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洪偌馨 伊蕾
1
風向‘反轉’
春節之后,金融科技監管持續加碼。
昨天下午,銀保監會發布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的通知》(下簡稱‘通知’)。
作為對于去年下發的《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下簡稱《暫行辦法》)的補充文件,通知正文雖然只有短短684個字,但已經足以令不少從業者徹夜難免——頭上的緊箍咒又加碼了。
通知里最具殺傷力的要求落在了幾個量化標準上面,包括:
商業銀行與合作機構共同出資發放互聯網貸款的,應嚴格落實出資比例區間管理要求,單筆貸款中合作方出資比例不得低于30%。
商業銀行與合作機構共同出資發放互聯網貸款的,與單一合作方(含其關聯方)發放的本行貸款余額不得超過本行一級資本凈額的25%。
商業銀行與全部合作機構共同出資發放的互聯網貸款余額不得超過本行全部貸款余額的50%。
此外,地方銀行的‘跨區經營’被‘一刀切’——地方法人銀行開展互聯網業務的,不得跨注冊地轄區開展。
層層加碼,幾乎已經堵死了聯合貸款的發展空間。而‘跨區經營’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另一種‘助貸’模式下的放貸規模。
聯合貸款:商業銀行與具有貸款資質的機構按約定比例出資共同發放的貸款。
助貸模式:助貸機構利用自身掌握的獲客、風控及貸后管理優勢,向資金方(包括持牌金融機構、類金融機構)推薦借款人,經資金方風控終審后,完成發放貸款,并獲取相關服務費的業務。
事實上,《暫行辦法》的頒布之所以獲得了市場極高的呼聲,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剔除和弱化了‘量化限制’,沒有‘一刀切’的表述。
比如,只要求商業銀行根據自身情況,對貸款余額采用限額管理,對單筆貸款出資比例采用區間管理;對于合作機構,只強調適度分散,避免對單一機構過于依賴而產生風險;對于跨區經營則只提出了原則性要求——應主要服務當地客戶,審慎跨區經營。
彼時,市場認為,疫情刺激下聯合貸款的需求增加,以及監管部門鼓勵‘開正門’的意圖使得互聯網貸款有了發展的機會。尤其是對于缺乏網點優勢和科技能力的中小銀行而言,可能是一次實現數字化、趕上新浪潮的機會。
然而短短半年之后,風向就有了徹底的轉變。
2
存貸‘雙殺’
新政之下,整個市場的‘縮水’已是必然。
國盛證券測算顯示,截止到截止2020 年末,商業銀行一級資本凈額整體規模為20.05 萬億元,假設全部與一家互聯網巨頭合作,按‘貸款余額不得超過本行一級資本凈額的25%’的比例粗略估算,商業銀行發放的貸款規模預計不超過5萬億元。
考慮單筆貸款中,合作方出資比例不得低于30%的因素,其促成的聯合貸整體規模預計不超過7.14萬億元。
這已經是在非常理想狀態下測算出的市場規?!旎ò濉?,實際情況是,凈資本規模較大的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在聯合貸款業務方面的占比遠不會達到如此高的占比,‘天花板’只低不高。
在這樣的預期之下,聯合貸款相關的各方都被套上了層層枷鎖,我們一一來看。
一類是以網商和微眾為代表的巨頭系互聯網銀行,他們在流量、場景和技術方面有著先天的優勢,并以此拓展了許多合作方。也是由于這些優勢的存在,他們在每筆貸款中出資比例較低,因而杠桿較高。
盡管監管給予了過度期,但控制增量、調整存量的壓力不容小覷。前述對于出資比例的要求直接卡住了巨頭們的‘咽喉’——規模擴張必須以補充資本金為前提,這與網絡小貸的控杠桿監管趨勢相吻合。
但問題的關鍵在于,補充資本金能否獲批,決定權依然掌握在監管部門手中。
一類是消費金融公司等,目前從頭部幾家公司披露過的數據,以及私下了解的情況來看,參與聯合貸款的規模和占比有限,所以受到新規的影響也有限。
還有一類則是缺乏場景與流量,寄希望于依托這種模式拓展業務的中小銀行們。
無論是跨區經營被禁,還是限額與機構集中度限制,都非常致命。在過去幾年銀行的數字化與線上化浪潮之中,中小銀行由于在技術、網點、流量方面的不足,大多選擇了搭上‘互聯網’的順風車,依托外部機構加速發展線上業務。
不久前,互聯網存款‘新規’下發,已經切斷了其負債端拓展的一條重要渠道——商業銀行不僅不得通過非自營網絡平臺獲取存款,甚至不能由其他平臺提供營銷、展示和宣傳服務,互聯網存款也被‘一刀切’。
如今,在資產端再次遭遇種種限制,對于那些苦尋出路的中小銀行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典型如新興的一批民營銀行。截至目前,我國正式開業運營的民營銀行數量,達到了19家。
除了有巨頭加持的幾家之外,其他的十幾家銀行既沒有場景、流量和用戶優勢,甚至不像城商行、農商行一樣有本地網點可以依托,遭遇互聯網的‘存貸雙殺’之后,無異于被斬斷一雙‘翅膀’。
3
分化加劇
客觀來說,聯合貸款+助貸模式的蓬勃,在推動互聯網貸款、消費金融市場繁榮的同時,也催生了不少風險。‘大干快上’的背后難免會有亂象,何況是在銀行業,面對高昂的利潤說不動搖是很難的。
代價就是,近兩年,這部分貸款的不良躥升很快。這其中有疫情的因素,但更多可能還是過度借貸、風控不嚴的結果。所以,去年開始已經有很多銀行主動壓降這部分業務。監管出手,也有這重考量。
但眼下,這種全面嚴控的局面也是超出了很多從業者的意料之外。
畢竟,對于很多十八線的小銀行來說,借助金融科技公司或互聯網銀行等外部力量,可能是它們拓展業務半徑和提升自我能力的唯一途徑。
對于銀行來說,數字化早已不是意愿問題,更多是能力問題。如果缺少了外部力量的刺激和推動,一大批小銀行也就更沒有了創新的空間和可能。與此同時,資源和機會再次向頭部銀行聚集。就如這輪互聯網貸款新規,間接利好國有大行、股份行等頭部銀行。
這也是讓人深感無奈之處。銀行業兩極分化的趨勢本就愈發顯著,互聯網、數字化,原本可以調配資源,讓在地域、網點、規模上處于弱勢的銀行得以通過新的渠道和方式博得一些發展的空間。
沒曾想,繞一圈又回到了原點。
(本文作者介紹:洪偌馨,資深財經記者、主持人,自媒體“馨金融”創始人。)
責任編輯:趙子牛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