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趙萍
電視機是怎么了?在今年雙11引爆之前,電視再次賣出“白菜價”的話題引出了不少70后、80后的回憶。也就在20多年前,很多彩電企業將電視機賣出了“白菜價”。而進入2022年之后,電視機再一次賣出白菜價。
然而,電視機的“白菜價”,似乎并沒挽救彩電行業銷售下滑的命運。相關機構預測,今年國內電視銷量可能繼續出現兩位數下跌,銷量可能跌破3400萬臺,回到2009年的水平。彩電為何越跌越賣不動?有關專家分析,市場飽和以及彩電上新速度慢、消費習慣改變等因素的疊加導致彩電整體銷售不振。
重回“白菜價” 65英寸彩電跌破2000元
雙11前夕,淘寶、京東、拼多多等主流電商平臺針對電視,尤其是大屏電視價格“高臺跳水”,把電視價格又拉回到20年前的“白菜價”。
封面新聞記者近日在京東上搜索了彩電的價格,發現彩電價格確實降到了地板價:50英寸、65英寸的電視分別跌破1000元、2000元,就連暢銷的85英寸、90英寸,也跌至6000元到萬元左右;98英寸的電視更是打到骨折價,從數萬元跌到1萬5千元左右……
65英寸電視跌破2000元大關
事實上,近一年以來,國內彩電市場價格一直持續走低,中大型電視價格都幾乎降到了冰點。65英寸的電視,已跌破2000元大關,賣不過一臺低端的紅米手機,而與華為、小米高端手機相比,更是相差數倍。
來自奧維云網的數據顯示,2020年初85英寸、86英寸、98英寸產品的均價為22929元、22622元、179057元,但是2022年4月時,已降至9624元、7899元、19815元;其中,98英寸產品的價格在兩年內降了近10倍。
面板降價+行業“內卷” 帶動彩電價格一路下滑
98英寸大屏電視“骨折價”1萬元左右
記者從主流廠家了解到,彩電價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源于成本的下降,而彩電核心部件面板的價格下降,直接拉低了彩電成本。
據了解,面板價格自去年7月份開始便一路下跌。尤其在今年受到國際上的各種不穩定局勢的影響,面板價格已持續下跌超過1年。統計機構的數據顯示,顯示面板現在已經跌破了包括運營成本在內的現金成本,逐漸逼近材料成本;此外,在液晶面板產量過剩的同時,液晶電視機整機市場需求不振,導致廠家對上游的液晶面板采購量減少。液晶面板供過于求自然會降價,也帶動了液晶電視機成本的降低。
顯然,面板價格的持續下跌帶動了彩電價格的下跌,但與價格單純下跌的其他一些商品不同,在彩電價格下跌中,還伴隨了彩電行業的“內卷”越來越嚴重。為了搶占有限的市場,主流實力廠家也在依靠規模繼續降低制造成本,從而增強市場競爭力,這種競爭模式也助推了彩電市場價格重心的持續下滑。
市場飽和、去庫存等因素疊加 導致彩電整體銷售不振
然后,彩電價格的跌跌不休,并沒帶來銷量的提升。根據奧維數據,中國彩電的市場已經連續4年下跌。在2021年,由于種種因素的共同作用,彩電市場的銷量失守4000萬臺大關,整體的市場規模已經退回到了2009年的狀態。
據了解,彩電消費低迷,離不開中國市場的特殊性。彩電行業經過數十年的高速發展,如今已進入到了存量市場。2021年,中國每百戶的彩電擁有量已經達到了121.8臺,也就是說每一戶擁有超過一臺的電視。顯然,中國的彩電市場如今已經成為一個夕陽產業。
“本身彩電市場就飽和了,加之近年尤其是今年以來彩電企業忙著去庫存,放慢了新品開發速度,更無法刺激消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彩電品牌廠家代表告訴記者。他稱,目前由于面板已接近成本價,面板廠家都忙著去庫存下調開工率。作為下游的廠家,上游的風吹草動都會加劇反饋到下游??上攵?,去庫存的壓力也加倍反映到了電視廠商這邊。如何消化電視產品的庫存,或者通俗來講,如何讓消費者買更多的電視,也就成了考驗電視廠商的終極考題。因此,今年以來,電視廠商集中推出定位中端的“走量”產品,不愛出新品,也就不讓人感到意外了。彩電廠家不出新品,無形中減緩了彩電升級換代的速度,不利于拉動終端市場的銷售。
此外,智能手機、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讓很多年輕消費者加強了對手機的使用依賴,弱化了看電視的習慣,自然也影響了彩電的需求。此位人士如是稱。
另有業界人士表示,大家對電視的內容越來越不看好,也影響了電視的銷售。電視劇網劇和各種影視作品,完全可以通過手機平板等終端來看,而電視上的節目除了新聞還能看一看之外,其他的作品質量堪憂,最關鍵的是還要收費。以前一根天線一個鍋可以收看全部頻道,現在各種門檻和收費,讓大家望而卻步。
不管怎么說,彩電便宜,受益的是消費者,需要購買或更換電視的,當下倒是個機會。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