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 付艷翠
來源:創業最前線(ID:chuangyezuiqianxian)
影視圈無事可忙的打工人們,正在瘋狂涌入微短劇。
這種幾分鐘就能講完一段完整故事的形式迅速走紅——時間消耗成本低、在劇情方面較短視頻更有優勢的微短劇很快吸引了大批擁躉。
根據廣電總局方面公開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備案的微短劇達2859部,共69234集;作為對比,2021 年全年備案的微短劇僅有398部。微短劇成為劇集產業的新風口。
隨著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芒果TV、抖音、快手等長短視頻紛紛入局加碼微短劇,也讓越來越多的用戶擁有看微短劇的習慣。
“我今年愛拿手機看一些小短劇,每集幾分鐘,有的一集一個故事,有的有一個主線劇情。可選擇的非常多,讓我覺得通勤時間好像也沒那么長了。”在北京和固安通勤工作的劉璠,每天要在路上往返近5個小時,他手機里下載了“優愛騰”和抖音、快手,只為觀看一些時長短、節奏快的微短劇。
然而,在行業野蠻生長、微短劇制作趨于精品化的同時,部分粗制濫造、以噱頭博眼球的短劇也充斥市場。
從今年11月開始,抖音、快手、微信等平臺紛紛發布公告,針對微短劇中獵奇、低俗、色情的內容集中進行整治——霸總嬌妻、穿越重生等無腦戲碼開始被清退。
精品微短劇是如何練成的?影視人們又是如何掘金微短劇的?行業里還會發生哪些新故事?‘創業最前線’與創作者們聊了聊他們的創作經歷和經驗,試圖探究微短劇行業背后的變現邏輯。
1
影視人的“生存題”
重慶市九龍坡區科園四路,一輛簡易推車加一口鐵鍋和炒鍋支撐起的面攤邊,一對夫妻正緊張地忙碌著:男主人熟練地煮面、撈出、放香菜、蔥姜蒜,女主人接過煮好的小面端給等候的顧客。
夫妻倆在2011年開始擺攤,在擺攤的這十一年間,善良、熱心腸的他們遇到顧客有困難時,總會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有時是給遇到困難的老人免費送碗面,有時是免費給顧客加一顆雞蛋,還有時是說幾句鼓勵的話語。
視頻 / 兩名演員擺攤故事
——以上是抖音賬號“我們的冷暖人生”內容制作團隊對系列短劇中兩名主演的角色設定。
“我們的冷暖人生”賬號由重慶廣電集團旗下的重慶重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制作,在制作短劇之前,其團隊一直從事長劇的內容,不僅負責制作重慶時尚生活頻道品牌欄目《冷暖人生》,還一直為央視的《普法欄目劇》制作并拍攝內容。
《冷暖人生》電視欄目制片人、“我們的冷暖人生”創作團隊主管婁吉海向‘創業最前線’透露,去年以來,隨著傳統媒體廣告業務收入持續走低,公司一直在考慮轉型,以期增加新的內容業務。
“之所以從長劇轉戰短劇,一方面是公司有影視制作基因,轉型做短劇更有優勢;另一方面是看到新媒體平臺的潛力,抖音等平臺影響力越來越強,我們覺得必須向這方面轉型調整。”婁吉海笑言,他們這群在電視臺做了十幾年、平均年齡已經35-40歲的制作團隊,相比一些新媒體公司和MCN,他們可能缺少朝氣,但在拍攝制作方面,優勢也很明顯。
短劇的成績確實亮眼。2021年8月,重慶重視傳媒MCN總監項智科團隊負責“我們的冷暖人生”賬號運營和商業變現,婁吉海負責內容創作,僅花費一個多月時間,“我們的冷暖人生”系列短劇正式在抖音發布。
至今,“我們的冷暖人生”賬號粉絲201萬。已經發布包括《冷暖生活》《一路有你》《深夜微光》《萬家燈火》等系列短劇,其內容主要圍繞兩位主演,以小面攤為舞臺,拍攝我們身邊那些平凡又暖心的故事,引起觀眾共鳴。目前,該賬號系列短劇累計播放量已達4.8億。
圖 / 冷暖人生系列短劇
事實上,相比電影或長劇動輒數百萬,甚至上億元的投資,一部短劇的成本可能只要10-100萬元。因此,資本寒冬之下試錯成本相對偏低的微短劇,成為很多影視創業者和MCN的新選擇。
“從前幾年開始,就有好多和我有私交的明星朋友找到我,問我要不要一起合作微短劇的相關項目。”制片人李偉向‘創業最前線’表示,他當時的態度是不愿去做,“一方面短視頻利潤少,另一方面,很多短視頻拍起來不像傳統影視劇。有點兒看不上。”
但隨著近幾年影視寒冬,李偉公司其他影視項目一直處于停滯狀態,他也越來越意識到,影視公司的轉型不是選擇題,而是生存題。轉型微短劇不是為了業務升級,而是為了活下去,“至少有個項目在拍,資金能夠流通。”
在轉型之外,也有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此時是入場微短劇的最好時機。
“優酷、騰訊、愛奇藝、快手和抖音平臺紛紛入局加碼微短劇,各種分賬補貼加碼,微短劇賽道已經漸漸成熟。”影視投資人許麗麗表示,現在的年輕人習慣了快節奏生活,平時看影視劇越來越喜歡使用倍速,劇集更短,爆點更多的微短劇更符合投資邏輯。
隨著各平臺方推動微短劇進行新鮮的內容嘗試,微短劇已經成為劇集產業的新風口。
2
“真實”才是必殺技
微短劇創作者們有自己構建的一套邏輯體系及方法論。
“開始制作前,制作機構一定要先在‘重點網絡影視劇信息備案系統’登記節目名稱、題材類型、內容概要、制作預算等規劃信息。”微短劇導演王亮表示,短劇想要面世,一定要提前報審,免得拍攝完報審出現問題影響發布進度。
去年7月,王亮自編自導自拍自剪了第一部短劇。他的主業是短視頻創作者,并非專業影視科班出身,也沒有拍劇的經驗。之所以準備拍攝短劇,全是因為一腔熱血,想將腦海中的故事拍攝出來。
“當時發布短視頻賺了些錢,就和朋友一起拍攝制作了短劇。后來短劇都已經投資拍攝好,我才知道短劇也要審批。”因為不懂,王亮花了一個多月就拍攝完的短劇,制作完審批卻花費了3個多月,“過程反正很繁瑣。”
而微短劇在成熟的制作方手里,誕生速度更快。
婁吉海透露,他們拍攝“我們的冷暖人生”時,4期劇本的準備時間是一周左右,花3天時間籌集所有演員。集中拍一個通宵,拍完后包括后期剪輯,整個周期兩周就能完成,“對于快速出品的關鍵,我覺得是因為在內容創作中,我們一直相信‘真實的力量’。”
圖 / “我們的冷暖人生”編劇團隊采風
為了拍攝,婁吉海曾帶著編劇團隊在重慶本地的大小面攤搜羅故事。
此外,短劇內容也要緊跟話題。劇組靈感主要來源于生活和網絡。拍攝前,她會讓編劇搜集大量貼近大眾生活的新聞,然后根據真實的新聞事件改編創作劇本后集中拍攝,“劇本內容要求貼近常人生活,盡可能尋找大眾生活中的共鳴點。”
因為真實的作品往往更能打動人心。
短劇發布的第一個月,婁吉海劇組就迎來了第一條爆款視頻。劇情是夫妻倆每天晚上為拾荒老人送上一碗小面,為了照顧老人的自尊心,阿峰(男主演員)說店里的第50碗面免費,而老人吃碗面就幫助兩人收拾碗筷。
視頻 / 該短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
這部作品的靈感就是發生在小面攤上的真人真事。而作品一發布,就獲得不錯的成績,不僅在“學習強國”上播出,而且獲得短視頻展播的三等獎。
婁吉海認為,真誠的對待每一個作品,一定會獲得回報。
“我們最初的劇本寫完,只是要表達善良的夫妻對待老人的善意舉動(免費送面)。但后來在拍攝現場,導演跟我講,如果純粹只是為老人送上一碗面,老人感動的吃面,就覺得少了一些打動人心的內容。”于是,兩人在現場調整,增加了讓老人偷偷給主角收拾桌子的細節,“我后來看片子的時候,就覺得導演的提議特別棒,更容易讓人共情了。”
此外,與長劇不同,節奏密、沖突強、爽點多是短劇創作的三大要素。
“微短劇的節奏必須快,容不得慢慢鋪墊。”婁吉海表示,短劇強調快節奏,在制作的時候一定要注重敘事節奏,要省去很多鋪墊內容,開場就要設定鉤子,“這已經不是黃金三秒鐘法則了,一定要在第一秒鐘就要能吸引人,要在最短的時間留住更多的用戶。”
她感覺,內容創作越來越講究“快”,在單位時間相同的情況下,用戶想要吸收更多信息,獲得更多的快感,1秒鐘1個反轉才能輕松抓住觀眾眼球。
不過,粉絲增加到快200萬時,“我們的冷暖人生”卻遭到了第一個瓶頸期。
近一個月時間,粉絲的增量開始放緩,團隊怕短劇被埋沒在眾多同質化的視頻中。為此,他們也開始嘗試探索新的變化。
一直以來,“我們的冷暖人生”短劇每集都在講一個故事,最近,劇組開始著手擁有一個主線劇情的連續性短劇創作。“在新媒體上,用戶的要求和變化更迭得很快,我們現在也不能老是固守著一個方式拍攝短劇。”婁吉海說道。
3
“吸金”仍有高門檻
對大多數微短劇創作團隊來說,堅持真實能夠打動人心的底層邏輯是,有價值的高品質內容理應獲得足夠的商業回報。
從整體行業來看,短劇的產出模式主要有平臺定制、分賬以及項目合作三種,其中分賬模式占主流,且不同的平臺分別有自己的公開分賬標準。
而今年以來,微短劇賽道不斷有作品出圈,并上演著分賬神話。
目前微短劇商業化的方式主要有:廣告分賬、電商、廣告定制、品牌贊助等多種形式。絕大多數內容制作公司,都是靠線上分賬收益制作內容和養活團隊。
比如快手的短劇《長公主在上》幾十萬的投入成本換來一百多萬的分賬成績;優酷和大唐之星聯合出品的《千金丫環》上線45天,以百萬投資博得千萬分賬;騰訊視頻短劇《拜托了!別寵我》最終分賬成績是3249萬元。
不過,表面上看,微短劇制作周期短,上線時間快,眾多影視公司和創作者都在入局。但影視公司和創作者入局想要賺到錢,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近兩年,我明顯感覺短劇質量肉眼可見地提升,帶動制作成本水漲船高。大多數制作團隊在演員的選擇、服化道具、美術置景上也有升級。”婁吉海表示,短劇制作成本在不斷提高。
圖 / 短劇拜托了別寵我官微
據了解,《念念無明》的成本在300萬到500萬元間。《拜托了!別寵我》前三季投入金額更是達到2000多萬元,宣發成本也有幾百萬元。
不僅進入門檻在升級,創作者想要達到分賬收益的門檻也不低。
“我們在抖音做流量分賬劇,需要擁有100萬以上的粉絲才有資格參與。”項智科透露,參與平臺分賬劇,如果有好的流量會獲得更好的收益,即便流量分散,平臺也會根據流量給一些資金扶持。
事實上,“愛優騰芒”,B站抖音快手等平臺為了用戶時長都在爭取短劇制作公司,各種扶持合作計劃接連出現,但在降本增效的主旋律下,平臺對于短劇的制作要求大幅提升,短劇精品化成為行業趨勢。
“我報備通過的十幾部短劇劇本,都已經拿去和平臺溝通過合作,但后來都沒談攏。”一位有10多年制作經驗的導演向‘創業最前線’坦言,如今平臺對于短劇的制作要求大幅提升,想要達成合作并不容易。
對于影視公司而言,無法達成分賬合作時,最好的變現模式依舊是廣告收入。
“說實話,我們商業化變現中最主要的途徑是靠抖音廣告植入。”項智科透露,抖音賬號粉絲達到10萬的創作者,可以通過抖音賬號授權的方式,進入到星圖平臺去發布廣告報價,然后讓品牌方產品“潤物細無聲”地植入到劇情里。
據‘創業最前線’了解,“我們的冷暖人生”的廣告收入已有100多萬元。
除此之外,“我們的冷暖人生”也一直在嘗試其他的變現模式,但如今的效果并不理想。
“我們最開始做過幾場直播帶貨,但效果不太理想。”項智科表示,劇情賽道想要直播帶貨的優勢并不大,好在他們公司也有團隊在專門做直播帶貨,他們計劃再孵化兩三個賬號,當形成內容矩陣后再考慮做垂類產品的直播帶貨。
項智科認為,好的內容就是好的廣告,把內容做好了之后,有了流量變現自然就容易了。
“我們的優勢是我們具有制作能力,通過這個賬號(我們的冷暖人生),也能告訴大家我們有這個能力做短劇內容。”項智科表示,公司也可以利用知名度,輸出內容策劃、編劇、導演和后期制作,為企業定制短劇內容。
雖然短劇出現的時間較短,商業模式仍然帶著長劇集的影子,但隨著創業者的探索,行業依然有無限可能。
*注:文中李偉、許麗麗、王亮皆為化名。文中題圖來自攝圖網,基于VRF協議。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