比較誰能最后生存下來,活著才是硬道理。于是,世界各國競相采取保護主義的政策就成了必然的選擇。
坦率地說,美國特朗普總統采取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理解的是,這個世界居然有如此之多的人無視經濟周期的變化,希望堅持過去的一切。要知道負反饋的周期里面,同樣存在著競爭,這個時候競爭的就是看誰撤的更快,能頂住當然更好,但如果頂不住的話,一場撤退的大競賽就會開始。這種情形,猶如自然界中的雪崩,在崩潰開始的時候,跑在最前面而且跑的最快的人才有幸存的機會,后面的人,無論嘴上多有道理,但最后一定被吞沒。這不是一個算賬的問題,不是貿易當中的得失計算問題,而是一個崩潰中的競賽問題。
現在看,無疑美國跑在了前面,它是最先明白過來的國家。
(本文作者介紹:安邦咨詢創始合伙人、首席研究員、博士后導師、著名智庫學者、信息分析權威專家。他是“新絲綢之路”的最早研究者,中國版馬歇爾計劃提倡者,他同時也是中國陸權理論的最早研究者。研究方向主要是基于信息分析的地緣政治戰略和城市發展戰略。陳功先生長期擔任中國體制改革研究會理事,多所中國大學的教授及博士后導師。)
責任編輯:謝海平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