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美歐及諸多新興經濟體通脹高企,主要有三個推動因素:首先,2020年全球疫情爆發,產業鏈擾動影響供給,而各國推出大規模財政刺激政策,則帶動需求強勁反彈。供需錯位下,一些國家自2021年二季度起物價開始較快上漲。其次,貨幣政策大放水后,美國等經濟體房價大幅上行。這導致在美國CPI中權重最大(2021年占比33.2%左右)的房租價格明顯上漲,2022年5月美國住宅CPI同比達到6.9%。最后,2022年2月俄烏戰爭爆發,直接推高全球能源價格。其中,2022年上半年WTI原油均價升至101.5美元/桶,遠高于去年同期的62.2美元/桶,同比漲幅達到63.2%可以看到,地緣因素影響下,能源價格劇烈上漲正在成為推高歐洲通脹的首要原因。
展望未來,就第一個因素而言,當前各國已普遍放松疫情防控,產業鏈擾動現象正在逐步緩解,而大規模財政刺激帶動的需求高增也將進入尾聲。其中,美國家庭儲蓄規模已回到常態水平附近,這意味著前期財政補貼下激增的家庭購買力將會轉弱。另外,高通脹已觸發美聯儲大幅加息,進而引領全球金融環境收緊,也會進一步抑制居民消費需求。由此,2023年商品市場供需錯位對通脹的推高效應會明顯減弱。與此同時,美聯儲大幅加息已對美國房地產市場形成壓力,未來美國房租價格漲勢也將隨之明顯放緩。
再看俄烏戰爭。目前這場戰爭已引發西方對俄羅斯實施全面制裁,而且制裁還在升級過程中。但這場戰爭基本將控制在烏克蘭境內,其他歐洲國家乃至美國直接卷入的風險較小。同時,這場戰爭已將國際原油價格推高到120美元/桶附近的高位。考慮到俄羅斯可將對歐原油出口轉向印度和中國,實際產量降幅不會太大,加上歐佩克和美國頁巖油都在增產,因此從供需平衡角度看,2023年國際原油價格進一步大幅上升的可能性較小。即使2023年上半年國際原油均價達到120美元/桶,同比漲幅也將降至18.2%,較今年上半年回落45個百分點左右。
這樣來看,最遲到2023年中,全球高通脹有望明顯降溫,其中美國、歐盟的CPI同比漲幅有望降至4.0%左右。2023年下半年將延續下行勢頭。事實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今年4月的全球經濟展望中預測,2023年發達經濟體通脹率將從今年的5.7%降至2.5%,新興及發展中經濟體通脹率將從今年的8.7%降至6.5%(后者主要是受土耳其、俄羅斯等少數國家通脹率畸高影響)。
我們認為,接下來再現上世紀70年代全球持續高通脹的風險不大。主要原因是疫情擾動影響將是短期的,目前看會控制在2-3年之內;70年代三次中東戰爭及80年代初兩伊戰爭連續爆發,全球原油產量受到嚴重影響,是帶動國際原油價格從1970年1.67美元/桶持續上升至1981年32.5美元/桶的主要原因,期間升幅達到18.5倍!當前的俄烏戰爭對全球原油價格的推升作用無法與之相比。
中長期全球通脹態勢如何?我們認為通脹中樞或將有一定幅度抬高,全球經濟很可能告別“三低一高”時代。主要原因在于,當前全球化正處于調整期,這意味著支持此前全球溫和通脹的關鍵因素受到削弱。2001年中國加入WTO,出口開始持續大規模增長,“中國制造”對全球商品市場供需平衡帶來重大影響,成為抑制全球通脹的重要因素。但在中美經貿摩擦及本次疫情之后,全球化勢頭遭遇頓挫,產業鏈本土化、區域化抬頭。這將帶動成本上升,進而推高全球消費品價格。
另外,2008年以來美歐實施超寬松貨幣政策,政策利率長期處于低位,資產負債表大幅擴張。這在推高資產價格的同時,會對消費品市場帶來怎樣的長期影響難有定論,特別是在全球化對消費品價格的抑制作用減弱之后。我們判斷,未來5-10年,全球CPI同比漲幅有可能從過去20年的年均3.9%升至5.0%左右,其中美歐等發達經濟體CPI同比控制在年均2.0%以內的難度上升(過去20年年均1.8%),歐美央行貨幣政策也將易緊難松。未來全球經濟很可能在延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低增長特征的同時,更多面臨如何抑制通脹的問題。由此,全球經濟將結束此前的“三低一高”時代(低增長、低通脹、低利率、資本市場持續高位上行)。
(本文作者介紹: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博士,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
責任編輯:趙思遠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