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萬博
來源:智能車參考(ID:AI4Auto)
自動駕駛普及初期,會加劇交通擁堵。
這……是不是跟你對自動駕駛的認知有所出入?
但這一反常識論斷,出自馬斯克之口。
而且馬院士還給這個聽上去不合理的預測,找了一個合理的理由。
因為自動駕駛,讓馬路上的車更多了。
自動駕駛加劇擁堵?
自動駕駛是解決交通擁堵的良藥嗎?
最近,馬斯克在自己的推文中表示,戰勝交通擁堵是一項非常困難的任務,即使是世界上最強大的人類也無法戰勝應對繁忙交通的苦差事。
至于自動駕駛能否緩解交通擁堵,馬斯克也給出自己的答案:
自動駕駛普及初期,不僅不能緩解交通擁堵,相反還會加劇擁堵情況。
是不是有些反常識?
不過,習慣于推翻常規認知的馬斯克,同時道出個中緣由:
自動駕駛降低人類開車出行的門檻,讓不會開車的人群也能擁有自己的自動駕駛汽車。
導致的結果就是,馬路上的車輛會在自動駕駛普及初期大幅度增加,從而導致交通擁堵更加嚴重。
不過另一方面,馬斯克特別強調,這是自動駕駛普及初期出現的問題。
也就是說,從長期來看,自動駕駛對緩解交通擁堵仍然有作用。
比如,自動駕駛可以減少因司機個人技術問題,而導致的 幽靈交通堵塞的情況。
幽靈交通堵塞,通常是馬路上有大量車輛行駛的情況下,某一司機突然剎車,造成瞬間的擁堵。
不過,馬斯克侃侃而談,自動駕駛普及初期加劇交通擁堵,有沒有證據支撐?
還真有。
早在2019年,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Scott Le Vine研究小組,曾在4座城市16組不同的路況中,進行自動駕駛影響交通擁堵的實驗。
結果顯示,如果道路中自動駕駛汽車的比例為25%的話,會導致交通狀況惡化。
25%,也就是自動駕駛普及的初期階段。
馬斯克怎么解決擁堵?
提出了問題,又不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案,這可不是馬斯克的行事風格。
在解決交通擁堵的的問題上,馬斯克的辦法非常粗暴:
挖隧道,把車流量從地上轉移到地下。
不過,你以為馬斯克只是挖個洞那么簡單,就太天真了。
馬斯克的隧道計劃,實際上是一整套地下交通運行方案,包含隧道、站點、車輛運行平臺等多個系統組成,可以簡單看作是汽車版的地鐵系統。
負責隧道建設運營的,是馬斯克旗下無聊公司(The Boring Company)。
根據官方信息,進入隧道的車輛,主要通過一臺結合了自動駕駛、搭載統一的計算機監控的電動化平臺運行。
車輛只需要在平臺上停好,之后平臺會下降到隧道地面,載著車輛高速運行。
運行速度,據稱最高可以達到200公里/小時。
不過,馬斯克為解決交通堵塞挖的隧道,前不久在拉斯維加斯電子消費展上,也給堵上了……
這……著實有點尷尬,理想很豐滿,卻被現實打了臉。
但另一方面,據說發生擁堵的隧道,并不是馬斯克隧道計劃的最終版本,除了一條隧道,沒有電動平臺,也沒有200公里時速,只能說是丐版中的丐版。
解決交通擁堵,還有沒有別的招數了?
車路協同應該算一個。
所謂車路協同(V2X),就是采用無線通信和新一代互聯技術,全方位實施車與車、車與路動態實時信息交互,實現人、車、路的有效協同。
同時,相比特斯拉主推的單車智能方案,自動駕駛+車路協同,也被國內主流玩家看作加速自動駕駛落地更好的方案。
因為基于車路協同的自動駕駛,比單車智能多了一套路端的感知計算系統,可以為自動駕駛提供更系統,更全面的交通信息。
自動駕駛系統在路端感知信息的前提下,提前做出決策,提升自動駕駛安全性。
更重要的是,車路協同還可以根據路端+車端的感知信息,控制交通信號(比如根據車流量動態控制紅綠燈時間),使整體的交通運行達到效率最大化,以此解決交通擁堵情況。
目前,百度Apollo、華為、騰訊、阿里等頭部互聯網公司,都已入局相關賽道,具體方案,已經在全國多個城市落地。
以百度Apollo為例,2018年,百度官宣開源Apollo車路協同方案,并在去年5月份,與清華智能產業研究院,合作開展車路協同Apollo Air計劃。
截止到目前,百度Apollo車路協同方案,已經在北京亦莊、上海嘉定和廣州黃埔等多個城市開放道路投入使用。
現在回到最初的問題,車路協同,對解決交通擁堵,有沒有起到作用?
以河北保定為例,數據顯示,過去兩年,保定核心地區機動車數量年均增長7%,但通過百度Apollo Air智能交通系統,對部分路段進行信控優化之后,擁堵指數下降6%。
有數據支持,相比于馬斯克挖隧道,車路協同解決交通擁堵問題,似乎更有效果。
one more thing
看到車路協同的好處,堅持單車智能的馬斯克,好像也動心了?
馬斯克在最近回復網友的推文時表示:
也許特斯拉應該制造一個人工智能視覺設備,插入這些傳統的交通燈。它可以只看交通情況,并自動最大化吞吐量。
不過,也僅僅是人工智能視覺設備,離真正的車路協同,還有一段距離。
所以,你覺得馬斯克的隧道+自動駕駛VS國內主推的車路協同+自動駕駛,誰才是解決交通擁堵的完美方案呢?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