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劉曉春
同業投資的資產,五花八門,不僅期限復雜,而且投向復雜,有投向債券、基金、信托產品,也有投向理財產品的。而這些產品的底層資產類別,更是不勝枚舉。其中的風險,不僅有資產本身的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還有產品因嵌套而產生的法律風險,更有期限錯配的流動性風險。
大概1985年前后,銀行發放貸款,不僅要信貸部門審批,還要計劃部門審批。于是兩個部門,或兩個條線,從上到下打了起來。從要不要計劃部門批準,到退而求其次應該怎么走審批流程,界定職責邊界??隙ǖ囊稽c是,企業和基層行增加了審批環節和公關成本。這樣,計劃部門從內部管理部門,變成了既是內部資源配置部門又是面對客戶的權力部門。最后,當然回歸本源,內部管理部門還是內部管理部門,而信貸部門分為了前臺客戶部門和后臺審批部門、風險管理部門。
表面看,是一個機構內部兩個部門話事權的爭奪,實際上是我國銀行經營管理的重大調整和轉折。因為這件事并不是某個部門、某個人挑起的,而是上層的重大決策。
在這之前,中國還是計劃經濟。全國的國有企業、集體企業數量基本是穩定的,再加上農業有季節因素和氣候因素。每年基層銀行根據轄內服務企業的生產計劃,制定存貸款計劃上報。匯總到總行后,由總行與相關部門協調,最后確定下一年度的計劃。隨后各級行按計劃操作即可。這種模式下,信貸部門經過風險審查后審批的貸款,一般都在計劃范圍內。偶有偏差,在年度中間的計劃調整中做些調劑就可以了。這個時期,銀行基本不需要考慮資金資源的配置效率和效用,主要是完成計劃,適當平衡。
改革開放后,企業多起來了,特別是鄉鎮企業如雨后春筍,貸款的主體和貸款的數量大幅增加;農村搞家庭承包,多種經營,經濟主體多了,信貸需求超出了以前的計劃范圍;“撥改貸”,國有企業的貸款需求也增加了。再加上地方政府發展經濟的積極性高漲,信貸部門審批的貸款量,往往會超出計劃。而在當時,若已經批準的貸款不能發放,無論是基層行,還是企業、地方政府,都是不可理解的。此時,資金需求大于供給,出現了嚴重的不平衡,在這種新的情況下,原來的計劃管理模式顯然已經不再適應。為了調節平衡,信貸不至于突破計劃,于是就有了貸款還需要計劃部門審批這一舉措。
再經過幾年的磨合,銀行和社會都接受了貸款有沒有風險和銀行有沒有貸款指標發放這筆貸款是兩回事。銀行也從計劃管理,慢慢有了自身資產負債管理的概念。所以,我國銀行業資產負債管理,看似一個天經地義的事情,實際上有一個逐步演變、走向成熟的過程。這個過程,到目前還在路上,尚未完成。
與三十年前相比,現在銀行資產負債表的內容豐富、復雜多了。以前銀行資產負債表主要就是存款和貸款。大大小小的行長們基本上沒有總資產的概念,也沒有資本充足率的概念。
現在銀行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不僅僅有貸款,還有債券、同業投資、黃金投資、衍生產品買賣等。
同業投資的資產,五花八門,不僅期限復雜,而且投向復雜,有投向債券、基金、信托產品,也有投向理財產品的。而這些產品的底層資產類別,更是不勝枚舉。其中的風險,不僅有資產本身的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還有產品因嵌套而產生的法律風險,更有期限錯配的流動性風險。
債券,有持有到期類的,有可出售類的,有交易類的。分類不同,風險邏輯不同,管理和核算方式也不同。比如持有到期類,基本上等同于信貸,關注的是信用風險。另兩類,風險的基礎是信用,但一般情況下更關注的是市場風險。因為市場資金供求的變化,會即時影響債券收益的變化,卻不一定是因為信用風險有了變化。同時,不同類型的債券,流動性管理的要求也不一樣,在整個資產負債表中的流動性地位也不同。
就負債而言,現在除了存款,還有同業存款、發行債券等。不同的負債來源,有不同的特點和規律。一般來說,存款中,一般存款的穩定性要高于同業存款,個人存款的穩定性要高于企業存款,小額存款的穩定性要高于大額存款,有些機構類存款比較穩定,發行的債券也是穩定的。同業存款比較特殊,同業在流動性偏好上具有明顯的同向性。當市場流動性充裕的時候,各同業機構的資金普遍寬松,這個時候向同業籌措資金非常容易。當市場流動性緊張時,資金的市場價格飆升,各同業機構基本上都資金不寬裕,此時就很難向同業籌措到充裕的資金。因此,一家銀行如果主要依靠同業資金來發展業務,就會面臨很大的流動性風險。
除了表內,銀行的資產負債表還有表外業務,甚至有所謂表表外業務。傳統的表外業務都是些或有負債和或有資產,比如為企業開出的信用證、保函、承兌匯票;接受的保函、信用證、承兌匯票等。這些或有資產和或有負債,在存續期間一旦發生墊款,就會變成銀行真實的資產和負債,我們把它叫做擔保及承諾類表外業務。這些年,大量增長的表外業務是代客理財、代客投資、代客交易業務,統稱為代客投融資類表外業務。理論上,這些表外業務,銀行并不需要承擔風險和責任,不會成為銀行的資產和負債。但在實際操作中,一定條件下,有些也可能成為銀行的資產和負債,甚至是損益。因此,不能因為是表外,就把它們放到資產負債表管理的視線之外。由于表外業務的風險會引起客戶和社會對銀行的信任危機,最終可能沖擊銀行表內業務的流動性。
(本文作者介紹:浙商銀行原行長)
責任編輯:張文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