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亞瀾
來源/真探AlphaSeeker(ID:deep_insights)
12月23日,騰訊宣布以中期派息方式,將所持有約4.6億股京東股權發放給股東。本次派息后,騰訊對京東持股比例將由17%降至2.3%,不再為第一大股東,同時騰訊總裁劉熾平也將卸任京東董事。據了解,這一分配方案將為股東提供靈活選擇權,騰訊股東可自行決定出售京東股票或通過繼續持有京東港股股票參與對京東股份的投資。
根據騰訊派息安排,合格投資者每持有每21股股份,將獲得1股京東集團A類普通股。非合資格股東將無權收取京東集團股份,但將按于記錄日期就所持有的每21股股份獲發1股京東集團A類普通股的基準就彼等持有的股份收取現金代替京東集團股份。
對此,騰訊表示分配后騰訊仍持有京東股份,作為京東戰略投資伙伴的身份不會變,并對京東的前景依然充滿信心,與京東共贏的業務關系亦不受影響,目前沒有進一步減持京東的計劃。另外,騰訊回應澎湃新聞記者稱,“投資發展期的成長型企業”一直是騰訊投資的主要戰略方向,而當被投企業有持續自籌資金能力時,則選擇在適當情況下退出投資,騰訊的“長期投資”戰略從未改變。
一石激起千層浪,騰訊從2014年開始投資京東,這對老朋友的“新型合作關系”釋放了哪些信號?
第一,京東成熟,有持續自籌資金能力。
據上月發布的財報顯示,京東三季度總營收為2187億元,同比增長25.5%,超過市場預估的2156.1億元。其中“平臺及服務收入”(主要來自3P業務的廣告和傭金收入)達168億元,同比增長35%;“物流及其他服務收入”(主要來自物流外單)達159億元,同比增長53%。
第二,騰訊投資思路調整。
騰訊在2021年依舊是當之無愧的“投資之王”。據IT桔子數據顯示,騰訊系(主體包括騰訊、閱文集團、騰訊音樂娛樂集團、騰訊云、騰訊眾創空間)在今年一共投資了251家公司。其中投資了60家游戲公司,可以說是“六天投一家”。
劉熾平曾在2019年的一次對外演講中,將騰訊的合作伙伴分為三大族群:To C合作伙伴、To B合作伙伴、投資領域的合作伙伴。他強調,對外投資為騰訊打開了很多To C和To B的新領域,讓公司能夠與一個比騰訊更大、更豐富的生態進行合作。
目前來看,騰訊投資的整體“生態”思路并未發生實質性的變化。
不過一個非常明顯的趨勢是,騰訊在硬科技方面的投資開始發力,投資了GPU芯片研發公司摩爾線程,并多輪連投專注于人工智能領域神經網絡解決方案的燧原科技。
同時,騰訊也在“早期投資”方面表現突出。據《日經亞洲》報道,2020年度騰訊投資的初創企業達到163家,投資總額超過了120億美元,對初創企業的投資數量超過阿里巴巴,是國內非金融投資機構中最大的初創公司投資方。
此次對京東的減持對應著“當被投企業有持續自籌資金能力時,則選擇在適當情況下退出投資”的思路,這從財務上的投資回報率的角度來看也是合理的。
按此推論,唯品會也大致符合成熟的定義,此后騰訊是否會擇機退出,有待事實驗證。
截至2020年3月31日,唯品會創始人、CEO沈亞持股為12.0%,依然為大股東;唯品會聯合創始人洪曉波持股為6.9%。騰訊持股為9.3%,京東持股為7.3%。
2021年第三季度唯品會GMV達402億元,凈營收突破249億元,同比增長7.5%;按照非通用會計準則,唯品會2021年三季度歸屬股東凈利潤為10億元。唯品會也已經實現連續36個季度盈利。
第三,資本的力量與角色需要重新審視。
2008年,騰訊和阿里先后成立投資并購部與戰略投資部,中國互聯網的企業創投時代正式拉開序幕。最具有畫面感的一幕是當滴滴和快的的合并談判進行到焦灼之時,兩家的管理層分別在兩個房間,給騰訊劉熾平和阿里蔡崇信打電話。
好的企業投資確實也能給予被投公司非常關鍵的支持,如提供訂單、幫忙改良技術、或者依靠在供應鏈上的話語權,為被投公司降本增效。比如華為旗下的哈勃投資對芯片企業思瑞浦進行投資后,后者便成為華為5G基站信號鏈芯片的核心供應商,來自華為的訂單讓其收入和利潤均顯著增長。
而被投公司的成長也能“反哺”,比如元氣森林拿下山鬼雞湯78%股份,山鬼雞湯旗下的餐飲門店,則可能成為元氣森林智能冰柜潛在的落地場景;再比如去年美團發布的Q3財報,當時其主要由投資理想汽車而帶來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高達58億人民幣,直接推動美團經營利潤在該季度大超預期。
但投資始終是有概率的。在剛剛過去的第三季度財報季里,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B站、快手、小米等幾乎都在同一時間確認巨額的投資損失。
另外,無論如何“避嫌”,用資本進行綁定也難免會有讓人“站隊”的嫌疑。
神仙打架的日子一去不復返,時代背景下很多事情都發生著微妙的變化,“資本無序擴張”是懸在大廠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如何恰當地利用好資本來幫扶被投企業和商業生態的健康繁榮是接下來的重要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