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創業邦
作者丨淡忠奎
圖源丨圖蟲創意? ? ? ? ?
不久前,2024年《財富》世界500強發布,奇瑞控股首次上榜,成為安徽首家進入世界500強的本土車企。
這是安徽汽車產業強勢突圍的縮影。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安徽汽車產量達到116.14萬輛,對比去年同期,一舉超越山東(90.32萬輛)、上海(82.16萬輛)和湖北(75.35萬輛),躍升至全國第三位。
在整車產量飆升的同時,安徽正著眼于“整零結合”,大舉“押注”縣域——
近日,安徽省汽車辦、省發改委等部門聯合發布《安徽省縣域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建設行動方案(2024—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提出著力推動縣域零部件產業做大做強做優,到2027年縣域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營收達到5000億元左右,新增百億級產業集群5—7個,每個地級市至少培育新城1個縣域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
汽車產業是安徽打造制造強省的首位產業,而縣域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的升級打造,又將給安徽帶來什么?
晉級前三
今年上半年,廣東(229.17萬輛)、重慶(121.42萬輛)、安徽(116.14萬輛)、山東(90.32萬輛)、上海(82.16萬輛)、江蘇(80.67萬輛)、浙江(75.76萬輛)、湖北(75.35萬輛)、陜西(75.31萬輛)、吉林(74.68萬輛)汽車產量排名全國前十,前十陣營的門檻已從去年50余萬輛上升至70余萬輛。
相較去年同期,安徽、江蘇、浙江分別上升3位、1位、3位,而山東、上海、湖北、吉林分別下降1位、1位、3位、2位。其中,安徽連續反超山東、上海和湖北,強勢晉級全國第三。
安徽也由此成為全國省域汽車版圖上最大的“黑馬”。如果時間再往前,安徽躍升的軌跡更加清晰。
2022年,安徽汽車產量174.69萬輛,居全國第七;2023年上升至208.8萬輛,超越湖北、吉林、廣西晉級第四;2024年上半年,這一位次再度提升。
需要指出的是,國家統計局特別標注“以上分地區汽車產量中,各地區不包含未納統的汽車整車產業活動單位產量”,這也導致相關數據與地方公布數據有所差異。
安徽方面數據顯示,上半年安徽汽車及新能源汽車產量均已位列全國第二。有分析認為,這是比亞迪合肥基地等新投產的車企產量未被國家統計局納統所致。
“安徽新聞聯播”披露,1-6月,全省汽車產量達150.6萬輛,同比增長46.7%,占全國比重的10.8%,居全國第2位;其中新能源汽車62.1萬輛,同比增長81.4%,占全國比重的12.6%,居全國第2位。汽車出口67.9萬輛,同比增長21.5%,占全國的比重升至24.3%。
實際上,近年來,圍繞汽車“首位產業”,安徽大力推動奇瑞、江淮、蔚來、大眾安徽等重點項目建設,加開展縣域充電設施“補短板”試點等,新能源汽車強省建設成效不斷凸顯。
截至6月底,安徽汽車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超過1360家,較上年同期凈增80多家;前5月,全省汽車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營收2489.6億元、同比增長30.9%,利潤總額150.1億元,同比增長163.8%。
去年7月,安徽專門成立省汽車辦,作為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領導小組辦事機構,聚力推動整車、零部件、后市場“三位一體”全面發展。
不久前,安徽省省長王清憲在省汽車辦調研時強調,要加強前瞻性、戰略性研究,準確把握汽車產業變革、技術迭代和生態演變的宏觀趨勢,努力在激烈的競爭中搶占先機、贏得主動。
布局縣域
在全省層面布局下,安徽大力推動形成“合肥—蕪湖”雙核聯動、其他各市多點支撐的一體化發展格局。
上月月底,一汽、陜汽、重汽等配套企業——安徽奧德華汽車配件有限公司年產115萬套離合器及電動汽車減震器項目在阜陽阜南縣開工。項目建成投產后,年產值可達10億元以上。
兩個多月前,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專門赴阜陽考察,焦點也是距離市區30公里之外的阜南縣。阜陽市委書記劉玉杰在與王傳福會談時表示,比亞迪在阜陽布局投資百億元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項目,今年有望實現跨越式發展。
根據公開信息,2022年10月,投資100億元的阜南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園項目開工,比亞迪弗迪科技公司主要在阜南建設整車線束、精工中心、電機精密注塑件、輪轂軸承等新能源乘用車零部件生產線,該項目全部建成后,年產值可超150億元,每年可為100萬輛新能源乘用車提供配套。
放眼整個安徽,比亞迪正形成以合肥為核心的新能源整車基地,以蕪湖、蚌埠、滁州、阜陽為支撐的新型動力電池和核心關鍵零部件的生產基地。
除了阜南縣,蕪湖無為市也受益于比亞迪。數據顯示,無為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2023年實現產值240億元、增長62.7%,比亞迪旗下無為弗迪電池成為全市首個產值超200億元企業。今年7月,“蕪湖發布”還透露,無為弗迪有限公司旗下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廠房建設項目正在加緊建設。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汽車行業龍頭在加緊布局安徽縣域。
比如今年4月,位于合肥肥西縣的福耀集團安徽全產業鏈生產基地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計劃總投資57.5億元,年產汽車配套玻璃400萬套及配件玻璃400萬片,年產值合計約60億元……
就在同一個月,安徽省發改委發布《關于2023年度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基地)建設成效評估得分靠前和進步較快名單的公示》,“得分靠前名單”(機械制造類)有9個,其中長豐縣汽車零部件特色產業集群(基地)、泗縣汽車零部件制造特色產業集群(基地)、廣德市汽車及零部件特色產業集群(基地)等3個都是汽車及零部件特色產業集群。
這也使得安徽在奇瑞、蔚來、大眾安徽、比亞迪等龍頭車企之外,初步形成涵蓋動力電池、電機電控、銷售維保、回收利用等汽車全產業鏈,成為帶動全省經濟發展的最大引擎。
整零協同
置身長三角,安徽的汽車產業顯示度也在與日俱增。安徽省汽車工程學會秘書長張代勝此前分析,長三角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發展的關鍵是一體化,網上流傳著一句話:“上海生產芯片,浙江生產壓鑄機,江蘇生產電池,安徽生產整車。”
《安徽日報》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安徽汽車產量達到249.1萬輛、新能源汽車產量86.8萬輛,汽車出口114.7萬輛,分別位居全國第2位、第4位和第1位。
在加快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過程中,安徽也不斷推進“整零協同”,提升汽車零部件本地配套率。
這也不難理解。過去一年,安徽汽車零部件企業總營收約占全省汽車全產業鏈營收48%,堪稱半壁江山。今年3月末統計數據顯示,安徽省汽車零部件企業超2700戶,約占汽車全產業鏈企業比重60%。
而根據安徽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雙招雙引”工作實施方案,到2025年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要超過70%,培育若干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零部件企業集團,孵化或引進一批行業隱形冠軍和“小巨人”企業。
進入智能網聯時代,整零協同,或者說“三位一體”(整車、零部件、后市場)迎來更大機遇。此番《行動方案》就是進一步將重點聚焦在縣域,以此推動安徽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加速壯大。
按照目標,到2025年,安徽縣域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營收將達到3500億元左右,到2027年達到5000億元左右,其中新增百億級產業集群5-7個、新涌現出3-5個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汽車零部件企業。
從具體路徑來看,將結合各縣實際和優勢特色,從整車帶動型、群主引領型、培育發展型“三型”,分類、梯次推進縣域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建設。
在整車帶動型方面,以省內7家整車企業為牽引,重點打造“下塘”“新港—中派”“壽縣經開區”新能源汽車制造基地,“無為經開區”“廬江高新區”“舒城經開區”動力電池生產和回收基地,“南陵經開區”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智能化柔性制造基地,“含山經開區”汽車輕量化配套示范基地等。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