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紅塔證券 殷越 孫永樂 楊欣
5月已經公布的PMI數據、金融數據等均表明在經歷了4月疫情的沖擊高峰之后,5月國內經濟已經正式進入了新一輪的修復行情。
對于5月經濟數據的回暖,市場已經形成了明顯的共識,分歧只是在經濟數據的修復力度上。而今天公布的5月經濟數據無疑能夠讓我們更好地對疫后經濟有一個整體的認知。
而且現在6月已經過半,結合5月經濟數據和6月上旬的系列高頻數據來對上半年經濟進行大致判斷也關系到市場對下半年經濟的認知以及對政策的判斷等。
先來總覽一下5月經濟數據。簡單來說,5月經濟數據分項均有所回暖,結合分項漲幅以及同比變動情況來看,經濟呈現了出口>制造業投資>基建投資>生產> 房地產投資>消費的格局。
社會消費品零售方面,受益于疫情逐漸消散,居民消費自發性回升,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同比為-6.7%,前值同比增速為-11.1%,降幅比上月收窄4.4個百分點。但是因為疫情仍存、居民預防性儲蓄需求回升等,社零同比增速依舊為負。
生產方面,隨著疫情沖擊過去以及國內供應鏈產業鏈逐漸暢通,企業復產復工穩步推進,5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7%,前值為-2.9%。
固定資產投資方面,受益于政策發力,1-5月基建投資累計同比增速再度走高,為6.7%,成為經濟重要的支撐項。同時,受益于出口維持韌性等,1-5月制造業投資累計同比增速為10.6%。
相比于這兩項,房地產投資依舊是目前經濟中最大的拖累項。1-5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23.6%;商品房銷售額下降31.5%。
在房地產銷售同比增速偏低,房地產信用風險尚未出清的時候,房地產企業的融資端依舊承壓,并使得房地產投資同比增速走弱。1-5月份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4.0%,前值-2.7%。
接下來我們對5月經濟數據進行進一步的解析。
回顧2020年第一輪疫情的修復路徑,可以看到當時經濟修復先是依靠房地產+基建,再是依靠房地產+出口,最后帶動各個經濟分項回暖。
比較2020年和2022年疫情沖擊所面臨的經濟環境,兩者既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
相同點之一是消費。這兩輪疫情對線下消費場景的影響、對居民收入的沖擊等均使得居民消費出現了明顯下滑,且修復進度明顯偏慢,2020年消費一直到8月同比增速才轉正。
而本輪疫情對居民消費的沖擊模式和2020年初的時候也一樣,這也意味著本輪消費的修復進度可能會偏慢。
相同點之二是生產。疫情對生產的影響一是直接影響疫情地區的企業生產經營;二是通過影響產業鏈和供應鏈的穩定性,來向更大的范圍擴散。
且在疫情沖擊過后,企業經營秩序恢復會自發性地帶動生產明顯回升。當然決定生產的核心還是需求,2020年有強勁的外需和穩步修復的內需,所以生產回升的力度較強,今年生產的修復進度可能會和2020年有明顯區別。
再來看本輪疫情沖擊后,經濟面臨的內外部環境和2020年存在的差異。
第一個差異是房地產行業面臨的局面已經天差地別。2020年房地產行業(包括銷售和投資)依舊存在較大的潛力,在貨幣政策等放松之后,房地產銷售和投資迅速回暖,成為經濟的主要支撐項目。
但是在經歷了2020年到2021年上半年商品房銷售市場高增之后,居民部門杠桿率已經位于高位,疊加現在期房存在交付風險以及房價上漲預期改變等,房地產銷售市場回暖難度較高。這又進一步制約了房地產投資的回升。地產預計后續短期內會是經濟的拖累項。
第二個差異是出口面臨的環境迥然不同。2020年出口之所以能夠挑起經濟增長的大梁,一是因為海外寬松的財政貨幣政策帶來的旺盛需求,二是全球供應鏈不暢的時候,中國生產一枝獨秀。
但是在2022年,海外因為高通脹,財政貨幣政策開始加速收緊。同時高通脹還對居民的收入造成了侵蝕,目前美國通脹增速已經超過了工資增速,居民實際收入增速轉負,疊加消費也從商品消費轉向服務消費,海外需求端的支撐后續大概率會轉弱了。
另外,考慮到海外供應鏈修復,中國還面臨著供應端的競爭。這意味著后續出口也會面臨一定的壓力。
第三個差異是制造業。2020年在上游漲價以及旺盛的出口推動下,企業加大在技改等方面的投資,制造業投資持續回升。但是2022年制造業投資已經連續1年多維持高位了,2021年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3.5%,今年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速在高基數下,同比面臨下行壓力。
出口和房地產所面臨的環境差異也意味著本輪疫情沖擊之后,經濟的修復情況會與2020年不太一樣。
以上這些特征也能夠從5月的經濟數據中一窺端倪。
首先,來看消費數據。
在疫情來臨時,消費特別是線下服務消費往往是首當其沖的,4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1.1%。
4月的大降幅使得從同比角度來看,5月消費同比數據修復得最好,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6.7%,降幅比上月收窄4.4個百分點。
但是我們也要認識到目前消費依舊仍處于下行區間,且消費作為順周期項目,恢復會需要更長時間。分項來看,5月消費數據有這么幾個特征:
第一,以餐飲收入為代表的線下服務業修復進度依舊十分緩慢。5月因為疫情影響尚在,個別地區新增人數依舊較多,多地對堂食等消費行為的限制政策繼續,娛樂經營場所也尚未開放。
在線下消費場景缺失同時居民也不太愿意進行線下消費的時候,5月餐飲收入同比下滑21.1%(前值為-22.7%),在消費分項中降幅位居第一。
除餐飲之外,與社交相關的消費如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和化妝品類5月同比增速分別為-16.2%和-11.0%,雖然有所回升但是依舊大幅低于商品零售-5%的同比增速。
第二,必需品消費表現亮眼。5月糧油食品類、飲料類、煙酒類和中西藥品類同比增速分別為12.3%、7.7%、3.8%和10.8%,在商品零售分項中是為數不多的正增長項目。
另外,糧油、食品類等同比增速走高也可能與相關商品價格走高有關。從5月CPI數據上可以看到受海外糧食危機等因素的影響,國內糧油價格均有所上漲。
這一點在石油及制品類上體現得更為明顯,5月受海外原油價格上漲的影響,國內2次上調了柴油、汽油的價格,并帶動石油及制品類消費5月同比增長8.3%,漲幅位居前列。
第三,受房地產市場拖累,在整體消費數據有所改善的時候,房地產相關領域的消費依舊較差。目前,國內房地產市場依舊疲軟,如1-5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23.6%。在房地產銷售不行的時候,居民裝修、購置家具家電等的需求自然不足。
體現在5月數據上就是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家具類和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同比增速分別為-10.6%、-12.2%和-7.8%。
第四,汽車消費同比回升明顯。和社零數據的變動很像,因為此前降幅明顯,所以5月細分項中,汽車的反彈力度是最大的,5月同比增速為-16%,前值為-31.6%。
汽車銷售行情好轉一方面是需求端有所回暖,近期多地為了推動消費,對居民購置汽車等行為提供了多項優惠政策。另外,在疫情影響下,居民對私家車的需求也有所增加;
另一方面隨著供應端的緩解,前期積壓的需求開始得到滿足。因為上海、吉林等地是汽車配件的重要生產區,在本輪疫情沖擊下,汽車生產大受影響,并進一步影響到了汽車消費。隨著汽車生產的逐漸修復,前期積壓的訂單也開始得到滿足,這也推動了5月汽車同比走高。
第五,我們要看到5月線上消費在進一步好轉,1-5月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累計同比增長5.6%,前值為5.2%,當月同比增長14.3%。線上消費的回升一來是隨著線下物流的修復,送貨時間加快,居民繼續增加在線上的消費;二來是年中的“618”大促從5月下旬就已經開始,線上購物需求開始走高。
總的來說,5月受益于疫情沖擊逐漸減弱,居民消費特別是商品消費均有所回暖,并帶動5月社零同比增速降幅收窄。
往后來看,6月隨著各地線下消費秩序的修復,如上海已經逐步開放線下商場和允許線下堂食了,6月以餐飲消費為代表的服務消費有望出現明顯回暖。另外,在疫情影響逐漸過去的時候,居民商品類消費也有望出現回暖。
當然,消費的回暖還需要政策進一步發力。一來是修復居民的線下消費場景,如通過規范的常態化核酸檢測來降低居民的擔憂并推動線下消費場景恢復正常運營。
二是通過保市場主體等方式來保住就業,從而穩住居民的收入端。受疫情等因素的影響,目前國內面臨較大的就業壓力,特別是結構性就業壓力較大。
5月在疫情沖擊減弱之后,企業生產經營秩序修復,招工需求隨之回升,并帶動失業率回落。5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9%,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
但是青少年的就業問題依舊凸顯,5月16-24歲、25-59歲人口調查失業率分別為18.4%、5.1%,前值為18.2%和5.3%。其中,16-24歲失業率走高與目前國內臨近畢業季,大量應屆生進入就業市場有關。
在失業率特別是年輕人口失業率偏高的時候,政策需要進一步加大保就業的力度。通過降低失業率,穩定居民收入端,來進一步促進消費的回升。
三是后續政策可以通過財政減稅、發放消費券等方式來促進居民消費。目前,北京、深圳等多地都推出了消費券等消費促進措施,后續各地可以因地制宜研究適合當地的消費支持政策,來激發居民的消費意愿。
其次,我們再來看生產數據。
5月受益于供應鏈產業鏈逐漸暢通以及疫情沖擊減弱,企業復工復產穩步推進。體現在經濟數據上就是5月單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0.7%(前值-2.9%)。
總的來說,5月工業增加值數據有這么幾個特點。
第一,受益于疫情沖擊減弱、國內保供應鏈產業鏈穩定的政策等,5月企業生產自發性好轉,且此前受影響明顯的行業回升的幅度也更明顯。
以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上海為例,上海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前三周,上海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日均用電已經恢復至去年同期的83%以上。同時,在政策的引導下,4月中下旬開始全國物流就在加快修復,可以看到全國的整車貨運流量指數在4月中下旬見底,此后一直保持著震蕩走高的趨勢。
在經濟秩序逐漸好轉的時候,企業的生產開始穩步推進,所以5月工業增加值同比轉正,且大部分行業同比增速均高于4月。
這一點在汽車行業上表現得十分明顯,4月疫情對汽車行業沖擊明顯,造成汽車生產同比下滑31.8%,而隨著汽車產業鏈逐漸暢通,5月汽車制造業同比降幅僅為-7.0%,相比于4月降幅明顯收窄。
第二,有需求保障的商品,生產修復得也比較亮眼。這里又可以分為兩類商品,一是出口相關商品,因為出口維持韌性疊加前期出口訂單擠壓,5月出口數據表現亮眼,體現在生產數據上是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11.1%。在出口的帶動下,相關行業的生產明顯回升,如專用設備、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同比增速分別達到了1.1%、7.3%和7.3%。
二是與生活必需品相關的商品,這類商品需求穩定(在消費數據中也提到了),相應的生產端也就表現良好,比如食品制造業以及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同比分別增長3.5%和7.0%。
相應的,需求恢復偏慢的商品生產修復得也會偏慢。比如紡織業,因為線下出行需求尚未回升,居民在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上的消費需求并不旺盛,相應的5月紡織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僅有-3.5%,修復速度較慢。
第三,與上游保供相關的行業生產保持高增速。比如可以看到,保供政策下煤炭生產繼續增加,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同比增速為8.2%,在行業數據中增速繼續維持第一的優勢。
另外,煤炭行業同比增速回落則可能與市場對煤炭的需求有所減弱有關。隨著南方進入雨季,水力發電開始替代了一部分的火力發電,可以看到5月火力發電同比下滑10.9%,水力發電同比增加26.7%,且后續會進入水電發力的高峰,相應的市場對煤炭的需求也就有所減弱。
5月疫情余波尚在,企業生產還需要進一步改善,生產依舊位于疫情前的運行中樞之下。
6月以上海全面復工為標志,國內的生產在進一步加快,從上圖也能夠看到6月上海整車貨運流量指數明顯走高。與之對應的是企業的生產進一步修復。
當然工業生產的最終修復情況還是依賴于內需和外需的情況,這一點也是我們后續需要進一步關注的。
最后,我們將目光轉向固定資產投資數據上,這也是與2020年經濟差異最為明顯的一項。
1-5月,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6.2%,前值為6.8%。相比于生產和消費數據,受房地產投資偏弱的影響,今年以來固定資產投資整體處于下行通道。
分項來看,1-5月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6.7%,制造業投資增長10.6%,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4.0%,前值分別為6.5%、12.2%和-2.7%。可以看到,房地產是主要拖累項目,而基建同比則逆勢向上,體現了政策逆周期調節。
如果說2020年固定資產投資的回升主要是靠房地產,那么今年固定資產投資則會更依賴于基建以及依舊維持韌性的制造業了。
房地產方面,1-5月房地產投資和銷售同比數據進一步走弱。投資方面,施工面積同比-1%(前值0%),新開工面積同比下降30.6%(前值-26.3%),竣工面積同比下降15.3%(前值-11.9%),土地購置面積同比下滑45.7%(前值-46.5%)。
銷售市場方面,1-5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23.6%(前值為-20.9%)、商品房銷售額下降31.5%(前值為-29.5%)。
5月迎來了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密集期。
金融政策方面,央行、銀保監會聯合發文下調首套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20個基點,央行5月20日公告5年期以上LPR下調15個基點,目前房貸利率低點已經可以到4.25%了。
政策指引下,5月貝殼研究院監測的103個重點城市主流首套房貸利率為4.91%,二套房利率為5.32%,分別較上月回落26個和13個基點,再創2019年以來新低。
房地產政策方面,近期中央和地方支持房地產的政策也是層出不窮。中央方面,如4月末的政治局會議明確表示支持各地從當地實際出發完善房地產政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優化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在中央定調之后,在因城施策框架下,地方調控政策進入了爆發期。克爾瑞數據顯示,2022年地方性政策出臺城市達134個,326次出臺政策,其中5月79個城市出臺放松政策,出臺次數高達149次,占全年政策出臺次數的46%。
在“因城施策”的大框架下,5月各地政府紛紛出臺相關政策,總覽已經出臺的政策,我們大致會發現這么一些特征:
1)從城市角度來看,三四線城市是目前出臺放松政策的主力,二線城市其次,而一線城市則表現得更加具有定力。這也和各城市面臨的地產壓力有關。以一線城市為代表的部分城市,房地產表現得具有韌性(供給相對剛性,同時需求較強),且經濟支柱更多,對房地產依賴程度較弱,如果放開反而會面臨房價上漲壓力。
而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本身就面臨較大壓力,且房地產對經濟的影響更大,所以在放松上也更為積極,同時出現“炒房”等的可能性也會比較低。
2)從調控內容上看,松綁的政策主要集中在放松限購(如降低公積金繳存年限要求)、降低首付、增加公積金貸款額度、加大人才引進力度等需求方面,且三四線城市在政策上的放松力度更大,往往會有多種舉措搭配進行。
另外,目前雖然多地也對限售等政策進行了調整,但是相比于限購,限售政策出臺城市會少一些。
3)從調控方向上看,“房住不炒”依舊是本輪政策松綁的底線。比如我們會看到部分城市的放松政策出現“半日游”、一線城市保持定力等,這背后體現的就是“房住不炒”依舊是各地制定政策時需要考慮的。
雖然政策底進一步夯實,但是我們會看到受疫情等因素的影響,政策底到銷售底的傳導尚需時日,1-5月商品房銷售面同比下降23.6%(前值20.9%)。
房地產銷售市場的疲軟除了居民收入端承壓、居民部門杠桿率過高、對期房交付的不信任、對房價上漲信心不足、疫情影響尚存的原因之外,可能也與政策的特點有關。
正如我們前面說的,目前房地產政策的放松主要集中在三四線城市,但是這些城市在經歷了此前的棚改貨幣化安置之后,基本面對房地產的支撐力度已經有所減弱了。
而二線城市的房地產基本面支撐更強,在房地產政策放松后,改善的幅度也會更加明顯。比如把30大中城市分一二三線來看,5月一線、二線、三線城市每日商品房成交面積的月均值環比分別增加4.3%、增加14.6%和減少0.9%。
這種城市之間的分化也使得目前政策調控生效的難度有所增加。
當然,我們要看到雖然累計同比增速在下滑,但是當月同比增速出現了改善。疫情沖擊使得4月和5月的房地產銷售同比出現了-30%以上的降幅,并帶著累計同比增速持續向下。
但是對于后續房地產銷售我們依舊持樂觀態度。
可以預期的是,一來疫情對居民線下看房及購房行為的擾動會進一步減弱,比如我們可以看到近期上海商品房成交面積明顯回升;二來前期出臺的政策效果會逐漸顯現,以及還會有更多地區出臺房地產松綁政策,這就意味著后續政策會對房地產銷售市場會形成持續性支撐。
考慮到目前銷售的同比增速較低(連續兩個月-30%以上的當月同比增速將累計同比增速拉到了偏低的水平),我們認為6、7月份國內房地產銷售的下行壓力會有所緩解,商品房銷售面積累計同比增速可能會迎來拐點。
當然,房地產銷售作為房地產投資的領先指標,在5月房地產銷售偏弱的時候,房地產投資依舊會處于下行區間,但是銷售逐漸筑底,政策支撐態度明確的時候,投資的下行速度已經有所減慢。
在房屋銷售低迷時,房企的銷售回款速度依舊較慢。1-5月定金及預收款同比減少39.7%(前值-37.0%)、個人按揭貸款同比減少27%(前值-25.1%)。
同時,在銷售沒有明顯回暖,房企潛在信用風險尚未出清的時候,房企外部融資壓力仍然較大。從數據上可以看到1-5月國內貸款同比下滑26%(前值-24.4%)、自籌資金同比下滑7.2%(前值-5.2%)。且能夠獲取外部融資的主要是央企和國企,民企獲取融資的難度更大。
外部融資和銷售回款均面臨壓力的時候,5月房企資金端缺錢的情況也就更為嚴重了,1-5月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同比下滑25.8%(前值為-23.6%)。
資金端的壓力也體現在房企的投資行為上。缺錢自然使得房地產投資增速進一步下滑,從-2.7%到-4%。同時,房企資金主要用于已有項目的施工,而在前端拿地和新開工上表現得十分謹慎,可以看到1-5月施工面積和竣工面積同比分別為-1.0%和-15.3%(前值分別為0%和-11.9%);而新開工和土地購置面積同比增速則分別為-30.6%和-45.7%(前值分別為-26.3%和-46.5%)。
總的來說,因為疫情影響尚在、政策從落地到見效需要時間等因素,5月房地產銷售和投資累計同比數據進一步走低。
但是往后來看,我們認為因為6、7月份房地產銷售即將迎來拐點。而房地產投資的拐點相比于銷售的拐點會有幾個月的滯后,在銷售即將迎來拐點、市場預期逐漸改善的時候,后續房地產投資的下行幅度也有望逐漸收窄。
固定資產投資三項中,除了房地產投資之外,制造業投資和基建投資的表現都不錯,這也會是后續“穩增長”的主要拉動項。
制造業投資方面,5月制造業投資繼續維持高增速,1-5月同比增長10.6%(前值12.2%)。
分項來看,制造業投資的韌性主要來源于以下幾點:
第一,在疫情沖擊過后,有需求端支撐的行業投資進一步走高,這在以糧食為代表的剛需消費品行業和出口導向行業上表現明顯。
比如糧食等需求的剛性推動1-5月食品制造業和農副食品加工業的投資增速同比增長21.2%和19.1%(前值23.2%和23.1%)。再比如在出口的帶動下,通用設備制造業同比增長23.4%(前值+25.6%)、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36.8%(前值+36.6%)。
第二,在政策鼓勵下,高技術制造業投資穩定增長。1-5月,高技術制造業增長24.9%。其中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30.4%、29.3%。
第三,偏寬松的財政貨幣政策為企業提供了較大的資金支持,也有利于激發企業的投資需求。近期留抵退稅、稅費緩繳等財政政策,以及降息、結構性貨幣工具等寬信用金融政策工具頻出,企業能夠獲得充足的資金支持,這也有利于激發企業的投資動力。
不過目前制造業企業也面臨著不小的壓力,一來疫情多次反復加劇了企業生產的不確定性。二來在海外財政貨幣收緊,通脹高企的時候,外需面臨下行壓力。三來高價原材料成本給制造業企業特別是中下游企業帶來壓力。
而保住市場主體,穩住制造業投資對于后續“穩增長”和“保就業”等至關重要,后續可以繼續關注是否會有相關政策的出臺來加大對制造業企業的支持力度。
基建投資方面,1-5月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長6.7%,前值為6.5%。
5月基建投資增速回升的支撐動力一是復工復產推進了建筑施工進度。5月PMI土木工程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為62.7%和59.1%,高于上月1.7個和6.8個百分點。
二是政策激勵下上層加快資金撥付,企業加快項目開工。2022年1-5月政府新增專項債的發行規模達2.0萬億,發行量近乎于去年的2.5倍。同時5月財政存款低于季節性也說明財政在加快資金下發。
而隨著財政資金的加速下達,基建投資項目也在加速開工,據點木通統計,5月1日-5月15日,全國重大開工項目約 19 個,共計總投資約2371億元,包括公路、市政、生態、產業園等項目。
而且往后來看,基建投資會成為經濟分項中最具確定性的指標,也會成為今年后續“穩增長”的重要抓手。
另外,正如我們最前面所說,疫情沖擊之后,目前國內經濟面臨的環境和2020年大不相同。在各個分項中,基建投資會取代當時的房地產投資成為“穩增長”最主要的抓手。
按照此前政策的表述,新增專項債 6月底前要基本發行完畢,并力爭在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畢。這對后續基建無疑會形成明顯的支撐。
另外,去年下半年基建投資同比持續走弱也為基建同比增速走高提供了空間。
最后總結一下本月經濟數據傳遞的幾點信號。
第一,隨著疫情沖擊過去,國內經濟數據整體均有所回暖(這一點在當月同比數據上表現得更為明顯),部分受沖擊明顯的指標同比增速回升的幅度也更大。比如可以看到在5月復工復產、復商復市的帶動下,工業增加值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同比增速均明顯反彈。后續隨著疫情影響的進一步減弱,國內經濟有望進一步修復,分項指標有望回歸疫情前的運行區間。
第二,雖然房地產市場依舊處于下行區間,但是隨著政策的持續推出,房地產銷售市場有望在之后1-2個月內迎來拐點,并逐步改善房企預期,推動房地產投資改善,從而逐漸穩住房地產投資,降低其對經濟的拖累。
第三,穩住制造業投資對于后續穩增長至關重要。疫情沖擊過后,受益于維持韌性的出口、財政和貨幣政策的幫扶等,制造業投資同比依舊能夠維持高位。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在疫情多次反復、出口面臨下行壓力、制造業已經經歷了1年多高增的背景下,制造業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面臨著不小的壓力。后續關注是否會有更多的政策出臺來穩住制造業企業投資。
第四,基建成為后續經濟增長的主要抓手。5月隨著疫情沖擊減弱之后,基建投資同比已經開始有所回升,后續隨著專項債募集的資金加快下發,基建項目會加速落地,并帶動基建投資回升。
(本文作者介紹:紅塔證券研究所所長、首席經濟學家)
責任編輯:余坤航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