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布谷 編輯/子夜
來源:連線Insight (ID:lxinsight)
新能源汽車進入“硬碰硬”的時代,智能化將會是決勝的關鍵。
在新能源汽車的角逐中,以“智能化”為賽點的下半場已經來臨。
近期,科大訊飛聯合上汽成立星河智聯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其經營范圍主要涵蓋軟件銷售、軟件開發、人工智能行業應用系統集成服務、智能車載設備銷售等。
這也意味著,智能語音識別正在進入汽車領域。
汽車智能化發展到現在,各類的車展、云路演,上到汽車零部件的供應商,下到各路汽車經銷商,都把“智能化”掛在嘴邊。
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曾經說過:“智能汽車上路行駛的時間比多數人預料得要更快?!?/p>
各大車企的智能化方案已經走出了實驗室,特斯拉和國內造車新勢力的三大代表,蔚來、理想、小鵬都已經擁有了自己的智能駕駛技術方案。
一眾傳統汽車品牌,像比亞迪、吉利、上汽、廣汽在汽車智能化上也都有布局。
除了這些車企,互聯網科技企業也已經磨刀霍霍,在他們看來,汽車智能市場規模很大,是一個誘人的流量入口。
不過,回歸現實,汽車智能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5G、云計算、大數據都具有較高的門檻,在具體的零部件上,還有各類的傳感器和芯片,其種類之多也不單單是技術層面的問題,更需要整個產業鏈的深度整合。
一項智能技術、一枚零件可能集成了數十種研究成果,其中一部分零件甚至還處于依賴海外進口的階段。
例如前陣子引起廣泛關注的汽車“缺芯”事件,就揭示了汽車產業真實的現狀,在零部件上,車用元器、電容電阻、芯片等核心二級件和原材料,90%受制于海外;汽車電子方面,外資供應商占據了85%的份額。
汽車智能化的發展,不僅需要承擔產業升級的任務,還要實現汽車關鍵技術自研自產。
無論是科技巨頭,還是汽車巨頭,都在尋求突破,并企圖爭奪到更多的市場。
誰在搶灘汽車智能化市場?
自華為割售榮耀以來,華為造車的言論就甚囂塵上,不過回顧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2019年的發言,已經明確了華為的重點本身并不是在汽車。
徐直軍表示,“我們不會造車,但會通過技術來幫助客戶造好車。”
汽車智能化的市場有多大?
徐直軍表示,“未來汽車價值的構成70%不會在傳統的車身、底盤上,而是在自動駕駛的軟件,以及計算和連接的技術上?!?nbsp;
摩根士丹利在一份自動駕駛產業報告中也提到,目前的整車價值中硬件價值占據了90%,軟件占據了10%,未來整車價值硬件價值將下降到40%,軟件價值上升到40%,內容價值增加到20%。
今年2月,十一部委聯合發布了《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文件指出到2025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基礎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網絡安全體系基本形成。2035-2050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體系全面簡稱、更加完善。
中信證券也表示,2023-2025年科技公司主導的L4-L5商用車有望量產,2025-2030年,乘用車智能駕駛滲透率將會從50%提升到80%。
這些數據表明,伴隨乘用車智能化的滲透率不斷提升,設備智能化程度不斷提升,汽車的智能化已經演變成核心競爭力,誰能夠掌握智能技術的制高點,誰就能占領更多市場。
因此,國內外都已經掀起了汽車智能化的浪潮。
車企中除了特斯拉和國內造車新勢力,比亞迪、上汽、廣汽、一汽等傳統車企也已入局,即便如前些日子炮轟新能源汽車的豐田掌門人豐田章男,其執掌的豐田汽車在智能化的賽道,也并沒有放棄探索。
一眾互聯網科技企業也不甘落后,百度已經推出了Apollo智能駕駛汽車;阿里聯合上汽、浦東張江高科推出智己汽車;騰訊通過日立制作所切入車聯網、大數據這類后端智能平臺;華為提供ICT技術賦能汽車升級。此外小米、滴滴、科大訊飛等已經涉足造車業務。
近期蘋果入局造車更被視為最大的攪局者,據臺灣《經濟日報》報道,蘋果公司的首款電動汽車已經在美國加州路上測試,將于2021年9月發布。
汽車智能化已經成了行業的標桿,盡管腥風血雨,入局者仍要廝殺到底。
汽車智能化的難點
汽車智能化首要的難點,在于技術難題。
智能網聯汽車用到的技術有很多: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和算法分析、智能駕駛原理、嵌入式系統、信號和信息處理、云端通訊技術、人工智能原理、電路分析和電子技術。
一項技術已經很復雜,況且每一項研究成果背后可能包含數十種技術,當下的智能車企很難完成所有的硬件研發和智能技術。
另外,如大數據、5G、云計算,必須依賴于足夠的數據場景和基礎設施建設,這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是很難實現的事情。
正因此,國內的入局汽車智能化的多采用“術業有專攻”的方式:阿里和騰訊的云計算能力強勁,依托云計算可以實現切入汽車出行的數據處理,實現優化出行路線、智能化管理車隊、遠程調配自動駕駛等功能;
華為的ICT技術毋庸置疑,特別是在大數據基礎設施、存儲、分析等領域,華為是業界的標桿,如最近推出的Hicar,華為車載智慧屏。
對于一些企業,本身并不具備基礎設施的研發實力,它們會選擇更加聚焦的方式,如在2B領域選擇限定場景商用車如叉車、物流車,在2C領域會選擇和景點合作推出旅游觀光車。這種細分賽道的選擇讓汽車智能化市場在干流(乘用車)充沛的情況下,盡可能分化支流,豐富了中國的汽車領域的智能化市場。
但近幾年來不論是造車新勢力也好,傳統汽車轉型也好,汽車智能化的市場突然爆發,創業公司林立,供給側也涌現了很多智能化解決方案,激光雷達技術、智能停泊技術、人機交互技術都是其中的一部分。
這引發了汽車智能化的另一個問題——產業整合。
東風汽車副總裁陳昊說到,目前的智能汽車技術并未穩定下來,由于各家智能汽車技術路線的選擇差異,當前市場存在一定的泡沫期。
眾多公司給出了多樣的智能化技術方案,但都并不完全適應市場。
行業雖然多點開花,不過呈現的多是“散兵游勇”的局面。
這也就意味著,汽車智能化市場雖然大,但是分到每個企業手里的營收有限,而研發成本卻高企,很可能成為壓死眾多企業的稻草。
如果沒有大規模的市場份額,營收覆蓋不了成本,企業也很難走遠。
這個問題的解決,一方面可以通過產業鏈的深度合作,利用彼此的技術優勢降低研發成本,這也是大多數傳統企業選擇的道路。
如今年11月,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正式宣布了長安汽車、華為、寧德時代之間的合作,其中寧德時代是動力電池系統的供應商,為新能源應用提供解決方案,華為是ICT(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通過不同產業鏈合作,推進汽車智能化。
另一方面,則是通過強大的自研實力,獲得市場的認可從而抬升溢價能力。
如特斯拉,除了一部分MCU芯片,電池系統對外采購,其自身OTA系統,FSD芯片,包括搭載在這些系統和芯片商的算法體系都采用自研,特斯拉也在這些領域深耕多年,其技術獲得行業的認可,這也為特斯拉系列車型的量產和溢價銷售打下基礎。
決勝之年來了
面對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競爭,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直言到,隨著未來補貼的逐步退出,新能源汽車進入“硬碰硬”的時代,智能化將會是決勝的關鍵。
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爭奪中有兩條戰線,第一條是以電池、電機、電控等電力供應設備為基礎的能源之戰,這部分器件提供是養料,決定了新能源汽車的基礎前提。
第二條是以無人駕駛、5G為方向的智能化,在實現萬物互聯、自動感知中,它提供的是未來的想象力。
隨著國內充電樁基礎設施鋪設完畢,國家在新能源器件國產化替代的努力,產業鏈已經趨于完善和成熟,比亞迪、寧德時代、北汽新能源等企業成為國內三電(電池、電機、電控)技術的重要供應商。
人們的目光也從三電技術轉向了智能化場景,在對新能源汽車未來的想象力上,誰能真正實現商用落地,打造名符其實的產品,誰就擁有硬實力。
這方面,國內新能源車企也和特斯拉碰撞出激烈的火花。
目前,國內新能源車企的自動化技術的研發上相對于特斯拉起步較晚,難以做到像特斯拉一樣,在硬件和軟件上掌握自主研發權。
比如蔚來、小鵬、理想,實際上都在借鑒特斯拉。
如今特斯拉已經自研汽車芯片,而蔚來使用的是特斯拉前合作伙伴Mobileye的芯片、小鵬使用的是英偉達為特斯拉研發的Xavier芯片、理想自動駕駛的視覺算法也使用的是Mobileye的打包解決方案。
這也造成了國內汽車智能化相比于特斯拉慢半拍,其他的部分傳統車企也是采用和第三方,如與阿里、華為、科大訊飛合作的形式補足短板。
不過,伴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技術上的彎道超車,這一局面正在改變,轉折點也正在到來。
特斯拉炮轟小鵬汽車激光雷達技術成為一個標志節點。
在小鵬汽車的一場發布會上,何小鵬宣布在2021年將激光雷達技術應用到最新量產車上,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對這一事件的評論是,他們有特斯拉舊版軟件,但沒有我們最新的神經網絡計算機。
何小鵬也絲毫不客氣,他發文道,“造謠早就證明是無法打敗競爭任何對手的。明年開始,在中國的自動駕駛方你要有思想準備被我們打得找不著東,至于國際,我們會相遇的”
對激光雷達技術的態度,已經成了特斯拉的其他新能源汽車企業,在智能化技術上的爭論的焦點。
在新能源汽車對環境感知技術上,其中一種是激光雷達技術,另一種是視覺算法為主導,兩種技術的較量爭論已久,何小鵬和馬斯克“互懟”的根本是“傳感器+算法”強還是激光雷達技術強。
伴隨技術發展,成本下降,激光雷達技術有一定優勢。
國內的激光雷達技術上看,今年8月大疆已經宣布可以量產千元級別的車用激光雷達,適用于L3、L4級別自動駕駛;華為入股了南京芯視界,布局固態激光雷達芯片。國內汽車智能化技術的完善給造車新勢力以底氣。
未來,這種硬碰硬的技術比拼,還會更加激烈。
國內汽車芯片的布局已然加快了演進:聞泰科技收購安世半導體,打入了汽車功率半導體;韋爾股份收購豪威和思比科,進軍CMOS圖像傳感器;北京君正收購 ISSI,入局汽車級存儲芯片;四維圖新收購杰發科技,投入車載MCU領域。
國內汽車芯片的整合潮也有望進一步推動車規芯片的發展,而在硬件基礎之上的軟件研發也正在快速進行。
目前,在新能源汽車智能化技術上,已經至少有19家企業宣布,新搭配智能化技術的車型將在2021年面世。隨著國內各大技術產品的推出,2021年也將成為新能源汽車智能化技術的“硬碰硬”元年。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