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胡會武
保險公司市縣分支機構負責人大都懂得“合規”有利于“發展”的大道理,也都渴望能夠“合規”地“發展”,更不愿意承受被處罰的高風險。但是,在公司內部“對標市場”的嚴格考核下,在外部商車險市場混亂的現實中,被迫在“要保費”還是“要合規”之間,進行痛苦的權衡平衡。
2017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金融風險防控工作,保監會出臺了1+4系列文件,重拳治理保險市場亂象,商車險市場是重點治理領域之一,突出表現在嚴厲打擊違規支付銷售費用行為,檢查頻度處罰力度前所未有。在如此高壓態勢下,商車險違規支付銷售費用現象仍然有禁不止,局部地區甚至愈演愈烈,值得保險監管者與研究者深度思考,以期透過現象看本質,探求根本治理之道。
透視亂象
眾所周知,商業車險違規支付銷售費用是一個“老大難”問題,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違規支付存在在普遍性。筆者瀏覽了保監會及各地保監局官網“行政處罰”欄目,發現全國各地都有因商車險違規支付銷售費用問題被查處情況,處罰力度創歷史新高,涉及大中小保險公司及中介機構。
二是違規支付存在長期性。自商車險市場形成多家公司競爭格局以后,商車險違規支付銷售費用現象便如影隨形,市場規模越大,經營主體越多,競爭越激烈,問題也越突出。
三是違規支付存在頑固性。2008年以來,保險監管部門治理商車險違規支付銷售費用亂象已常態化,經營主體大都曾經被處罰過,可違規支付行為屢禁不止,不斷地變換“馬甲”,成為打不死的“妖怪”。
四是違規支付存在復雜性。經營主體違規支付形式五花八門,費用列支各顯神通,帳實不符難以查證。違規支付銷售費用去向復雜,保險公司或直接返利客戶,或給付保險中介(含營銷員),中介部分返利客戶,或支付給公司員工,員工部分返利客戶等等。
捫心自問,筆者保險從業三十多年,曾擔任數年地市級保險行業協會會長,深知保險公司市縣分支機構負責人大都懂得“合規”有利于“發展”的大道理,也都渴望能夠“合規”地“發展”,更不愿意承受被處罰的高風險。但是,在公司內部“對標市場”的嚴格考核下,在外部商車險市場混亂的現實中,被迫在“要保費”還是“要合規”之間,進行痛苦的權衡平衡。
毋須諱言,保險監管者與經營者都心知肚明,商車險變相支付銷售費用已經成為行業潛規則,保險監管部門不能不查處,又不可能全部查到,只能是受理舉報、要求自查及組織抽查。結果必然是“查一漏萬”,多數違規者“有驚無險”,少數被查處者“自認倒霉”,達不到“殺雞警猴”之效。可以說,盡管兩次商車險費改成效顯著,仍然不足以讓商車險銷售費用支付,走出“違規造成混亂,混亂刺激違規”的惡性循環。
追根溯源
在保險監管部門長期治理下,商車險銷售費用支付違規問題仍無根本好轉,特別是在近期“從快從嚴從重”查處氛圍中,保險經營主體仍然“不收手不收斂”,簡單地用“監管不到位”或者“經營主體缺乏合規意識”難以解釋,必然有著更深層的制度性根源。
經過近十幾年高速增長,我國商車險市場已經從“寡頭壟斷市場”發展成“完全競爭市場”,與農副產品貿易市場相差不遠。主要特征表現在二個方面:一是我國財產保險公司數量已超過80家,商車險供給主體已經足夠多,且產品同質、服務類似、渠道雷同;二是我國私家車保有量已超過2億輛,商車險消費者數量也已經足夠多。在完全競爭市場上,產品價格受價值規律支配,完全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產品供給主體必須“隨行就市”確定價格。
但是,我國現行商車險費率管理制度依然是監管部門審批制。雖經兩次商業車險費改,保險公司自主定價幅度仍然很有限,且原則上半年才允許調整一次,根本沒有辦法“隨行就市”。可以說,在完全競爭的商車險市場上,“實際費率”完全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每時每刻都有可能發生變化,經過監管部門審批的費率不過是“名義費率”。在完全競爭市場環境中,如果保險公司不“隨行就市”確定“實際費率”,必然被市場淘汰出局。在現行商車險費率監管制度下,如果保險公司公開超過監管部門規定的費率浮動范圍,必然招致“滅頂之災”。保險公司既要順從市場“無形之手”的支配,又不敢跳出監管“有形之手”劃定的圈圈,惟有通過不斷“變換馬甲”,違規支付銷售費用,隱性變相降低費率。雖然違規支付銷售費用也有風險,尚無“性命之憂”,保險公司被迫“兩害之間取其輕”。
總之,在當今商車險市場上,供求關系決定“實際費率”,監管部門審批“名義費率”,監管“有形之手”與市場“無形之手”不合拍,“名義費率”與“實際費率”形成兩張皮,必然造成商車險違規支付銷售費用現象。
治本之道
在現行商車險費率管理制度框架內,重拳治理商車險銷售費用違規支付亂象很有必要,但終究是治標之舉,難免按下葫蘆浮起瓢,監管機構疲于查處,保險公司有苦難言,效率效果差強人意。唯有加快商車險費改步伐,尊重完全競爭市場中“供求關系決定價格”的客觀規律,保留監管部門商車險產品審批權,將“名義費率”決定權放還保險公司,讓“名義費率”公開回歸“實際費率”,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商車險違規支付銷售費用的“老大難”問題。
保險公司完全獲得商車險費率決定權后,可以在精準評估車輛風險基礎上,依據自身經營成本控制能力,公開“隨行就市”調整費率水平,實現費率與車輛風險狀況相匹配,與自身成本管控能力相適應。如果保險公司經營管理水平足夠高,風險評估與成本控制能力足夠強,完全能夠既有效控制經營風險,又可以“隨行就市”直接降低商車險費率,沒有必要自找麻煩違規支付銷售費用。
完成商車險費率徹底市場化以后,保險監管部門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精力,更好地發揮監管“有形之手”的作用,以彌補市場不足,防止市場失靈。一是嚴厲打擊各種市場壟斷行為,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二是嚴肅查處銷售誤導與理賠失信行為,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三是嚴格產品質量標準,提升商車險服務水平;四是嚴密監控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及分支機構綜合成本率,從快從嚴從重查處非理性賭徒式低價競爭行為,防止劣幣驅逐良幣。
總之,在監管“有形之手”有效引導下,充分發揮市場“無形之手”的決定性作用,才能徹底掃除商車險銷售費用違規支付亂象,實現商車險經營主體優勝劣汰,促進商車險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本文作者介紹:中國人保財險安慶市分公司調研員)
責任編輯:張文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