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暮照
來源:伯虎財經(ID:bohuFN)
4月25日,美團配送宣布今年將在北京、蘇州、海口等城市投放10萬頂第二代智能頭盔。
這不是美團第一次在騎手頭上動心思,2021年6月其在湖南、廣東、遼寧、寧夏等省份批量投放第一代智能頭盔。
短短不到一年,頭盔兩次升級。
一個信號是:超527萬名騎手的安全成了管理大考,外賣戰點從算法回歸到了人。
智能頭盔背后
3月25日港股收盤后,美團發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財報。
數據顯示,美團優選在過去一年投入成本不斷增加導致虧損,拖垮了美團整體的利潤。
4月20日,美團優選相繼退出新疆、甘肅、青海、寧夏四個省份。4月25日,美團優選發布公告,北京自提點將于4月26日暫停服務。
同樣虧損的,還有美團配送服務營收。2021年第四季度,配送帶來的收入為142.5億元,而餐飲外賣服務的配送成本為183.1億元。配送業務營收不及成本,處于虧損狀態。
為什么虧損?
盡管過去一年美團餐飲外賣營收963.1億元,同比增長45.3%,但研發投入成本也在增加。
早在2016年10月,美團外賣內部就成立了W項目組,開始研發特定場景下的無人配送。
最近幾年,美團外賣相繼在智能取餐柜、智能頭盔、無人機、無人配送車等業務上布局,目的是為了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
據2021年美團的財報顯示,前兩個季度,美團研發投入分別為35億元和39億元,2020年全年研發總投入超過100億元。
無人配送成了美團的一次押注,也承載著未來外賣市場的想象力。2021年,美團無人機配送運力接入美團外賣App,與騎手協同提供配送服務。
美團甚至喊出口號,2022年無人機將落地上海,率先在咖啡店、生鮮店等高度重視配送效率的商戶中試水。
除了美團,餓了么也在做智能化產品的布局。比如它推出了智能取餐柜、智能頭盔、智能外賣柜等產品,包括接下來即將推出的智能餐箱。
可以看到,外賣之爭已經從業務層面卷到了技術端。而末端的爭奪在于配送效率的提高。
2021年,一位知乎網友發起了一個話題:“2021年后,現在美團外賣和餓了么配送都非常慢,發生了什么?”
對美團外賣來說,它眼前擺著一個天平秤,一邊是騎手,一邊是技術。如何平衡成了美團的難題。
騎手與算法間的博弈
2020年9月,一篇《外賣騎手,困在系統里》的報道風靡全網。外賣員疲于為系統打工,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支配,隨之換來的是平臺不斷增長的GMV數據。
因為冰冷的算法,騎手疲于奔命,也讓美團備受爭議。
“沒做好就是沒做好,沒有借口,系統的問題,終究需要系統背后的人來解決。”
那么,美團是如何解決的?兩條腿走路,一邊發展無人配送業務,一邊保障騎手的安全。
為了保障騎手安全,美團推出了智能語音助手、智能頭盔,減少騎手在送餐過程中因為看手機、接電話而導致的事故發生。
“不用掏手機,就能通話和接單;自動識別暗光環境,并開啟防碰撞預警;智能戴盔檢測,提醒騎手戴盔。”一位美團配送負責人介紹近期推出的智能頭盔。
聽起來,確實方便不少。但據伯虎財經了解,目前廣州很多騎手并沒有收到智能頭盔的消息,甚至沒有使用過。
除了硬件上的優化,美團也在軟件上做了調整。為了讓配送算法更完善合理,美團邀請了包括騎手、外部專家等在內的利益相關方一同探討配送算法和調整細節,并在部分城市進行了試點和用戶調研。
2021年9月以來,美團三次向社會公布了騎手配送相關算法規則,推動算法透明。
目前,有兩項正在持續迭代的調整:一是啟動“出餐后調度”試點,即商家出餐完成后,再調度騎手到店取餐;二是推出“主動改派”功能,若騎手遭遇突發因素導致超時,騎手App會主動發起改派彈窗,騎手可自主決定接受或拒絕改派。
那么,這項改進有沒有效果呢?
2021年5月,一位騎手吐槽:1.縮水里程數,實際都要遠1-3公里;2.系統亂派遠程單,不接給停工;3.單價非常低。
2022年2月,似乎算法問題依舊沒有得到解決。比如,有騎手吐槽美團配送的路線規劃問題,其建議“如果是新手在自己熟悉的地方接完單之后建議直接下線,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你的下一單取餐會是在什么地方。”
再一個,超時扣費也讓騎手苦不堪言,“超時一單直接扣一半的配送費,例如5塊錢配送費,直接扣2.5塊。”
平臺配送效率低,只能施壓騎手,騎手們苦不堪言,騎手與平臺間的矛盾,由來已久。
央視曾經曝光過大量外賣騎手的事故案例,有騎手被車撞倒后,第一反應是拿起外賣看灑沒灑;有騎手因配送超時,在電梯中崩潰大哭。
外賣和網約車似乎都在解決同一類問題:在騎手或者司機有限的情況下,如何在更短時間內準確完成訂單。這個訂單,對網約車來說就是送乘客前往目的地,對外賣來說則是把食物送到顧客手中。
留給美團的問題是,配送端如何再快再快再快?2016年11月,美團創始人王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們的口號“美團外賣,送啥都快”,平均28分鐘內到達。他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技術體現。
2016年,3公里送餐距離的最長時限是1小時,2017年,變成了45分鐘。
2018年,又縮短了7分鐘,定格在38分鐘。
2019年,中國全行業外賣訂單單均配送時長比3年前減少了10分鐘。
對騎手們而言,當無法靠個人力量去對抗系統分配的時間時,他們只能用超速去挽回超時這件事。
盡管美團推出了系列的整改措施,但在騎手看來治標不治本。這種“高效率”換來的是騎手們的逃離。
“干了20天離職了,要不是離職非常困難,一般三天就跑了。”一位騎手說道。
眾所周知,外賣業務賺的是辛苦錢,利潤空間并不大,薄利之困是外賣業務不能忽視的痛。
2020年,美團外賣的利潤率只有4.3%,到了2021年第三季度,這一數字甚至下降到了3.3%,相當于每單外賣只賺到了0.2元。通過提升運營效率,美團外賣業務的利潤率在第四季度提高到6.5%,但依然無法與到店酒旅業務相比。
外賣利潤薄,美團騎手成本卻在不斷升高,2021年達到了682億元,而配送收入只有542億元。也就是說為了維持平臺運轉,美團過去一年倒貼140億元。
倒貼背后,美團只能不斷提高配送效率,增加接單量。
從流程上看,用戶點了餐就希望能按時送到,而騎手上了路就希望每趟路線能多配送幾單,商家接了餐就希望騎手快來取餐,而外賣平臺則關心如何以最小的運力承接最大的配送壓力,最重要的是還能扛住高峰時段突如其來的訂單量。
事實上,用戶、騎手、商家、平臺的目標有時是互相矛盾的,滿足了一方,勢必會影響另一方。
留給美團的難題是,如何管理好平臺數百萬名騎手?
管理大考
對美團外賣來說,外賣訂餐送餐的流程要比簡單的“運送物”復雜得多。
最直接的差異在于,網約車平臺連接的是司機和乘客兩方,服務主要是接人、送人兩個環節。而外賣需要匹配的是一個多人多點的匹配問題。
外賣特點是多方參與,而且整體流程很長。這意味著,對于技術而言,不僅是更多維度上的挑戰,整體調度系統也會更加復雜。
一般情況,美團外賣一個騎手手上最多有十幾個訂單,這意味著20多個取送餐任務節點,而路徑規劃的各種可能已經是天文數字。
所以,如果一開始后臺調配系統能力跟不上,就很容易出現騎手暫時接不到訂單,而商家不得不“手動”通知騎手到店取餐,再通過小票的電話和地址送餐的尷尬。
現在調配系統能力跟上了,但卻常常出現派單多卻無人可接的情況。
為什么無人可接?路線規劃太遠,超時還要扣一半的配送費,騎手自然而然就不想接了。
這兩年,美團也在想方設法“留”住騎手。
為了傾聽騎手聲音,美團進行了“騎手懇談會”、“申訴機制”、“產品體驗官”等嘗試。
為了吸引更多騎手入駐,美團提供長期專屬折扣餐及節日期間的免費騎手餐,同時為騎手發放觀影、游園、K歌等騎手專屬優惠權益。
2022年,美團外賣更在其官網上上傳了一份報告,內容是美團騎手權益保障社會責任。
這里面就涵蓋了同舟計劃、站長培養計劃、袋鼠寶貝公益計劃、騎手驛站、騎手節等一系列的調整。
從工作保障、體驗提升、職業發展、生活關懷四個方面系統性加強對騎手的關懷。
騎手的權益,過去一直備受非議。比如,最常被詬病的,外賣騎手沒有社保、醫保、工傷保險等保障。
多位美團眾包和專送騎手透露,公司沒有為其繳納社保。這導致騎手要么不繳納保險,要么只能自費,在農村或老家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這樣的結果是,即使騎手發生意外,美團也不承擔勞動關系方面的責任,轉嫁了平臺風險。
2021年,美團的外賣傭金收入為963億元,而付給外賣騎手的工資就達到了682億元。
如果在這種情況下給外賣騎手交社保,將虧成什么樣子?我們不妨來算一筆賬。
按照北京的社保政策,公積金不是強制繳納,單位繳納五險的比例為養老16%、醫療10%、失業0.8%,生育0.8%,工傷0.4%。以此計算,美團需要為每位騎手承擔的社保成本約為騎手收入的28%。
通過682億元(外賣騎手收入)乘以28%可以粗略算出,美團2021年大約支付社保為190.96億元。
美團2021年全年經調整虧損凈額為156億元,如果再算上190.96億的社保支出,美團將整整虧損346.96億元。
顯而易見如果美團給外賣騎手交社保,必定將陷入血虧的泥淖中。這是它無論如何都不想看到的情況。
而一旦美團選擇給騎手交社保,它只能選擇從其他地方抽出更多利潤來。比如提高商家傭金,比如降低外賣小哥提成,又或者提高外賣價格。商家、騎手和消費者可能同意嗎?當然不。
如何平衡騎手、商家、消費者三方的利益,對美團而言,這絕對是一場管理大考。
這一次,美團推出智能頭盔,看似是為了提高騎手的安全保障。但在一些騎手看來,連給美團做廣告的袋鼠耳朵都需要騎手掏錢購買,美團推出安全頭盔和藍牙耳機,只會在騎手頭上再薅一層羊毛。
據伯虎財經了解,騎手每年都需要在裝備上花費300-500元的成本,如騎手的沖鋒衣外套、普通頭盔、外賣箱等工作標配的設備。
“我在路上,已經有好多騎手問過我這個智能頭盔的價格問題了,但每個人的接受程度都不同。普通頭盔大概六、七十塊錢,對我來說,智能頭盔價格翻一倍,哪怕再稍微高一點,我也都能接受。”
一位首批藍騎士智能頭盔體驗者談道,他覺得使用智能頭盔能夠節省時間多跑兩單,付出也是值得的。
但對于普通的外賣騎手而言,是負擔。“平常我們一單只賺個幾塊錢,如果智能頭盔要花大幾百塊來買的話,那算得上是一筆沉重的負擔,我可能無法接受。”
從藍牙耳機到智能頭盔,無不看出美團在努力調整,但隨著美團的疆土逐步擴大,尤其在港股上市之后,對營收增長、利潤增長的要求成為重中之重。
壓縮配送時間、降低薪酬,甚至是對各個外賣站點施加嚴格的KPI標準,不達標的站長將會下臺,從而形成從上至下一整套效率至上的工作氛圍。
這種績效壓力,最后導致的結果是越來越多的騎手加入到闖燈、逆行、超速的隊伍當中。
百團大戰時代留給美團的啟示:績效高于安全。但如今,這套說法已經不適用了。
美團外賣作為美團的現金牛業務,騎手是美團外賣的核心驅動力,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就意味著美團一定程度上需要舍棄績效,對不斷虧損的美團而言,這筆賬不好算。
而承載著美團外賣對未來暢想的無人配送業務,依舊處于探索階段。一邊是管理一個如此龐大的組織,一邊是不斷燒錢的探索,美團外賣的焦慮恐怕還需要時間來解答。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