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謝璞
來源:謝璞筆記(ID:jiaxinwen360)
吳曉波在寫《騰訊傳》前言里抱怨說,“騰訊自身也對自己的歷史漫不經心”,它的檔案管理可以用“糟糕”來形容,很多原始文件沒有保留下來,重要的內部會議幾乎沒有文字記錄。因為騰訊是一家靠電子郵件來管理的公司。
與騰訊形成鮮明對比的公司,你肯定會想到阿里和華為:阿里也是靠電子郵件管理,它的數次變革,戰略調整、業務拓展、人事和組織變動也是靠郵件,只不過,阿里有更多“儀式感”的會議與發布;華為對企業歷史不是漫不經心,甚至是不愿去談歷史,任正非曾說,“華為不需要歷史,華為要忘掉歷史”,華為的管理,最鮮明特征是任正非的講話,各種內部紅頭文件。
阿里和華為,企業文化上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但兩者公眾溝通方式卻是兩個極端。阿里更喜歡與公眾直接對話、溝通,熱衷于對外輸出它的價值觀和各種對未來、對世界的期待或承諾;華為與公眾的溝通,恰如流露出來的各種文件、任正非講話一樣,是單向的,并且,任正非的講話或文章,鮮有所謂的“理論”或“價值觀”,更多的是大歷史的回顧點評和私人記憶的感悟。
騰訊與公眾對話的狀態,介于阿里和華為中間。
2010年前,騰訊的公共溝通,很少,至少馬化騰是很少出來講述的。或許是3Q大戰,影響到了這家公司,讓馬化騰意識到,除了產品或服務,騰訊還需要對外講述騰訊的戰略、愿景、故事抑或價值觀。騰訊此前的公司愿景及使命一直是,“最受人尊敬的互聯網企業”,這句話只有“我”的利益,沒有“你、我、他”的關系。
2018年那篇“騰訊沒有夢想后”,騰訊更新了自己的愿景和價值觀,提出“用戶為本,科技向善”。騰訊也對馬化騰說的,騰訊只做“內容和連接”做了更多解釋:連接你我、連接企業、連接科技,指向都是共生未來。
騰訊是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同時也投資了美團、京東、拼多多等等公司,占據著中國互聯網大半壁江山,能夠在企業愿景和使命中,逐漸有了“你、我、他”的認知,的確是巨大進步。
企業公關,不是簡單的與媒體、KOL們溝通,發發稿,上上版面,而是真正的思考和處理,企業與公共之間的關系和互動。也是一次次“由巫到禮,釋禮歸仁”的過程。
昨天媒體紛紛報道了馬化騰在騰訊公司年度特刊《三觀》中的一篇文章,馬化騰提出了一個新名詞,“全真互聯網”。簡單的說,這篇文章分為三部分:前面提出“2020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但大家不要緊張,“往內看,真正有價值的需求都是簡單樸素的”,公司要鼓勵大家“去一線,找戰場、找方法”,大家要“往前看,抓住機會”,在這個過程中,大家一定要堅持底線,“正直是一種信仰,也是規則和底線”。
如果仔細梳理馬化騰的“互聯網”論述,應該分為三個階段:
1、2015年提出的“互聯網+”;
2、2018年提出的“產業互聯網”;
3、2020年提出的“全真互聯網”。
“互聯網+”的概念,服務于騰訊“流量+資本”的投資戰略,解釋投資的必要性,也服務于騰訊“連接一切”的產業定位;
“產業互聯網”的概念,服務于騰訊930架構調整,騰訊對自己的歷史和未來做了二元劃分,過去是消費互聯網,未來是產業互聯網,騰訊要擁抱未來。
那么這次所謂“全真互聯網”概念,意圖是什么?
或許馬化騰這段話足以解釋“全真互聯網”的指向,文章后段馬化騰說,“在《基業長青》中,柯林斯推崇那些更注重自我改進,而不是把對手當作最終目標的公司。對我們也是如此,在這個黑天鵝滿天飛的時代,我們更需要目光向內”。
“全真互聯網”概念更多是對內的某種激勵或鞭策。
這一概念提出的特殊背景是:2020年,各種黑天鵝事件;2020年,互聯網巨頭們紛紛陷入輿論風暴中;2020年,也是3Q大戰10周年,以及微信立項的時間——2010年11月20日,3Q大戰被有關部門叫停,還有微信在騰訊內部正式立項,馬化騰之所以說今年是移動互聯網10年,因為2010年的記憶太過深刻。
辛棄疾那首詞,許多人應該不會陌生: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對于個體而言,這首詞恰如其分的描述了人世變遷。但對一家公司或任何一個組織負責人來說,識或不識愁,都需要寫新詞。
即將邁進21世紀的時候,日裔美國學者福山出版了《歷史的終結及最后的人》,現狀是,世界的走向并未按照他所預言那般。
2020年的互聯網混戰一片,上半年是直播電商,下半年是社區團購,互聯網巨頭們似乎除了相互間搶奪資源,PK賣菜之外就沒有其他夢想,與此同時,互聯網從此前人人愛戴或向往的“顯學”、“朝陽產業”,變成了風聲鶴唳,彷徨迷茫的中年…似乎,互聯網也將面臨著“歷史的終結”…
這樣的背景下,“全真互聯網”有著特殊的價值。
其實我很懷念2015年后的幾年時間,那時候,有“DT時代”、eWTP、“互聯網+”、“新零售”、“新制造”、“智慧零售”、“未來零售”、“下半場”、“商業操作系統”…那時的互聯網似乎是每天都能誕生各種概念,層出不窮的概念和理論背后,交織著夢想和欲望,那時候的我們都敢于暢想未來。
好在,2020年即將過去了。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