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地產業(yè)低迷
房地產業(yè)作為緊縮政策的主要調控目標,已經出現(xiàn)了顯著下滑。為冷卻房地產市場而采取的措施既包括對需求的抑制——如對第二套房房貸所設置的更高門檻,也包括旨在減少供給的措施——如更緊的土地供應及對開發(fā)商的信貸政策。這兩者中針對需求的措施似乎見效更快。最近,房地產銷售大幅下滑,而房產價格上漲有所放緩。這種房價趨弱的態(tài)勢影響到了全國大部分地區(qū),而大城市,特別是近年房價高速上漲的大城市則尤為明顯。自2008年初以來,房地產銷售量同比下降,且下降的速度日益加快。而對房地產價格進一步下降的預期、對總體經濟的擔憂及中國股市的下跌都或許更進一步加深了房地產銷售的不景氣。新地產項目的建設也呈現(xiàn)弱勢,房地產投資增長目前接近于零。
房地產業(yè)的低迷加劇了若干上游產業(yè)增長的下滑。部分由于庫存大量增加,10月份鋼鐵和水泥行業(yè)增長大幅下降。由于這些重工業(yè)增長的減緩快于其他部門,使得如貨運量、發(fā)電量等實體經濟指標的減緩幅度遠遠高于總體經濟的放緩。
房地產業(yè)的持續(xù)疲軟對金融行業(yè)以及消費者資產負債的影響看起來有限。中國主要銀行對房地產的貸款只占其貸款總量的20%左右,遠低于OECD國家的大約2/3的房貸占總貸款比例。在中國的房地產貸款中,約2/3以購房抵押貸款的形式直接貸給家庭,剩余1/3以項目融資的方式貸給地產開發(fā)商。20%以上的首付要求使出現(xiàn)大范圍負資產物業(yè)的可能性有限;同時中國的家庭總負債和凈負債水平都很低。總之,面對未來可能會出現(xiàn)的種種狀況,目前銀行的資產負債表都足夠健康,足以在近期防止金融業(yè)不穩(wěn)定的出現(xiàn)。
然而,由于房地產業(yè)的低迷影響到了經濟增長和地方政府的收入,政府已采取了一些支持措施。地方政府的收入很大一部分來自房地產市場,因此房地產的持續(xù)低迷會影響地方政府財力,使之難以維持或增加支出。除降低住房貸款利率外,中央還采取了降低購買小型住房的房產契稅、降低首付款比例、對個人銷售和購買住房暫免征收印花稅、對個人銷售住房暫免征收土地增值稅、降低首次購房的貸款利率等措施來刺激房產銷售。許多城市的地方政府還采取了額外措施,包括對購房者給予(少量)退稅,價格補貼,給外來購房者上戶口等。這些措施都是將重點放在了需求方而不是房產開發(fā)商,是正確的。但這些鼓勵購買房產的措施總的來說規(guī)模有限。更多的支持將來自政府于11月9日所提出的大規(guī)模經濟刺激方案中對住房建設的支持。
通貨膨脹壓力已經消退
隨著貿易順差的再次激增,外匯儲備繼續(xù)增長。在出口總體仍保持強勁的同時,由于加工貿易疲軟及上游行業(yè)庫存的增加,第三季度的進口增長出現(xiàn)下降。這樣,盡管貿易條件由于原材料價格的高漲而比一年前大大惡化,但以美元計價的出口年同比增長再次超過進口。貿易順差又開始上升,并在2008年年中頻創(chuàng)歷史新高,更于10月份達到350億美元。總的來看,內需增長放緩的幅度大于外貿對GDP增長的貢獻,從而拉低了GDP的增速。盡管第三季度非FDI的資本流入有所放緩,外匯儲備仍持續(xù)增長至1.9萬億美元(增加970億美元)。
通貨膨脹壓力已經消退。由于食品價格大幅上漲的狀況已經逐漸過去,而核心通貨膨脹率保持較低水平,10月份消費者價格通貨膨脹率降至4%。同時,隨著國際和國內市場原油及其他原材料價格繼續(xù)下滑,這方面的通脹壓力也在減輕。原材料價格繼續(xù)走低的前景意味著通貨膨脹在近期已不再是一個主要的擔憂。在最近由食品和原材料價格上漲引起的通貨膨脹中,中國經濟和勞動力市場顯示出了足夠的靈活性,在吸收了外來價格沖擊的同時,又沒有引發(fā)工資—物價的螺旋型上升。考慮到中國急需對一些產品的價格管制進行改革,這種靈活性讓人對改革的成功增強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