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陶金
中國成為全球唯一一個走出“V”型復蘇的主要經濟體。三季度GDP當季同比4.9%,累計同比0.7%,符合預期。經濟增速逐漸接近潛在增速的同時,結構性分化的問題有所緩解:工業部門持續繁榮,9月工業增加值同比6.9%,繼續高增;9月社零總額同比3.3%,也超預期;更為重要的是,限額以下的終端消費當月同比首次轉正,達到1.2%。
投資方面,房地產投資繼續引領增長,9月累計同比達到5.6%,比上月提高1個百分點,背后是9月房地產銷售較為繁榮,投資資金來源較為充裕;基建(不含電力)累計同比年內首次轉正,達到0.2%,背后是天氣、財政存款等干擾因素的弱化,基建項目啟動加快;制造業投資累計同比下降6.5%,比8月降幅收窄1.6個百分點,需要指出的是,制造業投資在較為寬松的信貸政策以及地產帶動的需求回升兩個因素推動下,依然相對較慢,反映了企業對未來經濟復蘇不確定性的擔憂。
GDP實際值低于預測值?
關于三季度GDP增速,有人認為實際值低于市場預期。但我們認為,市場預測存在較大分歧,但還是有一部分市場機構做出了比較準確的5%左右的預測,實際值與其中的很多機構的預測是相符的。
市場預測存在分歧的原因,主要是對經濟復蘇過程中結構性分化問題的緩解程度的把握不一致。工業部門維持了較長時間的持續復蘇,略超預期——9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9%,超過2019年水平,建筑業、金融業、房地產業保持較高景氣度。但是,制造業投資、終端消費仍然并未完全恢復,比較明顯地拖累了經濟整體增長的節奏,這也是導致各機構的預測普遍較實際值偏高的重要原因。
經濟持續恢復的驅動力
經濟繼續恢復的主要驅動因素有三個:
一是在固定資產投資方面,房地產和基建投資復蘇較快,有效支撐了較長產業鏈上的需求復蘇。
二是在消費方面,限額以上(基本對應中高端消費需求)恢復相對較快——9月限額以上社零同比5.3%,其中9月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2.9%,增速繼續提升。同時,預計限額以下首次回正會對未來消費繼續平穩復蘇打下更好基礎。
三是在外貿領域中,出口增速快速回升,成為三季度經濟復蘇的重要亮點,背后是中國在供給和產業鏈上的獨特優勢。
四季度經濟預測
雖然三季度經濟持續修復,但目前經濟是否還存在一定的隱憂?如何判斷四季度的整體經濟形勢,四季度GDP增速會在多少?
經濟仍然存在隱憂,主要源于前期經濟復蘇過程中的結構性問題:工業復蘇快于服務業、生產復蘇快于需求、投資復蘇快于消費。
首先,房地產和基建投資進一步上行的動力將有所減弱,尤其是房地產投資資金來源可能受到四季度銷售回落的影響,進而限制未來房地產投資增速。此外,工業部門的持續繁榮,可能會對總量政策形成掣肘,繼續放量對沖,可能會造成這些部門過熱。
其次在消費方面,盡管當月同比首次轉正,限額以下(對應低端消費需求)的終端消費行業恢復仍然較慢,原因在于終端消費主要對收入敏感,財政和貨幣政策缺乏抓手。
進入四季度,經濟復蘇薄弱領域能否“接棒”之前復蘇情況較好的工業和投資部門,是決定GDP增速能否繼續回升的關鍵。一旦這些部門能夠得到有效恢復,由于這些部門大多是順周期變量,那四季度及未來的經濟總量擴張速度是無憂的。總體來看,預計四季度GDP增速能夠在三季度基礎上進一步回升,達到5.5%左右。
未來宏觀政策取向
盡管三季度經濟數據全面好轉,鞏固經濟復蘇的態勢,確保完成全年的目標任務,一定強度的對沖和托底政策仍然是必要的,同時不論是財政政策還是貨幣政策,對于政策針對性的強調是必須的。
財政政策方面,可以以聚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為著眼點,加強財政資金在相關領域分配的針對性,一定程度上向終端消費和制造業進行傾斜,以補強經濟復蘇過程中的短板。
貨幣政策方面,不用期待總量的擴張,未來貨幣政策主要聚焦于定向和結構性政策,尤其是針對小微、制造業企業的創新工具的發力值得期待。同時短端維持流動性平穩,引導貨幣市場利率回歸政策利率。同時,降準和降息的預期繼續降低。
(本文作者介紹: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經濟學博士,專注研究宏觀經濟、大類資產配置等領域)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