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領袖丨中國金融雜志
作者丨周月秋‘北京金融街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工商銀行原首席經濟學家’
利率下行的趨勢和影響
全球利率下行趨勢
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面對經濟增長放緩和通縮壓力的雙重困境,傳統貨幣政策工具在提振經濟方面顯得力不從心。多國中央銀行紛紛采取新的政策,例如美國推出了量化寬松政策,由中央銀行購買美國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等證券,向商業銀行體系注入流動性,以降低長期利率,促進投資和消費,刺激經濟增長。量化寬松政策也是日本“安倍經濟學”中“三支箭”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通過寬松的貨幣政策來解決日本長期通貨緊縮問題。2016年,日本中央銀行引入負利率政策,期望進一步壓低企業投資成本,以提振經濟。歐洲也有相當多的國家采取了類似措施。美國、歐洲、日本等經濟體的利率事實上已進入長期下降通道。
2020年新冠疫情的暴發及其對全球供應鏈的沖擊對利率產生了新的影響。為應對日益加劇的高通脹壓力,美聯儲自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連續11次加息,累計加息幅度達525個基點。同時,美聯儲還通過發布前瞻性指引向市場傳達其對抗通脹的決心,通過提高利率預期來影響市場行為,增強貨幣政策的有效性。歐洲情況也大抵如此。
盡管疫情在短期內引發加息潮,但沒有改變由多種宏觀經濟因素推動的長期利率下降的趨勢。一方面,實體經濟投資回報率的持續回落,帶動了利率的持續下行;另一方面,低風險偏好資本的持續流入,導致債券市場供過于求,進一步壓低了國債等無風險債券的收益率。美聯儲2024年下調利率已成為大概率事件,2025年還有可能進一步下調。全球利率的下行依然是趨勢性的。
我國利率下行趨勢
近年來,我國利率走勢總體也呈現下降趨勢,這既與全球利率下降的大背景相一致,也具有自身的特點。
我國下調利率的出發點是降低企業和居民的融資成本,提振投資和消費,進而推動實體經濟發展。同時,我國利率的下行與國家重大戰略目標緊密相關。例如,2021年,中國人民銀行推出碳減排支持工具,以1.75%的利率、按貸款本金60%向金融機構提供再貸款,由金融機構按照自主決策、自擔風險原則,為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碳減排技術等領域提供優惠利率貸款,持續支持綠色經濟發展。再如,為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商業銀行平衡讓利與商業可持續的關系,持續降低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2023年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為4.78%,較2019年初累計降幅超過30%。
利率下行對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影響
不可否認,對于以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為經營對象的商業銀行來說,利率下行的影響是不可避免的。
首先,利率下行會推動商業銀行凈息差收窄,進而導致盈利能力和資本充實能力下降。以美國和日本為例,2020年6月末,美國所有銀行平均凈息差為2.80%,較2007年6月末下降59個基點;2020年末,日本所有銀行平均凈息差為0.54%,較2007年末下降71個基點。從我國的情況來看,隨著長期利率持續下行,商業銀行營業收入承壓,凈息差連續六個季度低于1.8%,2024年第二季度凈息差已降至1.54%,較2019年同期下降64個基點。其中,大型商業銀行2024年第二季度凈息差為1.46%,較2019年同期下降65個基點。
其次,利率下行對銀行資產質量構成挑戰。我國商業銀行歷來以服務實體經濟為主要方向,信貸投放力度一直較大,特別是疫情以來我國信貸增長進一步加快,利率的持續下行客觀上也加速了這一進程。2024年6月,實體經濟部門杠桿率為295.6%,較2019年末上升49個百分點,銀行資產質量相應承受了一定壓力。商業銀行息差收窄、盈利能力下降,加上資本“緩沖墊”可能縮小,導致其風險緩釋能力面臨挑戰。
最后,利率下行影響商業銀行的盈利模式和收入結構。我國商業銀行信貸融資占比高于美國,財富管理、投資銀行業務在銀行經營中的占比較低。根據6家大型銀行的年報,除交通銀行外,2023年其他5家大型銀行利息業務收入占比均在70%以上,部分銀行利息收入占比更是超過80%。隨著利率下行,銀行需要探索新的金融服務模式,以適應金融市場的新變化。
商業銀行應對利率下行的經營管理策略
較早面對利率下行局面的西方商業銀行,普遍實施了包括降低資本占用、擴大非息收入占比等在內的經營戰略調整。面對當前的利率下行趨勢,我國商業銀行同樣需要在經營管理策略上作出相應的調整。
以數字化為抓手,提高經營管理效率
數字化是商業銀行轉型升級的關鍵。一方面,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逐漸成熟,商業銀行已經有條件更有效地進行風險預測和控制,實現風險管理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提高風險管理的效率、降低人為因素帶來的操作風險與道德風險。另一方面,數字化轉型對商業銀行實施精細化管理、降低運營成本至關重要。例如,通過收集和分析客戶的交易行為、消費習慣和投資偏好等數據,商業銀行能事半功倍地實現對客戶的精準營銷,更容易實現G端、B端、C端的聯動營銷,擴大客戶覆蓋面,有效降低營銷成本;云計算技術的應用在提高銀行業務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的同時,使得銀行能夠更加靈活地擴展服務能力,按需分配資源,降低基礎設施的投入成本。
尋找優質標的,在周期中發現優質客戶
在低利率環境下,有效提升資產質量成為商業銀行經營的關鍵。商業銀行必須更加審慎地選擇投資對象,優先考慮成長潛力強勁、具有穩定現金流的企業。
一是加強自身的研究能力,運用科學的經濟模型預測行業發展趨勢,評估企業應對市場變化的策略和能力。通過深入的宏觀經濟分析,洞察不同行業和企業在經濟周期中的表現,較早識別出能穿越周期波動、實現穩健增長的企業。二是關注政策導向和市場需求的變化,提高金融供給質量。積極響應國家戰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精準支持制造業、科技創新、綠色、鄉村振興、養老等實體經濟重點領域,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升級。三是加強對企業的信用審查和風險評估能力,篩選出資產負債結構合理、現金流充沛、盈利能力穩定的企業。此外,在授信決策中,銀行還應重視企業的創新能力、市場競爭力等決定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和未來增長潛力的因素。
強化資本管理,提升應對風險能力
在盈利能力面臨挑戰時,強化資本管理成為商業銀行應對經營壓力的重要依托。作為穩健經營的重要指標,資本充足率直接關系到商業銀行的風險抵御能力和可持續發展。商業銀行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來增強資本基礎,確保在可預見的未來低利率環境下仍能維持較高的資本充足率。
一方面,商業銀行應通過一系列措施持續增加核心資本。首要的是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通過優化業務結構和提高運營效率從而增加留存收益,補充核心資本。同時,銀行可通過發行優先股、可轉換債券等資本工具,提升資本充足率,增強自身應對風險能力。
另一方面,商業銀行應加強資本規劃,提升資本精細化管理能力。一是強化資本約束理念,通過構建資本管理的長效機制,確保資本水平與銀行的風險偏好和風險管理能力相匹配。通過制定和實施資本規劃、資本充足率管理計劃,將資本管理的考量融入銀行的戰略規劃和日常經營之中。二是提升風險計量的精細化水平,提高對風險的識別和量化能力,并通過合理提取損失準備來覆蓋可能的風險損失。三是提升數據治理能力,夯實風險管理和資本決策的基礎。銀行應加強數據收集、處理和披露方面的工作,打破數據孤島,形成高質量的數據和模型資產,以數據驅動的方式提升資本管理的精確性和有效性。四是優化內部資本充足水平評估程序,通過建立一個包含風險評估、資本規劃、壓力測試和監測報告的清晰流程,更細致地掌握資本狀況,確保資本的充足性和合理性。
加強流動性管理,合理擺布資產負債
在利率下行的環境下,商業銀行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來確保流動性充足,特別是加強流動性管理。
一是推動資金來源多元化,增強流動性緩沖。一方面,通過發行大額存單等多種方式擴充銀行資金來源,提高其在不同市場條件下的融資能力;另一方面,積極參與銀行間市場,通過同業存款、回購協議等方式,增強其流動性管理的靈活性。
二是建立健全流動性風險管理體系。通過加強對流動性風險的識別、評估、監控和控制,及時應對資金成本的上升和金融市場的波動。同時,通過實施有效的流動性風險管理策略,更好地預測和管理其現金流,減少潛在的流動性缺口。
三是靈活運用資金,優化資產負債表結構。在利率發生變動時,銀行應及時重新評估其資產配置,例如,減少對長期或固定利率資產的依賴,轉向更多短期或浮動利率資產,以提高資產的再定價能力,從而更好地應對利率風險。優化資產負債表,還需要更加注重資產負債的合理擺布,尤其是在資產配置方面,注重表內外資產的聯通、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業務的互動、低資本占用型托管和結算等業務的發展。
配套政策建議
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深刻闡釋了金融強國應當具備的關鍵核心金融要素,其中包括“擁有強大的金融機構,運營效率高,抗風險能力強,門類齊全,具有全球布局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當前,在利率持續下行的趨勢下,需要進一步優化銀行業經營的政策環境,防止凈息差收窄削弱其支持實體經濟的能力,支持銀行穩健發展,保障經濟的平穩運行和金融市場的穩定。
加強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的協同
一方面,財政政策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例如,可以通過減稅降費來減輕企業和個人的財務負擔,增加可支配收入,提高企業的投資意愿和居民的消費能力。同時,可以通過發行專項債券,在為大型公共項目提供資金支持的同時,激發商業融資需求,幫助銀行穩定合理的利率水平,緩解利率下行對銀行凈利差的壓縮效應。
另一方面,繼續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商業銀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在宏觀調控過程中,金融監管部門要協同監控金融市場的流動性狀況和融資增量,及時發現和防范潛在的資產泡沫或過度債務積累等金融風險。
拓寬資本補充渠道,增強資本市場協同
在利率下行的環境下,商業銀行的資本補充面臨較大壓力。需要在政策層面支持商業銀行拓寬資本補充渠道,利用多元化的資本工具來強化其資本基礎,提高風險抵御能力。
一是研究簡化資本工具發行流程的機制,降低市場準入門檻,提高市場效率,從而為銀行資本補充創造有利條件。在此基礎上,支持銀行發行優先股、可轉換債券、永續債等資本工具來補充一級資本或二級資本,獲得可持續的資本來源,并在不稀釋現有股東權益的情況下提升核心資本充足率。
二是支持商業銀行通過資本市場增強流動性管理能力。例如,通過更大程度開放資產證券化市場,支持銀行將信貸資產轉化為證券產品并在資本市場交易,從而釋放資本占用、提高資本的使用效率,使銀行能夠更靈活地進行資產負債管理。
三是通過設立專項基金等方式,助力商業銀行處置不良資產,改善資產質量,緩解短期的資金壓力,促進其長期的穩健發展。同時,還可以考慮提供稅收優惠等政策支持,降低銀行經營成本,提高資本補充的效率。
精準施策,助力產業轉型升級
實施精準有效的產業政策,對新興產業(如高科技、新能源、生物醫藥等)實施稅收減免、財政補貼等激勵措施,促進這些行業的快速成長和技術創新。同時,產業政策的制定需關注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通過推動“兩新”(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落地見效,顯著提升這些產業的競爭力。引導金融資源向更具效率、技術含量和附加值的產業流動,提升銀行的風控能力和整體盈利水平。作為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中小企業在促進就業、推動創新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視。產業政策需要加強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通過提供融資擔保、降低融資門檻、完善信用體系等措施,助力銀行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讓金融活水精準滴灌中小企業。
同時,在利率下行的環境下,應高度重視產業政策在風險防范方面的作用。建議相關部門密切關注產業發展趨勢,及時發布預警信息,避免低效率和產能過剩的行業擴張。通過適時調整產業政策,引導資金流向能助力實現經濟結構優化和可持續發展的領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本文作者介紹:權威、專業、理性、前沿,宣傳金融政策、分析金融運行、報道金融實踐)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