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吳辰光
來源/鋅財經(ID:xincaijing)
營收同比下降、虧損擴大……8月31日,奈雪的茶發布了2022年上半年報告,不出意外地再次虧損。
雖然頭頂新茶飲第一股的光環,但奈雪的茶自上市以來,虧損的步伐已越邁越大。
對于業績承壓,奈雪的茶將原因全都歸結為疫情惹的禍。而對于下一步的打算,又是老生常談的加大密度開店。這樣的回答,與發布2021年全年財報時一模一樣。
缺乏創新卻又盲目開店,此前就有專家預測,奈雪的茶如果不做出改變,今年的虧損還會擴大。至少截至目前,這話應驗了。奈雪的茶上半年的虧損已遠超去年全年。
對于下半年,如果奈雪的茶還是“一如既往”的話,那么迎來的結果將是,攤子鋪得有多大,危險就有多大。
半年虧損遠超去年全年
財報顯示,上半年,奈雪的茶營收20.45億元,同比下降3.8%;經調整虧損2.49億元,去年同期則是盈利4820萬元。而2.49億元的虧損也遠超去年全年1.45億元的虧損。
品牌方面,上半年,奈雪的茶茶飲店營收18.78億元,同比下降2.6%;臺蓋營收4372.2萬元,同比下降1.4%;其他營收1.23億元,同比增長4%。這三個品牌的營收占比分別為:91.8%、2.2%、6%。
奈雪的茶茶飲店門店經營利潤1.956億元,同比下降49.2%;經營利潤率為10.4%,去年同期為19.2%。臺蓋門店經營利潤-406.7萬元,去年同期則是1200萬元;經營利潤率-9.3%,去年同期則是15.5%。
茶飲店每筆訂單的平均銷售價值從去年同期的43.5元下降到36.7元;每間茶飲店平均每日訂單量從去年同期的488.9單下降到346.2單。
可以看出,作為主營品牌,茶飲店表現的好壞可以直接影響到奈雪的茶整體表現。此次虧損,茶飲店“功不可沒”。
業務方面,上半年,現制茶飲營收14.72億元,同比下降2.7%;烘焙產品營收3.8億元,同比下降3.4%;其他產品營收1.92億元,同比增長6.1%。這三項業務的營收占比分別為:72%、18.6%、9.4%。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奈雪的茶的新業務(包括瓶裝水果茶、氣泡水、零食等)成為為數不多的增長點。從品牌分類以及業務分類看,奈雪的茶將新業務歸類到其他品牌和其他產品業務中。
只是,這項新業務目前占比太小,對整體的貢獻十分有限,遠不如茶飲店。至于重視程度,奈雪的茶在財報中也表示,未來,茶飲店仍是公司的業務重心。
上半年的整體“拉胯”,奈雪的茶沒有將原因一一說明,但提到最多的就是疫情。
對此,艾媒咨詢CEO張毅告訴鋅財經,受疫情沖擊沒有錯,但如果一味放大疫情的因素似乎說不過去。因為疫情是外因,任何企業的經營都會隨時遇到來自外因的不確定性。作為一家商業公司,必須要做產品以及商業模式的升級,來應對這種不確定因素,為自己,也是為投資者。
顯然,作為一家上市公司,奈雪的茶把鍋甩給疫情不像是個好理由。畢竟疫情的反復誰也無法掌控,如果下半年乃至明年仍是如此,又該如何應對?
“加密”策略再遭質疑
除了疫情,奈雪的茶在財報中再次提到了加大開店密度。
截至2022年6月30日,奈雪的茶共在85個城市擁有904間茶飲店,均為自營。今年上半年,新增了87間茶飲店。
其實,在發布2021年全年財報時,奈雪的茶就在大說特說“加密”,當時預計將在2022年新開350-400家門店。按目前的進度看,才完成了近1/4。
奈雪的茶雖然承認因為疫情,尤其是在高線城市的茶飲店受影響明顯,但加大門店密度可以幫助培養消費者習慣,進而幫助不同市場逐步走向成熟的邏輯依然成立并在逐步得到驗證。
實際上,對于奈雪的茶加密開店的策略,多數業內人士都不看好。鮑姆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鮑躍忠此前接受鋅財經采訪時就曾表示,如果只講密度,那今年的虧損就不是一兩個億的事了,因為奶茶的用戶群體不是靠密度來培養的。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更是直言不看好奈雪的茶,稱其今年有可能處于持續虧損狀態。
至少截至目前,這些預測正在應驗。那么,上半年,奈雪的茶是怎么應對的呢?
在開店上,奈雪的茶表示,目前,新開的茶飲店均為PRO店。而現有標準茶飲店如在租約到期后,或在商場或其他出租方許可的前提下,都會陸續轉為PRO店。
與標準茶飲店采用“前店后場”模式現制烘焙產品不同,PRO店移除了現場面包房區域,專注于銷售預制烘焙產品,僅需店員簡單加工便可提供給消費者。簡單地說,PRO店就是希望通過更多自動化的設備、更少的員工,來實現降本增效。
此前,奈雪的茶在招股書中曾披露,截至2021年3月31日,開設每間PRO店的平均投資成本約為100萬元,而標準店約為180萬元。PRO店平均店員人數為13名,而標準店平均店員人數為21名。
但從財報看,PRO店并沒有發揮很好的效果。
首先,上半年新增的87間茶飲店主要布局在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而奈雪的茶也承認這些城市的門店受疫情影響嚴重。
從上圖可以看出,這些城市的若干同店茶飲店的關鍵指標,如平均單店日銷售額、門店經營利潤率,同比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
主要成本方面,上半年,奈雪的茶原材料成本6.48億元,占總收入的31.7%,占比高于去年同期的31.5%;員工成本為7.1億元,占總收入的34.8%,占比高于去年同期的31.5%。此外,資產折舊、租金、廣告及推廣、水電、物流及倉儲的費用同比均所有增長。
可見,上半年,奈雪的茶只是在“加密”,并沒有實現降本增效。
對此,張毅指出,不排除奈雪的茶想通過擴店來擴大營收規模,從而給資本市場提交一份相對漂亮的數據。但目前香港二級市場,對增收不增利的情況越來越抵觸。最嚴重的是,奈雪的茶營收還下降了,所以繼續擴店不是一個好思路,最要緊的是應該先思考怎樣提高單店盈利能力。否則的話,攤子鋪得越大,危機就越大。
問題頻發凸顯管理隱患
在業績持續承壓的同時,奈雪的茶還暴露出不少問題。
今年6月底,奈雪的茶在上市一周年之際,推出“奈雪幣”和“虛擬股票”,用戶每消費1元即可得1個奈雪幣,可使用奈雪幣買賣虛擬股票,成為虛擬股東,也可以在奈雪幣商城使用奈雪幣兌換各種禮品。此舉立刻引來各種爭議,甚至有觸碰法律紅線的聲音出現。迫于壓力,奈雪的茶趕緊叫停此項活動。
這次被吐槽只是冰山一角,實際上,今年以來,奈雪的茶曾因涉嫌違反廣告法以及食品安全等問題多次受到處罰。
4月15日,奈雪的茶因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2021修正)第十七條規定“在廣告中涉及疾病治療功能,以及使用醫療用語或者易使推銷的商品與藥品、醫療器械相混淆的用語的”,被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羅湖局罰款1499元。
4月22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狀況年度報告(2021)》,分別對個人信息安全、食品安全、新能源車、預付式消費、侵害未成年人與老年人消費權益等幾大重點領域的消費侵權現象進行全面梳理。其中,在食品安全領域,奈雪的茶被點名。
當時,鋅財經就這兩次事件均向奈雪的茶相關公關負責人詢問有何回應,不僅沒有得到答復,還被該負責人拉黑。
經了解,自2021年6月上市以來,奈雪的茶曾多次因食品安全問題受到查處。
2021年8月2日,奈雪的茶北京西單大悅城店、長安商場店因被曝出加工使用腐爛水果、店內蟑螂亂爬等食品安全問題,受到北京市市場監管部門的立案查處,針對其違規行為,對2家涉事門店均給予頂格罰款10萬元,同時對2家門店店長分別罰款25萬元和28萬元。
2021年11月3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的通報顯示,上海奈雪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南京西路分公司因生產經營標注虛假生產日期、保質期或者超過保質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被上海市靜安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5萬元。
不僅如此,在第三方投訴平臺,關于奈雪的茶的食品安全問題投訴也源源不斷,包括產品發霉、吃出異物、喝完拉肚子等。
種種跡象無疑暴露出的是管理問題。
張毅告訴鋅財經,其實很多新生企業的管理都是一筆糊涂賬,奈雪的茶需要強化的空間還很大。疫情是外因,管理是內因,如果都解決不好,問題就很嚴重。
鮑躍忠也指出,奈雪的茶太年輕,還不具備一個成熟企業在制度、理念、文化、流程、人才等多方面的積累。所以只一味盲目擴張,就是死路一條。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