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零露 編輯/白雪
來源:周天財經(ID:techfinsight)
一場時代的暗涌正在悄然發生。
北京時間 3 月 9 日凌晨,蘋果春季新品發布會如約而至,幾款并不讓人眼前一亮的新品,并未點燃消費者激情。蘋果憑借一騎絕塵的 iPhone,依然在手機產業稱霸,但劃時代的新產品,已經缺席已久了。
與此同時,蘋果產業鏈上的供應商們開始按捺不住。
今年拿下 iPhone14 組裝訂單的蘋果頂級供應商立訊精密,這位有著“果鏈一哥”之稱的行業巨頭,新年伊始就動作連連,2 月 11 宣布與奇瑞汽車共同簽署了一份《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并以 100.54 億元人民幣收購青島五道口持有的奇瑞旗下相關股權。
就在同一天,立訊精密還宣布以 11 億港元收購匯聚科技約 74.67% 股權,后者是一家定制電線互連方案供貨商。10 天后,立訊又發布公告擬定增募資不超過 135 億元,用于消費性電子和汽車領域共六個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可以看到,這些年主營業務幾乎與蘋果深度綁定的立訊,在新能源汽車制造上開啟了“一鍵三連”模式。
和以往在汽車領域淺嘗輒止的試探不同,立訊精密在今年動了真格,從百億級別的投資和募資規模就可見一斑。公告顯示,立訊精密近期募投項目中,有 20 億元將用于新能源汽車領域相關項目。
立訊精密董事長王來春也明確表達了在造車上進擊的決心:抓緊機會拼進全球領先 Tier1。
除立訊精密外,在蘋果供應鏈(下稱"果鏈")上其他資深廠商也都在想方設法搭上新能源這趟車。
2021 年,領益智造、長盈精密紛紛入局,開拓在汽車制造領域新業務,“果鏈”大佬富士康更是一次性推出三款概念車。
那么,即使是蘋果供應鏈的重要市場參與方,也需要尋找第二增長點來降低蘋果“依賴癥”,他們在試圖“擺脫”蘋果控制嗎?還是說是在為“蘋果車”布局,提前準備一個絕佳的“上車”路線?
當下,新能源汽車的混戰與智能手機在發展初期類似,市場極速擴大,各方勢力都以不同的姿態進入牌桌,本文將從“果鏈”的新能源造車路出發,分析“果鏈”志在何方,以及“果鏈”的加入對傳統汽車供應鏈的挑戰。
01 果鏈“擴容”,蓄謀已久
“果鏈”集體轉向新能源造車,并不是“臨時起意”,而是“蓄謀已久”。
富士康董事長劉楊偉曾公開表示,公司的目標是到 2025 年,使基于富士康 MIH 平臺打造的電動汽車占全球電動汽車的 10%。
而在此之前,富士康已經鋪墊了 20 年,這是一個 20 年的漫長婚約。
2005 年富士康收購臺灣四大汽車線束廠之一的安泰電業,完成踏入汽車制造業的第一步。隨后幾年時間里富士康及其背后的鴻海集團,在成為電子消費領域代工巨頭之余,先后為奔馳、寶馬、特斯拉、保時捷等一線汽車品牌提供線束、后視鏡、中控顯示屏等汽車電子零部件。同時,富士康還以資本之姿領投寧德時代、裕隆汽車、小鵬汽車等新能源相關企業。
與主機廠的關系不斷加深后,富士康也曾嘗試親自下場造車。2015 年,富士康與騰訊、和諧汽車聯手成立和諧富騰,意圖造車,但不久后富士康放棄投資,項目被擱淺。
在新能源車風口剛起步時,富士康在汽車領域雖頻頻試探,但均為淺嘗輒止。汽車零部件業務僅僅是富士康進軍汽車制造的試水之作。2019 年,汽車業務銷售額僅占富士康全年銷售額的 0.2%。
同富士康一樣,因代工蘋果而廣為人知的立訊精密,在汽車領域的布局也超過 10 年。2011 年,立訊從它最擅長的線束制造切入汽車供應鏈,通過一汽、奇瑞等自主品牌車企進入汽車圈大門。隨后又將寶馬、奔馳的核心供應商 Suk 納入麾下,通過“借道”SuK 進入豪車廠家的供應鏈,從而擴大產品線與客戶網絡。目前,立訊為多家車企供應新能源車高壓線束、中央網關等多個整車零部件。
業內常常用“成也蘋果,敗也蘋果”來形容蘋果供應商。前蘋果手機攝像頭供應商歐菲光,就由于無法形成關鍵技術壟斷地位,被踢出蘋果供應鏈后,喪失了近 90% 的利潤來源,此事也為眾多公司敲響警鐘。
況且,代工蘋果已經不像幾年前那樣利潤豐厚了。富士康 2021 的年報顯示,合并毛利率只剩 5.91%,相比于 2019 年 8.38%,2018 年 8.64%,2017 年 10.14% 的毛利率,利潤開始回縮。其它“果鏈”巨頭如立訊精密、聞泰科技等與 2019 年同期相比均出現不同程度回調。
在主營業務過度依賴蘋果的情況下,無論是富士康還是立訊精密都給自己留了退路,早早在汽車制造領域埋下一顆種子,而這顆種子也許會在未來某天成為“果鏈”的救命稻草。
浦銀國際發布報告稱,2020 年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復合增長率將達到 40%。到 2025 年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規模有望接近智能手機市場規模。相比于 2% 左右的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復合增速,新能源汽車領域擁有著巨大的市場空間,也意味著擁有更多的機會。
面對新的行業機遇,擁有智能制造優勢的“果鏈”,想要分一杯羹實屬正常。早就接觸汽車制造的富士康、立訊具備了先手優勢,才能在眾多互聯網巨頭紛紛下場造車的盛況中率先獲得一張入場券。
集體拿手機領域賺到的利潤,投到汽車領域進行大冒險,誰說中國企業喪失企業家精神了呢?
02 競相入局,各顯神通
其實,行業里的暗流涌動,有一個最大的變量,那就是 --- 蘋果本身。
蘋果造車已經是行業內公開的秘密。
最早可以追溯到 2014 年與造車有關的“泰坦計劃”。當時蘋果公布了智能汽車系統 CarPaly,此后相關媒體曝出有千名工程師參與蘋果造車計劃。7 年來,蘋果造車一直是業內外關注的焦點,但在尋找代工廠之路,遭到現代、起亞拒絕,可謂接連碰壁。
好消息是,2022 年伊始,美國及韓國媒體報報道稱,蘋果全自動駕駛汽車或將于 2024 年前后正式亮相。隨后更是有八卦傳出,蘋果將在 2022 年內確認造車項目的零部件供應商。甚至,在蘋果上線的原創電影《天鵝挽歌》中,還有 AppleCar 的官方劇透。
蘋果造車已經讓外界期待了太久,連馬斯克都有些不厭其煩。當記者一遍遍問馬斯克怎么看蘋果造車,馬斯克也只是淡淡表示,期待有創造性和競爭力的對手加入新能源汽車領域,但蘋果造車的時間有些晚。
不過,蘋果的“晚成”并不影響果鏈率先進入實操階段。
如果蘋果確定造車,如果蘋果延續其在手機領域的代工模式來造車,那么,富士康和立訊精密們提前拿到造車能力和資質,順勢成為蘋果造車產業鏈的供應商,就成為一種必須提前下重注布局的戰略考慮。
富士康是果鏈加入造車的“先行者”,2005 年,其母公司鴻海集團就收購臺灣安泰電業,切入汽車電子領域,而后又與特斯拉、奔馳、寶馬合作,成為供應商。近兩年,富士康的造車事業開始邁入深水區,投入的資源力度明顯加大。2020 年鴻海集團出資新臺幣 79.44 億元,與裕隆汽車成立合資公司鴻華先進,推出了包括電動汽車底盤和軟件平臺在內的“MIH EV”電動汽車開放平臺。
在造車領域頗有野心的富士康當然不滿足于僅與裕隆汽車一家合作。“多聯姻”成為富士康近兩年的切入新能源車行業的打法。
2020-2021 年,富士康先后與拜騰、吉利簽署戰略協議,有意建立合資公司為主機廠提供代工生產等定制化服務。甚至在拜騰陷入資金危機期間投資 2 億美元,依舊選擇與拜騰展開深度合作,其中不乏想要借道拜騰深入造車市場內部的意思。
除國內市場外,富士康還與全球第四大汽車集團 Stellantis 集團簽署合資協議,成立 Mobile Drive 公司,用于開發車聯網功能和服務。花 2.8 億美元買下美 EV 車企工廠,在北美開展汽車制造業務。與電動車公司 Fisker Inc 簽訂了生產交易,還跟泰國國有集團公司 PTT 展開合作,為愿意代工的東南亞汽車企業提供代工生產和零部件服務。
從富士康馬不停蹄簽約背后,可以看到劉楊偉對于在電動汽車市場占據至少 10% 份額的決心。
立訊精密也斥重金入局,2021 年在湖北麻城、安徽宣城、江蘇鹽城、河北保定等地密集布局汽車產品產能。在開頭提到的與奇瑞新能源的戰略合作中,擬定購買青島五道口持有的奇瑞旗下相關股權,涉及金額超百億元人民幣。
在這些頭部大刀闊斧的帶動下,其他“果鏈”也聞風而動。領益智造在 2020 年提出要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次年就邁出了第一步,將主營汽車類電子組件的浙江錦泰電子有限公司收入囊中。聞泰科技也將營收重心放在了汽車電子領域,收購全球知名半導體公司安世半導體,試圖在車用半導體領域大施拳腳。
前“果鏈”成員歐菲光也涉水智能汽車領域,結合自身在光學模組領域的優勢,將重點放在 ADAS、車身電子,此舉也成為歐菲光自救的手段。從 2021 年中報分析,歐菲光攝像頭模組 2021 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下降 40.72%,出貨量同比下滑 19.53%;而在智能汽車業務則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 78.22%,其中,ADAS 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 777.68%。失去蘋果的歐菲光無疑大傷元氣,但進軍汽車領域的選擇雖不能讓治療效果立竿見影,但相比于之前“寄生蘋果”的狀態,如今的重塑無疑是更加行穩求遠。
從“果鏈”切入新能源造車領域的動作上看,主要通過“鈔能力”與車企合作或收購原汽車供應商。一方面可以看出“果鏈”的財大氣粗,另一方面也說明代工汽車與代工智能手機之間存在壁壘。
雖然工業富聯首席執行官鄭弘孟曾將智能汽車比喻為智能手機加四個輪子。但是,無論是從生產模式、標準要求還是主機廠的進駐條件與消費電子制造相比都有很大不同。
以芯片為例,手機芯片推崇“唯快不破”,無論是開黑還是吃雞,能夠持續高頻的芯片才能為智能手機帶來極致的體驗。而汽車芯片則需要“穩如泰山”,相比于性能與功耗,擁有在極端環境下的可靠性和一致性更為重要。大部分的車規級電子零件的工作溫度要求在 -40℃~85℃,而消費級只需要滿足 0℃~70℃工作環境。除此之外,車規級零件還需要滿足一系列耐久、振動試驗及法規要求。
“車規級”是制衡在手機供應鏈面前的大山。幾乎覆蓋全球汽車品牌的以色列科技公司 Mobileye 歷時 5 年研發出第一代 EyeQ 1 芯片,又過了 3 年才實現首批裝車;英偉達當前主力芯片 Xavier 的研發耗資達 20 億美元。汽車與人身安全息息相關,哪怕車上的一個接插件都需要經過數萬小時安全測試。
一家想要切入汽車零部件制造領域的公司曾對筆者表示,很多車企在做資質審核時第一個問題就是“是否有搭載汽車量產經驗”,而這一點,對于一家剛開始跨界的公司而言就是無法解決的問題。
研發周期長、準入門檻高,是車企供應鏈的長久以來面對的難題。一款車規級芯片僅認證就需要 3-5 年時間,對于想要快速切入車企供應鏈的手機制造廠商而言,無論在技術、生產、時間還是成本上都很難一蹴而就。
這也是“果鏈”用購買車企供應商代替自主研發的原因 ---- 雖無法節省成本,但勝在節省時間。
03 互聯網公司入局,變中求機
很長時間以來,汽車產業鏈處于頭部供應商壟斷,下游供應商分食,車企整體把控的穩定局面。車企將生產牢牢握在自己手里,生產制造能力是衡量一個車企業務水平的重要依據。而博世、聯電、大陸電子等頭部供應商形成汽車核心零部件的技術壟斷,其他供應商想要入局只能避其鋒芒另尋出路。
但隨著特斯拉橫空出世,這一局面被層出不窮的新勢力造車打破了。
那些顛覆“諾基亞時代”的戰士又將戰火蔓延至新能源汽車。自蘋果傳出造車傳聞起,百度、阿里、華為、小米等為代表的互聯網、科技企業紛紛入局。
以騰訊、華為、阿里為代表的互聯網科技公司,它們的“造車”路徑非常相似。大布局是合作有研發能力企業一起造車,自己提供生態服務,成為智能網聯車的增量部件商。比如阿里曾經開發過斑馬智行平臺,并搭載到上汽 100 萬輛新能源汽車上,隨后又和上汽集團打造了 IM 智己汽車。
除此之外,還有小米、百度這些公司親自下場造車。
2016 年左右,百度推出 Apollo 發力無人駕駛,且在 2018 實現了無人車量產。到了 2021 年,李彥宏干脆直接成立百度汽車公司,將百度人工智能核心技術給到汽車公司。
而小米造車團隊為了實現雷軍發布會時所說的“小米汽車 2024 年量產”,也在抓緊時間趕進度,雷軍顯然是想在蘋果發布車型之前率先卡位。小米造車的過程,和當年小米造手機如出一轍,在觀望了當年市場成熟項目(魅族)后,見到了甜頭,學到了打法,雷軍才決定親自下場,從而后來居上。
如今,只剩華為猶抱琵琶半遮面,任正非不點頭,把余承東急得不行,但肉眼可見的是,越來越多的華為手機展廳,變成了汽車展位。
特斯拉的成功讓許多公司都相信“軟件定義造車”,擠入新能源汽車領域。那么掌握智能手機軟件生態的企業們,如果能將手機輕資產模式復刻在汽車領域,那么手機下游供應鏈自然不愁前途。
維寧爾中國區總裁白彬毅在中國汽車供應鏈峰會上表示,在目前大變局中,邊界在消失,新的聯系在建成,整個系統都在變化。而在變化中,只要入局就有機會,在提升終端消費者體驗這一方面,做智能手機出身的大廠更具優勢。
但與做手機和互聯網不同,造車也是氪金,真金白銀下去可能還翻不出水花兒。以目前銷量較好的造車新勢力頭部的盈虧來看,蔚來造車虧損超百億人民幣,最新數據顯示,蔚來 2021 年依然處在凈利潤為負的狀態。小鵬、理想也依然沒有轉虧為盈。
哪怕“果鏈”的底蘊雄厚,在入局汽車領域時所砸下的資金也依然是抽筋拔骨。立訊精密 2020 年的扣非凈利潤為 60.89 億元人民幣,2021 年前三季度為 39.94 億元人民幣,兩者加在一起,才與今年擬定在汽車領域的投資持平。
但進軍汽車,也是下游供應商的不得已之舉。
華安證券曾做出分析,智能電動車作為一條長賽道,技術復雜度高,資金投入大,其紅利釋放至少持續 15 年以上。近年來,雖然立訊精密營收見漲,但凈利潤一直不可避免呈下滑趨勢。向市場量巨大、產業鏈超長的智能汽車領域發展,則有望在未來實現逆轉。
隨著汽車行業向智能網聯電動方向深度變革,將創造出更多需求,入局者也會不斷增加,智能汽車這條賽道變得越來越擁擠。在此背景下,無論是親自造車,還是做車廠 Tier1,都將會產生新的子賽道和細分行業龍頭企業。
在上海勁邦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王榮進看來,未來代工體系和傳統自建一體化體系會共存,對于后進來者,特別是一些消費電子品牌,會采用代工的輕資產模式,而兩者模式不會有太大的差異,最終成效還得看產品。
目前各家造車仍是進行式,無法準確判斷兩種體系的優劣,但可以明確的是,對于在蘋果生態中生存的“果鏈”來說,只要蘋果對市場的統治仍在繼續,“果鏈”的造富神話就不會終結。在入局汽車制造這件事上,在未來無論是繼續搭上“蘋果牌轎車”這臺快車,還是與造車新勢力進行合作,都會是一箭雙雕,好事一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