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設為書簽 Ctrl+D將本頁面保存為書簽,全面了解最新資訊,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載桌面快捷方式。點擊下載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頁 | 新浪導航

華為悲壯戰斗史

2021-08-10 07:13:33    創事記 微博 作者: 礪石商業評論   

  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王劍

  來源:礪石商業評論(ID:libusiness)

  等了近4個月,華為P50終于亮相。

  7月29日19點30分,主題為“萬象新生”的華為旗艦新品發布會準時開始。這場發布會的主角是P50和P50 Pro兩款。可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新款依舊是4G手機。

  發布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帶大家回顧了P系列的產品設計理念,并相繼展示了華為P系列從P9到P40在影像科技方面的卓越突破。余承東在發布會上還表示,P50系列正式搭載了鴻蒙2.0系統,并宣布鴻蒙2.0累積升級用戶已達4000萬。

  面對所有人最關心的芯片問題,余承東幾乎是一筆帶過。臺上臺下彼此心照不宣,可心里滿是遺憾。

  P50的麒麟9000芯片是支持5G技術的,可就是因為被人掐了脖子,少了關鍵的5G配件,好好的華為高端5G芯片只能當4G芯片用。

  整個發布會雖然精彩紛呈,華為各類“黑科技”也陸續登場,可還是被人用“悲壯”來形容,而這也不是華為新品發布會第一次這么被形容。

  1

  悲壯的發布會

  2020年10月22日,華為召開了Mate40全球新品發布會。

  Mate40的性能足夠驚艷,可余承東的一段話略顯無奈,“雖然華為Mate40將會是華為手機歷史上最強大的手機,但是既然是史上最強大,從另一個方面也表明華為Mate40將會是絕唱,后續或者不會再有華為Mate系列手機了。”

  發布會的最后,華為主題曲《Dream it possible》響起,伴隨著歌詞“And if it takes takes a thousand lives,Then it's worth fighting for,It's not until you fall that you fly……”(崇高理想的實現,總是需要付出無數鮮血,不再畏懼跌倒直到你展翅高飛的那一刻),一股悲壯的情緒彌漫在整個會場。

  事后,很多媒體就開始用“悲壯”來形容這次華為Mate40系列發布會。

  誰都知道此時的華為已身處中美貿易戰的最前線,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余承東的發言充斥著“受制于人”的種種無奈與痛苦,讓人頗感心酸。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華為這兩年過得實在太不容易,因為美國的一紙釜底抽薪禁令,華為引以為傲的麒麟9000系列芯片幾乎消耗殆盡,眼下只能靠高通救急,銷售也幾乎呈現“自由落體式”下滑。

  整個2020年,華為海外銷售下滑嚴重,其中,美洲地區同比下滑24.5%,亞太地區同比下滑8.7%,歐洲、中東、非洲等地區同比下滑12.2%。

  2021年第一季度,華為的日子更加難熬,手機出貨量暴跌18%,全球市場占有率僅剩4%,已經從第二掉到了第六。

  “悲壯”或許也是華為的某種“宿命”:成立這么多年,經歷了無數“至暗時刻”,華為一邊忙研發,一邊還得不停“迎戰”。

  不過,說起華為最著名的“戰斗史”,得從多年前的“華思之爭”開始。

  2

  華為和思科的恩怨史

  2003年春節,美國思科一紙訴狀將華為告上法院,長達77頁的訴狀中指控華為有侵犯知識產權等21項罪名。

  雖然此前,思科CEO錢伯斯曾和任正非在杭州進行了交涉,當時雙方并沒有臉紅脖子粗吵得不可開交,甚至還因華為的讓步彼此達成了初步的和解協議。

  事實上,兩家的競爭領域也并非很大。華為主業是是運營商業務,而思科的主營是在信息數據的IP領域,這個領域在華為只能歸屬“其他”一項。

  但是,思科卻將華為視作潛在的勁敵,覺得不搞倒華為,最終會被華為擠占市場,自己只能拍拍屁股走人。因此,思科在德克薩斯州聯邦法院對華為發起訴訟,并通過思科在全球的近百位新聞發言人,第一時間將不利于華為的信息發布給媒體,另外,他們還警告華為的潛在客戶,不要購買華為的產品,以免帶來連帶賠償。

  面對不依不饒的思科,華為明白,一旦思科訴訟勝利,華為將在未來很長時間無法進入美國,而其他海外市場也將陷入思科的步步阻擊之中,華為的國際化之路將可能因此而破滅。因此,華為堅決表示要以法律手段反擊。

  就這樣,華為和思科開始了長達一年半的官司。思科花了1.5億請來美國最著名的公關公司抹黑華為,使得華為剛開始有些被動。

  打了一段官司后,任正非在別人推薦下,請來美國海陸律師所的著名律師羅伯特·漢斯拉姆。

  羅伯特雖然接了案子,可對華為提供的資料卻不屑一顧,他要求親自來華為實地調研。

  等經過一個第三方審核團的嚴格認證之后,羅伯特發現,思科提出的所謂21項專利侵權實際重合度不到2%,這明顯在“碰瓷”。羅伯特當即就給華為提了一個建議:反擊思科壟斷。

  思科也確實理虧,手里攥著許多專利,明明按照美國法律是能賣給其他公司,可就是不賣。為的就是要阻止對手,壟斷市場。

  華為舉著“壟斷”的棒子開始迎頭反擊思科,轉身又聯手思科的競爭對手3com共同應對思科。只可惜因為華為為了反擊思科,讓3com以僅1.6億美元就輕松獲得與華為合資公司49%的股份。

  在事實面前,思科只好選擇與華為和解。當然華為也不能算贏,正是由于這樁訴訟案使美國人高度警惕,至今華為沒能進入美國市場。

  好在“失之桑隅,得之東籬”,經此一戰,華為在南亞、歐洲、非洲等海外市場名氣大震,加速了向海外市場進軍的步伐。

  3

  難熬的研發歲月

  華為的艱難,不僅來自外部市場國際巨頭的打壓,還有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的民營企業,卻要挑戰世界通信技術制高點帶來的挑戰和壓力。

  上世紀九十年代,華為在無線模塊(BTS20和單模塊BSC)的研發充其量就是個“漢陽造”水準。等ETS推出后,總算是“鳥槍換炮”,具備了一定研發實力和規模。

  這時候的華為已經盯上剛剛開始的GSM市場,相比正流行的CDMA技術,GSM以通話聲音清晰穩定、頻率利用率高等優勢被業界所看好。

  華為決心不惜人力、財力把GSM系統搞出來。可問題是,搞研發就得燒錢,而且還不是小錢。華為一度因為GSM的項目,耗費了大量資金,還到處欠賬,包括供應商的、員工的等等。

  時任深圳市長李子彬接受央視采訪時曾說,那時有關部門收到關于華為和任正非的舉報信數千封,說華為走私,說華為拖欠工資,還有說華為偷稅漏稅多達百億。

  巨大的負面消息使得華為在行業的名聲也“臭”了,說好的訂單飛了,正在談的訂單被競爭對手“截胡”,華為陷入彈盡糧絕的困境之中。

  任正非實在熬不住,主動找上級匯報,希望能盡快派調查組進駐華為,如果華為真的有問題,就趁早把他抓起來,如果沒有問題,希望能還華為一個清白。

  調查組也很快派來了,認真調查后發現華為確實沒有任何問題,主要還是項目研發耗費太大,資金不足導致處境困難。可惜調查組的報告并沒能給華為困境帶來多大幫助,任正非也只能枯坐在辦公室,內心滿是凄涼地頂著壓力奮戰。

  直到1999年10月,聽到華為中了福建省一個數億元的項目,50多歲的任正非喜極而泣,捶著桌子大喊“我就說我沒問題!我要有問題,國家能給華為這么大的項目么!”

  甚至就在華為與思科和解后,曾多次試圖通過并購美方通訊企業重返美國市場,可次次都被美國政府否決,連相關的專利收購也被否決。

  美國政府已將華為視為“眼中釘”,處處阻撓。可以說隨后很多次針對中國企業的各種貿易制裁和禁令,有相當大的比例其實就是針對的華為。

  至于后來美國伙同加拿大政府扣押任正非的女兒孟晚舟,聯合西方國家打壓華為,再以貿易制裁手段禁止美國高科技企業和華為合作……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其實都是為了遏制華為,也同時想遏制飛速發展的中國科技。

  但是,有一點很多人可能沒想到,美國遏制華為還有個原因:華為的管理體系實在太像一家美國公司。任正非自己說過,華為過去20年的時間,花了10多億美元,認認真真將西方的管理制度學習吸收了一遍。

  如果沿著華為的管理體系深入探究,你會發現,華為的產品研發體系和供應鏈是IBM參與設計的,財務體系是普華永道幫助設計的,組織結構是Mercer咨詢幫助設計的,妥妥的一家集西方先進管理經驗于一身的國際公司。

  這樣一家掌握了西方卓越知識體系,又有著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精神的中國公司怎么能不讓美國感到緊張和不安。但這也帶來了華為要不斷應對他們“盤外招”的挑戰,注定了華為的“悲壯”宿命。

  4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應該說當下的華為已經再次面臨“絕境”:由于美國的斷芯令,華為在全球170個國家和地區的渠道和代理商正逐漸分崩離析。誰都知道,渠道猶如企業的血脈,血管被堵住了,那生死只在一線間。

  一旦華為苦心經營多年的全球渠道崩盤,就意味著華為花了十多年在全球的經營布局徹底打了水漂。這背后還牽涉著幾十萬的華為員工、代理商以及國內成百上千家的工廠和材料商。后果真的難以想象。

  “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難。”這是華為一張海報的宣傳語,也是自己再次出征的豪情壯語。

  飽受挫折的華為其實一直在規劃新的“戰斗”,內部啟動了醞釀已久的“南泥灣”項目。“南泥灣”在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曾是中國共產黨黨為了克服經濟困難,為了實現生產自給的長期抗戰目標而進行的大規模生產運動。

  從這項目名字就可知華為是在努力“自力更生”,以“生產+自救”來積極找尋出路。從已獲取的信息來看,華為希望依靠已有的技術,構建一套完全沒有美國技術的生態系統,核心就是獨立研發、生產的芯片。

  在華為的“南泥灣”項目中,海外市場將只能做戰略放棄,轉回國內做多元化的智能生態體系的構建。

  同時,華為的內部將“抱團取暖”,整合所有資源,集中攻堅,突破現有的專利技術屏障。尤其是鴻蒙系統目前不僅進入手機系統,更通過智能生態鏈進入到了汽車行業,已經拓展了進一步研發的空間。

  按照項目規劃,等時機成熟后,華為將完全依靠自身實力,打造一條完全與美國技術不同的芯片生產線,徹底結束被人“卡脖子”的歷史。

  實際上,從“南泥灣”項目運行之前,華為已經在12寸晶圓、光掩膜、EUV光源、AI智能等高科技設備和材料領域悄悄發力,很多都有了實質性的進展。

  比如,華為對外發布不久的人工智能計算平臺:Atlas 900,算力相當于50萬臺計算機,幾乎達到全球智能計算機的巔峰。

  如果“南泥灣”項目得以順利實施,將意味著華為實現了硬件、軟件、系統、以及工業制造等全產業的自主化研發和生產,打破美國對華為的種種遏制措施。

  這看起來很難,但不是沒有可能,華為成立這么多年,研發實力一直超乎常人想象。當年,華為沒有借助任何國外力量,自主研發出了GSM系統后,迫使摩托羅拉放棄自身研發,改為貼牌生產華為的產品。

  摩托羅拉GSM研發的總工程師,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知道華為GSM總監王海年紀居然只有32歲,忍不住捂臉痛哭。因為他剛好搞無線研發30年,卻就這樣被中國的年輕人給打敗了。

  類似的例子在華為還有很多,遺憾的是,眼下留給華為的時間并不充裕。華為不僅需要加速提升研發的效率,還得想辦法開拓新的市場完成自救,面臨的壓力非比尋常。

  華為一路走來,所遭受的委屈和磨難也激發了企業奮進發展的動力。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華為即將展開的“戰斗”必定很艱巨,但是除了直面困難,迎頭奮進,已別無選擇。

  “除了勝利,我們已經無路可走。”這是任正非面對封鎖說的話。

  不管前路多么艱難,華為只能義無反顧走下去。

  我們祝福華為,更期待實現基礎技術能力創新和突破的華為猶如鳳凰涅槃,重煥新生。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