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來源:奇偶派(ID:jioupai)
近日,媒體報道,在小紅書等APP上,出現了大量利用低幼兒童進行直播、種草、帶貨之類牟利行為的賬號,
一些家長為賺錢,將自家萌娃打造成網紅,制作相關視頻或直播帶貨。在和一些網紅孵化機構與營銷公司合作后,其月收入可達15萬。
而在家長利用萌娃運營賬號牟利的過程中,孩子的身心健康極易受到影響。這樣的行為也引發了人們對“啃娃”行為的熱議和批判。
俠客島在文章中表示,相關賬號的行為已涉嫌違反《未成年人保護法》中“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組織未成年人進行危害其身心健康的表演等活動”的規定。近日,文旅部也發布了《關于加強網絡文化市場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意見》,提出嚴禁借“網紅兒童”牟利。
而在家長利欲熏心之余,小紅書等平臺對未成年人內容審核機制缺位,對“啃娃”視頻以及相關網紅孵化機構的縱容,也是“網紅萌娃淪為賺錢機器”現象泛濫的重要原因。
今年9月,新華社發布報道稱,在小紅書等平臺上出現大量少兒美妝博主,打著“跟著萌娃學美妝”的噱頭,說出“心機”“綠茶”等成人化內容和“純欲”“斬男”等軟色情詞匯。
本月初,小紅書又因為被曝存在未成年人性暗示內容,推送未成年人身體隱私的問題沖上微博熱搜,并因此公開道歉稱,將在未來啟動新一輪未成年內容治理專項行動。
而就在兩周前,還有媒體報道,在小紅書上有不少母嬰垂類MCN寫筆記分享如何運營“萌娃人設”,增加粉絲,接商單變現的筆記;此外,抖音等平臺亦有粉絲數百萬的大V通過輸出萌娃視頻,進行商務合作,為相關產品帶貨。
無論是先前的幼兒美妝博主,性暗示內容,還是這次借萌娃牟利帶貨的風潮,都暴露出小紅書等平臺對未成年人有關內容的審核管理機制仍存在較大問題,亟待進一步完善。
對于廣大的低齡兒童來說,身心健康成長無疑比帶貨賺錢更重要。部分“啃娃族”無底線的牟利思維不可取,小紅書、抖音等平臺也應當盡快完善視頻、直播的審核機制,擔負起平臺應有的監管責任。還兒童一個健康成長的網絡環境。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