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德澤 編輯/麗雅
來源/智商稅研究中心(ID:gh_c55b3561ece1)
什么叫二次流量詐騙?
這其實早就不是一個新概念,早在十幾年前的圖文時代,就有這種玩法,很多有詐騙嫌疑的網站,會先做一個沒有問題的游戲或者服務頁面,然后去流量較大的網站投放廣告,最終形成風險規避,從而達到詐騙效果。
這種層層掩護的古董的詐騙手段,現在又一次在短視頻平臺復現。當你無意間被一個小游戲吸引進去一個頁面后,等待你的可能會是另外一個全新的詐騙廣告,當好奇心驅動你點擊進去之后,短視頻平臺就不再對你被騙的結果負任何責任。
因為,你是點擊廣告中的廣告被騙的,你追責也是追責廣告主體和詐騙主體,一切與平臺無關。
近日,有一個七十多人的受害者群體向智商稅研究中心爆料,他們在抖音、快手等主流短視頻平臺,被人用這樣的手段詐騙了累計一千萬以上。
問題來了,平臺到底是沒有能力嚴查廣告內容,還是不想嚴查?
01 潛伏在無聊背后的危機
和往年相比,2021年的春節在疫情影響之下,少了很多走親串友的親戚,短視頻成了最主要打發時間的手段之一。
在抖音、快手上,關于消耗時間的游戲廣告視頻也逐漸多了起來。這些游戲以打豆豆、找不同、接龍等消耗時間的項目為主,但是當下載游戲之后發現在這里另有一番天地。半強制性廣告、游戲紅包群等等各種新"玩法"層出不窮,不僅在榨干著互聯網人的時間,也在覬覦著他們的金錢。
在國企工作的楊毅(化名)春節的"消遣"之一就是刷抖音,不知不覺間在抖音的引流之下,手機上已經下載了很多這樣的小游戲,比如"全民來找茬"、"天天猜歌"等。打開這些App,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五彩斑斕的界面和一個微信登錄按鈕,然后獲取用戶的個人信息,而且大多數游戲如果不進行微信登錄則難以開啟游戲。這對于早已適應互聯網生活的多數網民來說,再正常不過。
其實,危險已經在這里開始了。
進入游戲界面之后,通常是非常簡單的游戲操作,比如找不同、猜歌名等等,其核心并不在游戲本身而在于游戲完成之后的領取金幣。
智商稅研究中心下載了小游戲之后,確實在最開始的前幾局領到了金幣,隨后在微信界面就會收到一個低于1元的微信支付到賬通知,雖然金額很小,但是確實有實在的金錢入賬,在微信賬單中可以查到到賬記錄。同時在這些小游戲中,"充斥著各種流氓廣告。"楊毅告訴智商稅研究中心,對于這種游戲中強制看完廣告才能進行下一關或者必須達到一定金額才能提現的違規操作,他已經見怪不怪了,"其實這種游戲像是對你進行早期洗腦,就是告訴你這種流氓廣告是合理的"。
在強制性廣告、游戲紅包群等方式的多次引誘之下,楊毅下載了目前受騙的這個App——天匯,從App界面來看,是非常簡單的走步軟件,和前面的小游戲一樣沒有什么技術含量,主要依靠走步獲得金錢來吸引用戶,走步之后獲得的金錢數額和前面的小游戲相比也會更大一些,但是當你打算提現時,注冊的界面就跳出來了。
"注冊賬號之后App主界面就會出現新的一欄,主要內容是一些投資項目,收益率非常高"。據楊毅稱,這些項目內容種類非常繁多,包括環保、水電樞紐建設、礦機等等,但是在投資金額上有著非常明顯的分界,金額越高回報周期也就越長。
"剛開始的幾單試探性投資都得到了回報",楊毅稱自己是個謹慎的人,在選擇投資之前還特意在天眼查、企查查等平臺查看了合同上的企業信息,"發現都是大公司便沒有起疑"。
后來就逐漸放大了投資金額,隨著投資金額加大、"項目"加大,相應的回報時間也逐漸拉長到三個月、半年甚至一年以上。
同時"交叉投資"現象也逐漸開始出現。(在一個項目還沒有完結之后便向用戶推薦新的投資。)
這個時候楊毅發現"有點不對勁",可是App上的客服此時已經沒有了回應,當他打電話到招投公司以及擔保公司確認時發現,哪里有什么投資公司,對方稱從來沒有什么投資,"自己也是受害者"。
據楊毅本人統計,前后投入金額超過20萬。
02 消失在互聯網中的App
"這就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殺豬盤。"事后復盤的時候楊毅如是說。
智商稅研究中心了解到,這個詐騙局主要通過App進行,在Android端和iOS端分別名為中正、天匯,這兩個App表面上看起來是走步軟件,但在注冊之后其中一欄存在惡意引導的投資行為(目前已不可見),最終都指向三家公司,分別是App“所在”的投資公司、一家擔保公司、一家項目公司,后經智商稅研究中心證實,這三家公司均系被冒用。
在出現大規模的被騙之后,這個App也開始在互聯網消失——截至目前,Android版已經無法打開,iOS版雖然可以打開,但投資一欄已經消失得干干凈凈。
"剛開始的時候回報很快,打錢過后兩三天就收到回款和利息了"。楊毅告訴智商稅研究中心,最開始選擇相信這個投資就是因為前期的投入都獲得了回報,剛開始只是小額度地投,"當我知道的時候,我女朋友已經投進去了二十萬"。楊毅說他有些哭笑不得。
在楊毅和另外一位上海李女士的"受害人"群里,每天都在上演著各種鼓勵和泄氣,上一秒還在討論如何追回,下一秒就有"不可能了"的負面情緒流露出來。
據智商研究中心統計,受騙人數超過了70人,在群里的接龍統計中,被騙金額超過了一千萬。"這個統計是基于有不少人不愿意參與的結果"。
一位執意要"討個結果"的上海李女士表示,在她們的維權群里,很多是家庭主婦、寶媽、以及在家庭中不擁有財政大權的家庭婦男,"很多人其實是害怕讓自己的老公或者老婆知道的"。談及自己為什么會放松警惕時,她表示,一方面是最開始得到了收益,另一方面是已經適應了這種不同App的跳轉。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各路騙術也在相應升級。根據去年12月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新形勢下電信網絡詐騙治理研究報告(2020年)》顯示,從詐騙聯絡渠道來看,近幾年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逐漸由詐騙電話、詐騙短信向互聯網詐騙轉變,App詐騙已經成為目前國內詐騙多發方式之一。
智商稅研究中心在"體驗"詐騙的過程中也發現,其實詐騙中間鏈上的小游戲是不符合程序開發規定的,比如必須看完廣告才能繼續。北京飛鷹律師事務所的任昊律師表示:"不看完就不能繼續是不合規的,廣告主需要承擔相應責任。"
03 平臺應該擔責嗎?
事實上,這不是短視頻第一次遭遇審核危機。
早在2018年短視頻剛剛興起之時,抖音和快手就因為放任低俗視頻制作者遭遇危機,在當時強監管之下,多家短視頻平臺進行整改,快手CEO道歉,內涵段子永久關停,抖音也一度關閉評論。
時隔三年之后,短視頻廣告再次引發問題,這次問題的核心在于“二次流量”,互聯網觀察者炮哥告訴智商稅研究中心,由于抖音本身的強廣告屬性,這種類似的事件其實是很難避免的。同時表示在早期互聯網比如百度,迫于營收壓力的廣告審核不嚴格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抖音在做這個流量生意之前一定是做了相關的法律風險規避的。
那么抖音和快手等短視頻到底要不要為這件事負責呢?
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教授表示:"對于抖音和快手而言,平臺是企業搭建的,企業的盈利模式也主要是依靠廣告和電商賺錢,那么就應該負有審慎審核身份的注意義務。"他還表示,如果消費者就平臺企業的注意義務履行瑕疵存疑,平臺企業有必要自證清白。
根據抖音今年年初的《2020抖音數據報告(完整版)》,截止2020年8月,抖音日活躍用戶已經突破6億,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廣告和電商平臺之一。
互聯網觀察家楊劍表示:“其實從商業本質上來看這些東西的話,實際上我們就能辨別出來絕大部分的騙子。同時抖音資金實力很強,是有能力預防這類事件的出現的,從商業上來看其實是一個利益和事件本身難度的一個平衡。”
從這件詐騙事件來看,中間的“小游戲”廠商已然無法尋找,楊劍告訴智商稅研究中心,在類似事件的處理中存在一個“受益第三人”的原則,即誰受益,誰負責。
正如一直積極組織受害人追回損失的上海李女士所說:“之前在抖音多次買東西都沒有發生問題,這一次就著了道。”楊劍告訴智商稅研究中心,抖音/快手作為一家大企業平臺,按照"受益第三人"原則是應該對此承擔起責任的。
04 智商稅評論:
沒事不要亂薅羊毛
所有的被騙,都源自貪便宜的心理。
其實早在互聯網的圖文時代,廣告就是各大互聯網公司的主要營收手段,百度作為當時最大的流量渠道,承接的廣告繁雜而龐大,因為對廣告審核不嚴格,以至于后來發生了震驚全國的"莆田系"丑聞。
時光轉眼到了視頻時代,騙子的游戲換湯不換藥,依舊活躍在流量的舞臺上,操作手段也是一模一樣,而平臺們的監管手段還是一樣,睜眼瞎。
既然平臺不作為,不愿意加大廣告審核力度,那么用戶只能自己保護好自己,家里有老人小孩用手機的,盡量把所有能夠在線支付的功能都關掉,自己平時沒事按捺住自己的好奇心,沒事不要亂點廣告。
今天的互聯網,已經沒有什么羊毛給你薅了,拼多多的砍一刀都砍不到了,還薅什么?
如果真的要理財或者嘗試被騙,那么請一定選擇一些上市大公司的產品,比如阿里、京東或者平安銀行之類,就算最終真正被騙了,他們一時半會兒也倒閉不了,基本上會給你買單。
互聯網發展了二十多年,一開始有的問題今天還是存在,就像我們的社會,存在了幾千年,騙子也依舊存在一樣,互聯網就是一個虛擬的社會,很多問題不可能根除。
作為用戶,我們能做的就是,沒事不要亂薅羊毛。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