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馬婷婷
10月20日,廣汽集團發布公告稱,子公司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汽埃安”)在廣州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實施增資擴股,完成了A輪融資引戰,融資總額共計182.94億元。
融資完成后,廣汽埃安注冊資本由人民幣64.21億元增至人民幣78.03億元,廣州集團直接及間接合計持有廣汽埃安的股權比例由93.45%變更為76.89%,仍然對其控股。
廣汽埃安本輪融資共引入53名戰略投資者,由人保資本、南網能創、國調基金、深創投、中信金石、廣州產投集團或其旗下基金或機構聯合領投,并同時引入多類型投資機構,包括充換電能源生態、電池關鍵資源、芯片設計與制造、智能駕駛車路協同等領域的戰略支持和產業協同投資者;越秀產業基金等知名市場化、金融及資產管理等具有市場影響力的專業投資機構;以及大型政策引導性的國家及地方投資機構等。
目前,全部投資者已完成簽約付款事宜。
公開資料顯示,廣汽埃安成立于2017年7月28日,已陸續推出多款智能純電新能源汽車產品。自2021年8月開始,廣汽埃安開始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并積極推進A輪融資工作。
廣汽埃安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本次融資圍繞“EV+ICV”全棧自研路線,著重引入產業協同、市場影響力、政策引導性三大方向戰略協同投資者,在構建出最強、最完善的資本結構的同時,進一步強化埃安全價值鏈的資源配置和市場競爭能力。
廣汽埃安估值已達千億
本次融資中,廣汽埃安以17.72%的股權共募得182.94億元資金,其投后估值達到1032.39億元,這一估值已幾乎等同于廣汽集團A+H總市值。這是2022年以來,汽車整車領域最大的一筆融資。
廣汽埃安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提到,公司掛牌時原計劃融資150億,但掛牌后收到了超百家各行業頭部企業的申請,基于多輪談判和自身戰略需求的考慮,公司最后決定多募33個億,募資規模超出原計劃22%。
目前,廣汽埃安的估值在所有未上市新能源車企中最高。對于其緣何能撐起這么高的估值,參與本次融資的某一產業投資方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出了他的看法。
首先從宏觀上看,整個市場對未來新能源汽車會成為汽車消費主力的已經形成共識,這是行業景氣度的基礎。
具體到廣汽埃安這個項目還有三個方面,第一,看銷量。公司管理團隊已經表現出了出色的市場化經營能力,2020年、2021年及2022年1-9月銷量分別達6萬輛、12.02萬輛和18.23萬輛,銷量實現跨越式增長。今年9月份,廣汽埃安將年銷目標從年初的“保20萬輛挑戰25萬輛”上調至“保25萬輛挑戰30萬輛”,是為數不多上調銷量的新能源汽車品牌。
第二,看產品力。我們縱向看近幾年埃安的產品一直在高速迭代,從車型級別到價格區間,其產品力呈現出穩步向上提升的趨勢。因此在未來更長期的市場競爭中,埃安表現出了能夠參與更全面競爭的潛力。
第三,市場化戰略,截至本輪融資完成,員工持股到位和眾多外部資源方的加持后,公司整體股權結構更趨向于市場化和多元化,此外,更關鍵的是,廣汽研究院的純電研發團隊整合注入了,更反映出廣汽集團對于將埃安作為未來參與純電市場競爭的戰略思路十分堅定。
新引入三類股東 助力綜合能力提升
當然,產能和銷量的同步提升只是一個結果。記者發現,廣汽埃安自成立以來,就開始與新能源產業鏈條上各個細分龍頭展開合作。
例如在電池原材料方面,廣汽埃安與贛鋒鋰業形成戰略合作關系;在電池生產方面,廣汽集團、廣汽埃安與寧德時代共同出資成立電池公司;在自動駕駛方面,廣汽埃安與滴滴合作研發自動駕駛車型;在芯片半導體領域,廣汽埃安與基本半導體、京東方進行戰略合作;在合作造車方面,廣汽埃安與華為聯合開發新車型。
這些與本輪融資廣汽埃安選擇股東方的戰略完全一致。廣汽埃安相關負責人強調,未來在產業鏈布局上,公司依然會以掌握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為重心,進行資源垂直整合。具體包括:降低供應商依賴,在內部打造核心零部件專業能力;通過戰略合作及并購,進一步提升核心零部件優勢;同時,建立排他性戰略合資關系以促進創新和規模效益。
站在更長遠的行業未來考慮,上述產業投資人則認為,未來,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競爭不僅僅體現在單車電動、智能的技術水平上,同時也需要車企與現有交通網絡、電力能源、商住物業等方面在基礎設施的能力升級上深度合作。所以這次能在廣汽埃安的新晉股東名單中,不僅有來自動力電池、車載半導體這些供應鏈生態的產業資本,還有中國移動、中交資本、南網能創以及越秀產業基金為代表的新能源基礎設施產業方的投資機構。
同時,由于區域經濟的影響,廣汽埃安作為在大灣區誕生的國資電動車品牌,這次也得到像深圳和廣州市屬國資機構對它的加持,這對其未來發展同樣有協調和賦能作用,這些都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行業景氣度仍然較高 提升產能為新勢力最大挑戰
9月29日,零跑汽車在聯交所掛牌上市,受到市場的廣泛關注。哪吒、嵐圖等造車新勢力也在今年完成了新一輪的融資,同時,像廣汽埃安這樣由傳統車企孵化的新能源品牌也紛紛尋求獨立融資。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新能源汽車行業仍然受到資本的積極追捧。
CVSource投中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我國新能源汽車整車共有融資事件30起,公布的融資總金額為471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融資數量減少4起,降幅為12%,但已公布的融資金額則同比增長271%。
新能源汽車受追捧不僅體現在融資端,也同樣體現在銷量數據上。近日,乘聯會發布前三季度新能源車統計數據,今年1到9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呈趨勢性上升走勢,為387.7萬輛,同比增長113.2%。在經濟放緩的大環境下,新能源汽車行業反而實現了逆勢增長。
而隨著行業的發展和競爭的加劇,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差距也在逐漸拉大。從今年的產能和銷售數據,就可看出端倪。車企境遇大相徑庭,一邊是業績大漲,另一邊則是交付量低、銷售不及預期。
上述產業投資人分析稱,按當前行業發展推算,在2025年整個新能源車的新車滲透率達到50%左右時,產業結構應該會完成一波調整,這當中包含了整合和淘汰。預計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將會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
一類是國內傳統主機廠中,調整轉型比較快的車企;第二類是造車新勢力中,產能提升較快的品牌;還有一類是能全面跟進的大型外資品牌。這三類車企中,未來都能有相應的企業在新能源汽車產業中擁有一席之地。
該產業投資人特別強調,對于新勢力品牌來說,現在遏制他們前行最重要的阻力并不是產品力,而是產能。產能背后代表的是企業對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方面把控的能力,以及企業持續融資的能力。這可能是對新勢力車企比較大的挑戰。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