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AI藍媒匯
作者/楊蕾
編輯/韓小黃
在動力電池這塊大肥肉上,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爭搶得越來越緊張了。
今年7月,主打磷酸鐵鋰電池的比亞迪裝車量實現6.01GWh,占比達41.90%;而主打三元鋰電池的寧德時代,裝車量為5.36GWh,占比37.37%,行業第二比亞迪在這一細分市場輕超行業第一寧德時代。
這一小小信號,或許并非偶然。
就在前不久的2022屆動力電池大會上,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一鳴驚人,將新能源汽車集體“賠本賺吆喝”的鍋扣在了寧德時代的頭上。
“動力電池成本已經占到我們汽車的40%、50%、60%,并且還在不斷增加。那我現在不是給寧德時代打工嗎?”
確實也如此,造車大軍呼哧呼哧大干幾年,回過頭卻比誰虧的更多。今年上半年小鵬汽車虧了44億元;理想虧損6.5億元;第二季度蔚來的凈虧損為27.58億元,同比擴大369.6%。造車新勢力“蔚小理”至今都沒有突破盈利難題。
而在整車成本上,動力電池占據大頭,平均達到40%-60%,且隨著電池原料的持續走高,動力電池還在漲價,在造車成本上占比進一步提升。
在動力電池老大寧德時代被“圍毆”的當下,比亞迪能否悄悄反超?
被反超的電池大王
在寧德時代還沒有攀上“寧王”寶座的時候,電池領域還是比亞迪的天下。
彼時,電池行業主要供給數碼3C。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敏銳地注意到“大哥大”電池一塊需要千元,于是下海創業。
大浪淘沙,王傳福從日本引進鎳鎘電池生產的主要設備,比日本降低了40%的生產成本。由此,王傳福開啟以低價沖擊低端市場。成本優勢下,到1997年,比亞迪電池銷售收入達到1億元,拿到全球鎳鎘電池市場接近40%的份額。飛利浦、松下、索尼、通用等大廠都是其重要客戶。
隨著鎳鎘電池因污染問題被陸續淘汰,王傳福又將眼光瞄上鎳氫電池、鋰離子電池。方法還是一樣,降本拿份額。他將日本造的鋰離子電池一塊8美元的成本降到了2.5美元,摩托羅拉第一個心動了。緊接著,諾基亞、三星、索愛接二連三都成了比亞迪的客戶。
2003年,比亞迪躋身為全球第二大手機電池生產商,占領了全球23%的市場。是中國當之無愧的“電池大王”。
時勢造英雄。王傳福順勢而為,曾毓群更是激流勇進。
2010年以后,新能源汽車產業日益發展,同樣在電池領域深耕的曾毓群將ATL中汽車動力部門獨立,在寧德成立了寧德時代,開始研發能量密度高且成本低廉的三元鋰電池。
憑借800多頁的技術文檔獲得了寶馬的訂單,寧德時代成為國內首家打入合資車企的動力電池廠商。
后來與奔馳、大眾汽車等頭部車企合作,北汽新能源、長城、上汽、長安等國內車企巨頭也成為其客戶。
技術優勢下,短短6年的時間,寧德時代首次超越“電池大王”比亞迪,并在此后兩年時間,從比亞迪手里奪下了更大的蛋糕。
數據顯示,2017年和2018年,寧德時代主推的三元聚合物鋰電池分別占整個電池市場69%和78%,而比亞迪主打的磷酸鐵鋰電池市場份額由26%下降至19%。
至此,寧王上位,比亞迪退居第二。
車企主動去寧化
市場風云變化,尤其是在燒錢味道更濃的造車行業,占據絕對的頭部也并非幸事。在寧德時代“吃肉”的同時,車企們卻連湯都喝不飽,市場發展不平衡的狀況暴露無遺。
很顯然,車企們也想“吃肉”,即便是暫時吃不著,也要擺一個姿態出來。“去寧化”是第一步。
事實上,早在曾慶洪公開炮轟寧德時代之前,新舊造車勢力在“去寧化”上已經開始有了或大或小的動作。
這些動作無外乎三種,要么就是在寧德時代以外,找尋更具性價比的供應商;要么就是車企和電池制造商合資造電池;更有家底的,也打起了自己造電池的算盤。
具體落地上,2020年,市占率排名第三的中創新航(原中航鋰電)被廣汽選中,成為取代寧德時代的第一供應商,而小鵬、蔚來等新造車勢力,也不約而同地與中創新航和比亞迪達成合作。
合資造電池方面,2021年6月,保時捷與德國專門生產鋰離子電池的Customcells公司合作;2021年7月,現代汽車與LG能源在印尼建立規模11億美元的電池廠;今年8月,本田與LG能源達成合作,投資44億美元成立一家以生產鋰離子電池為主的電池工廠……
今年以來,車企已經循循計劃自主研發生產電池。今年5月,行業內爆料稱蔚來汽車計劃投資2.185億元,在上海成立鋰電池實驗室及電芯試制線。
8月25日,廣汽集團設立自主電池公司,開展自主電池產業化建設,項目總投資109億元。
一場轟轟烈烈的“去寧化”打響。行業內也流傳起鼓舞車企自主造電池的精神圖騰:誰能解決電池問題,誰就有可能成為世界首富。
可以理解車企們自研電池的決心,但在短期內,自研電池的成本并不比向供應商采購劃算多少,甚至得投入更多,掏光家底。
如今車企們都在“去寧化”,這里面的根本問題并不是拒絕寧德時代的電池,而是突破造電池的技術難題,不必在造車的重要因素上受人鉗制。
這也是為什么,同為車企的比亞迪,在上游動力電池的話語權上,始終緊抓不放,甚至說,還想奪回“電池大王”的寶座。
伺機反超的比亞迪
這不是沒有苗頭。
從今年上半年的動力電池裝車量來看,2022年1-6月,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的動力電池裝車量分別為52.5GWh和23.78GWh,市場占有率分別為47.67%和21.59%。
這么看寧德時代還是妥妥的行業老大哥。但往回看2021年,寧德時代的市場占有率為49.10%,而比亞迪當年的市占率為14.60%。
僅僅一年時間,寧德時代市占率小幅縮減,而比亞迪市占率有所回升。
其背后的原因有三。
首先是原材料價格的因素。在電池原材料價格沒有明顯回落的情況下,成本更低的磷酸鐵鋰電池或將持續壓制三元鋰電池,手握刀片電池的比亞迪在自產自銷的模式下將持續收獲這波紅利,縮小與寧德時代的差距。
其次,比亞迪在原材料鋰礦上緊跟寧德時代。
寧德時代在今年9月的電話會議上稱,“公司江西資源項目已陸續拿到首采區探礦權和采礦權,整體進度符合預期。公司正根據礦產行業審批要求積極推進相關工作,在合法合規情況下實現盡快開采。”
比亞迪也抓緊布局。今年3月,比亞迪上游原材料供應商盛新鋰能發布公告稱,擬通過定向發行股票的方式,引入比亞迪作為戰略投資者,雙方將在鋰產品領域開展以下長期合作。據悉,盛新鋰能主營業務涵蓋鋰礦采選、鋰鹽和金屬鋰等。
今年6月,比亞迪在非洲覓得6座鋰礦礦山,可滿足自身未來十余年電池需求,目前均已達成收購意向。據悉,比亞迪內部測算,在6座鋰礦中,氧化鋰品位2.5%的礦石量達到了2500萬噸以上,折算為碳酸鋰可達100萬噸。對于這一消息,比亞迪曾給出了一個官方回復:“不予置評。”
據一位新能源行業人士向AI藍媒匯介紹,比亞迪在招募人才方面,也向能源類供應商大廠高價挖人。
這也就是說,在電池原材料上游,比亞迪也沒有松弦,緊緊咬著寧德時代。
最后,還是自身技術問題的突破。
因自身電池起家的基因,比亞迪在造動力電池上,可以說比其他車企具備更深厚的技術經驗與研發能力。
一位比亞迪4S銷售也向AI藍媒匯重點介紹了比亞迪自研電池成果“刀片電池”,不斷強調刀片電池的性能,“不容易起火。”另外還補充了一句:“我們將為特斯拉提供刀片電池。”
銷售的言下之意不言而喻:在車企自研動力電池上,比亞迪比較亮眼。
此前,比亞迪集團執行副總裁、汽車工程研究院院長廉玉波也確認:比亞迪將為特斯拉提供電池。廉玉波表示,“我們很佩服特斯拉,跟ElonMusk也是好朋友,馬上也準備給他(特斯拉)供電池,大家都是朋友關系。”
當下來看,比亞迪走出了一條比較自由的通道,在前段市場不僅沒有被寧德時代鉗制,反而又有了一較高下的機會。切換車企身份,能滿足動力電池自給自足;切換供應商身份,也能以退為進,避免和車企硬碰硬。
不過,隨著造車行業的進一步明朗,比亞迪亦免不了在后端市場和友商展開競爭,就看比亞迪如何出牌了。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