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來源:鋅財經
2022年對于智能手機來說,并不友好。
據IDC數據顯示:2022年Q1季度,歐洲智能手機出貨量下滑超過15%,非洲跌了近30%;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滑14%。這也是自2017年達到15.66億臺的高點后,智能手機出貨量連續四年出現下跌。
智能手機出現周期性衰退的最大原因,無外乎缺乏全新價值創新和場景創新,每年發布新機都是無腦升級SoC處理器芯片,性能過剩導致用戶的平均換機周期已超過31個月。
當智能手機比拼SoC、系統、屏幕等硬件參數陷入瓶頸時候,只能拿攝像頭做文章,手機影像成了旗艦機的最大賣點。
vivo和德國相機品牌蔡司合作,發布X70和X80系列;
OPPO和瑞典相機品牌哈蘇合作,發布Find X5系列和一加9系列;
小米和德國相機品牌徠卡合作,發布小米12S系列。
一方面是佳能、尼康作為相機賽道的頭部,自身的業務已經足夠忙碌,無需借助聯名方式,“淺嘗即止”擴展到智能手機賽道;另一方面,佳能、尼康同屬消費電子品牌,品牌溢價低,無法為手機品牌提升定價、沖擊高端作支撐。而蔡司、哈蘇、徠卡屬于相機領域的高端奢侈品,能極大升華品牌價值。
種種因素導致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依靠聯名相機品牌來拔高自己的調性,提高品牌附加值。
索尼稱雄傳感器
手機鏡頭雖然不如單反相機結構復雜,但也細分為三塊核心組成部分:CMOS圖像傳感器、鏡頭組、影像系統。其中最直接影響拍攝質量的核心,是圖像傳感器。
雖然體積不大,但卻占據整個攝像頭模組一半以上的價值,也是國內外芯片制造商的兵家必爭之地。根據Counterpoint的相機供應鏈研究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從供應商的角度來看,預計索尼將在2022年獲得39.1%的收入份額,其次是三星(24.9%)和豪威科技(12.9%)。
可以說索尼在圖像傳感器賽道,是絕對頭部地位。
早在2008年,索尼就推出Exmor R傳感器,首款產品是IMX055CHL,也是后來業內鼎鼎大名“IMX”系列的鼻祖。而初代的Exmor R傳感器最早還是使用在小型攝像機上,直到2012索尼才正式研發出智能手機專用的Exmor R傳感器。
而第一個搭載Exmor R傳感器的智能手機也非常傳奇,它就是喬布斯遺作iPhone 4s。
它的前任iPhone 4作為“重塑智能手機時代”的作品,用的是來自Omnivision的OV5642傳感器,是豪威科技公司的產品。索尼憑借“RGBW”技術的堆棧式傳感器,可以改善靈敏度并提高弱光成像質量,成為當時最好的手機傳感器。
蘋果成為索尼最忠實用戶,連續iPhone 4s、iPhone 5、iPhone 5c、iPhone6、iPhone6 Plus都使用IMX堆棧式傳感器。
iPhone龐大銷量推動越來越多手機廠商,把索尼IMX傳感器視為“旗艦標配”,三星、華為、小米、OPPO、vivo、魅族等等手機品牌的旗艦機型都搭載過索尼傳感器。
近乎一統智能機的IMX傳感器,占據了索尼全年收益的大頭,讓索尼心甘情愿把智能手機的權限降低,一年只發布少數幾款機型。而索尼每年發布的傳感器型號,比新機更多。
占據那么龐大的市場,自然會受到友商的眼紅。索尼的老對手三星,迫不及待開始研發圖像傳感器,去挑戰索尼的市場。
三星Galaxy S5就短暫使用過自產圖像傳感器,但因為技術落后索尼太多,在后續的Galaxy型號都搭載索尼傳感器,直到Galaxy S10終于下定決心全面使用自產S5K2L4傳感器,對標索尼IMX445傳感器。
2020年5月19日,三星推出了GN1傳感器,這是一種新型的5000萬像素(MP)圖像傳感器,具有1.2μm的大像素。便宜的價格,1寸的大底大像素,讓GN1傳感器立馬成為1500元價位段手機的首選。
除了GN1傳感器之外,三星還以“高像素”為賣點,陸續推出幾款1億像素、6400萬像素和4800萬像素的圖像傳感器。用像素數據贏得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升級。
目前三星已經從0到1,成為圖像傳感器市場的第二極,索尼在三星的沖擊下,市場占有率已經連年下降。
手機聯名相機
對于手機廠商來說,圖像傳感器的爭斗能有效降低手機生產成本,那和相機品牌(蔡司、哈蘇、徠卡)的合作,則是增加品牌附加值,提高手機定價。
首先使用這個套路的是華為META和P系列,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META和P系列的成就有目共睹。
2016年,華為宣布和徠卡合作,攜手推出了雙攝像頭手機華為P9系列。P9的雙鏡頭中有一顆是純黑白感光器件,是徠卡調校一百多年的黑白影像技術。除了鏡頭以外,徠卡還深度為P9設計激光測距、算法調整焦點、景深、焦外虛化和影像系統UI。
通過徠卡的加持,華為的銷量上升明顯,P系列也成為和MATE系列并駕齊驅的雙旗艦,助力華為成為高端品牌。
華為和徠卡互相成就,一起打破“國產手機做不了高端”的魔咒。也讓OPPO、vivo忍不住也踏上和相機品牌的聯名合作。
在佳能尼康壟斷大半市場的相機賽道,沒了市場的徠卡們只剩下逼格。而國產手機在全世界的銷量和影響力與日俱增,聯名的合約費用已經成為相機品牌的重要盈利來源。于是在華為和徠卡解約后,徠卡又重新選擇了榮耀和小米。
但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聯名旗艦”噱頭十足,但實際的合作并不那么高端。這些手機所用的傳感器依然是索尼,鏡頭組也是代工廠生產,相機品牌僅僅只負責調試攝影成像以及影像系統。
國產力量強勢突圍
圖像傳感器雖然不大,但是作為相機的核心關鍵,芯片技術一直都在日美企業手中。而圖像傳感器芯片除了可以應用在智能手機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
新能源汽車隨著智能化的逐步升級,對于攝像頭數量的需求也隨之增多。例如,L1級別的自動駕駛僅需搭載1顆攝像頭;L2級別的自動駕駛需要達到5顆左右;L5級別自動駕駛更是高達20顆以上。
而這些智能汽車所使用的攝像頭,和智能手機所用的圖像傳感器芯片如出一轍。在智能手機出貨量逐年降低的當下,新能源汽車有望成為圖像傳感器第二核心增長點。
值得一提的是,在國際芯片封鎖的當下,越來越多的國產企業開始重視芯片發展。圖像傳感器市場占有率排名第四的,就是我國的格科微(GalaxyCore)。
格科微的產品聚焦中低端市場,雖然市場規模不及索尼、三星,但出貨量遙遙領先。據格科微官方數據顯示:2021年,格科微CMOS圖像傳感器出貨量全球第一,銷售額全球第四。
不管是智能手機,還是新能源汽車,市場對于圖像傳感器的需求正在不斷改變,而中國企業也已經具備挑戰索尼三星的能力。
全球圖像傳感器賽道寡頭壟斷態勢,正在一步步被改寫。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